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常规化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采用BC5600型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2022年8月~2023年3月某医院4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温度、放置时间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其中261例血液常规检测中有异常,误报率为6.2%;4℃贮藏的样品,与常温贮藏的样品相比,其各项指标稍有降低,但与常温贮藏的样品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白细胞计数(WBC)降低。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定期的考核来降低误差的产生,并且要定期的评估仪器的性能,以避免仪器的失误。
关键词:血常规;误差分析;解决策略
引言: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中,血常规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可以对病人的血细胞状况进行分析,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血常规的结果一般都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把握,从而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对血常规检验进行误差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找到正确的处理误差的方法,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对血液常规检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2年8月~2023年3月某医院42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并确认其体格在健康范围内。有2874名男性和1326名女性进行体检;患者的年龄在19-47岁之间。
1.2方法
1.2.1血常规检测及误差分析
(1)血常规检测
所有的受试者都采集了3mL的晨空腹静脉血,将保存在室温下的样本,另外提取3mL,并将其放到血常规专用抗凝管中。采用BC5600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了测定。其中,室温和4℃下的试样分别为1400个和2800个。
(2)误差复核
对全部样本做一次综合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对每一个过程中的人员采集,样品的运输,样品的检验等情况进行分析,对错误的形成原因及发生概率进行归纳,并做好记录[2]。
若血液常规与正常值有出入,则应再次化验,以首次化验为合格,再次采样,再化验一次。未达到首次检验要求者,视为不合格。
1.2.2检测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温度实验
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采集血液后,将血液置于4℃或25℃下贮存2小时,并进行血液常规分析。
(2)放置时间实验
取标本150份,于室温25℃下,于立即(0小时),放置1小时,3小时后进行血常规测定。
1.3观察指标
(1)对4200个样品的错误出现进行观测;(2)血液常规化验结果与贮藏温度的关系;(3)血液常规化验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为单位,使用t检验进行对比,计数资料则是用X2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结果
2.14200份样本误差发生情况、
在4200例标本中,除去因操作失误引起的数据异常外,有261例标本在血液常规检测中有异常,误报率为6.2%;主要的错误表现在:(1)不正常的血细胞比率;(2)血球数量不正常;
对发生了错误的261个样本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错误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受试者状态不符合而产生错误(59例,22.61%);(2)血样保存有异常(98例,占37.55%);(3)104名样本(39.85%),样本送检人员没有按时送检。
2.2保存温度对血液常规检测的影响
4℃贮藏的血样各项指标比常温贮藏的血样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x—±s )
组别 | 份数 | RBC(×10°/L) | WBC(×10°%) | HGB(g/L) | PLT(×1°L) |
室温组(n=100) | 100 | 4.36±0.82 | 5.68±2.42 | 134.68±10.72 | 192.28±35.61 |
4 ℃组(n=100) | 100 | 4.19±0.79 | 5.37±2.66 | 132.19±9.93 | 189.57±32.57 |
t值 | 1.493 | 0.862 | 1.704 | 0.562 | |
P值 | 0.137 | 0.390 | 0.090 | 0.575 |
2.3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红细胞,HGB,PLT逐渐上升,白细胞逐渐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3.1误差情况及原因分析
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共选择了4200例血样,其中261例发生了不正常的血样,错误率6.2%。具体包括:(1)试验对象自身原因:因为要抽取病人的空腹静脉血,如果病人在试验之前就已经进食但隐瞒,那么就会因为食物的原因,而对血常规的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检验部门发现贮藏温度不符合规定,例如贮藏温度不符合规定。(3)样品送检员没有按时将样品送到
[3]。
3.2实验条件影响
结果表明,低温贮藏与常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与常温贮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的时间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白细胞数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研究发现,标本贮存温度对标本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标本贮存应尽量减少贮存误差。但是,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将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实验还是在实践中,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因此,这就需要血液样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去检测,并且不能放置太久,尽量减少运输时间,样品送达之后,要将其放在4℃下保存,以便能够尽早开始检测。
3.3血常规检验误差解决策略
(1)在体检的前一天,详细地告知被体检人员的注意事项,并对被体检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使之明白血常规的重要性,并告知被体检人员,晚上十点以后停止进食,十二点以后不要喝水,以免造成血液的稀释,取样前要询问被体检人员的身体状况,如果被体检人员在体检之前进行了激烈的运动,则要适当地休息,使他们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以免因为运动而影响到体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2)要规范全体医护人员的工作,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血液常规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同时,每一个送来的血液样本,都要进行登记。在各项有关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血样的记录,并认真检查病人的资料,以免发生差错。同时,通过对送血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明确他们的职责,健全管理体系,规范送血员的工作流程,加快送血员到实验室的速度。同时,对特定的血样,还需由专门的人员运输和注册,以确保血样运输的安全。
同时,要做好血样的保藏工作,在血样的检验中,要注意合理地选用相关的仪器,保证血样的新鲜,并做好样本的保管工作。有研究表明,在临床中,贮藏的血液在各种条件下都会对血细胞的数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为防止贮藏异常,一方面,要对检验科室的工作环境进行整理、规范,保证血液的使用流程规范化,另一方面,要把血样及时地放在4℃的冷库中,以免影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
(3)在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从抽血开始,就要确保消毒的标准化,这样既可以防止对受试者造成伤害,也可以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血液样本异常对最终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造成误诊和漏诊。在实际检查的时候,也要做好标准的工作,要注意对仪器的使用情况,对有问题的仪器要及时进行维修,防止出现机械误差。
4.结束语
总结来说,大部分的血常规检测中的错误都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针对这种错误,可以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定期的考核,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防止错误的发生。此外,还需要对仪器的性能进行定期的评估,以避免仪器设备问题导致检验误差。
5.参考文献
[1]邢美荣.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19-121.
[2]董琴.浅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2):691.
[3]任培君.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和解决策略剖析[J].母婴世界,2015,15(8):405-406.
[4]陈宇.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探讨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