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校园隐性欺凌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农村中学校园隐性欺凌探究

常学宁

长垣市樊相镇中心学校 河南长垣 453400

摘要:隐性欺凌造成的危害更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人格发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总结隐性欺凌的形式,发现隐性欺凌事件的方法,提高教师发现、制止、处理隐性欺凌事件的能力,发现学校管理的问题、漏洞,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为农村寄宿制初中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学校预防校园欺隐性凌行为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为学生抵制校园欺凌行为提供方法策略,最终形成教育合力,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对该项课题的探索研究并未结束,未来会继续研究。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初中;校园隐性欺凌

目前,消除校园欺凌现象是整个社会都关注的一项工作,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要素之一是以强凌弱,只要在学生个人或群体之间存在强弱之分,就有可能产生欺凌现象,校园里明目张胆的欺凌现象逐渐减少,但在我们注意不到的角落,欺凌以更为隐蔽的形式依然存在,这种隐性的欺凌,仍然让一些学生备受煎熬,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关注校园隐性欺凌问题并深入研究,深度挖掘造成隐性欺凌问题的原因,彻底消除欺凌现象,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并顺利完成学业,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调查研究农村中学校园中的隐性欺凌现象及其特征,认真分析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预防校园隐性欺凌行为的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有效管理机制,从管理的角度杜绝隐性欺凌事件的发生。目前,对校园隐性欺凌缺少系统的研究探讨,没有行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使造成欺凌现象研究的总体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隐性欺凌现象,并进行理论探讨和归纳,有利于深化对校园欺凌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行为研究的理论。

一、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情境之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或多个学生在生理、心理、名誉、财产等方面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侵害的行为。欺凌者通常在身体力量、人员数量、人际关系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受欺凌者在受到欺凌时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受欺凌的学生会同时受到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

(二)校园隐性欺凌:校园隐性欺凌指学生在欺凌行为中,没有把讨厌、嫉妒等心理情绪用身体接触、语言攻击等直接明显的欺凌形式表达出来,而是转化为不易觉察的欺凌形式来实施,如人际关系方面的孤立、待人态度方面的歧视、言语方面的不恭敬等。

二、研究目标

(一)探索快速发现校园隐性欺凌行为的方法,尽早发现隐性欺凌行为,打破隐性欺凌行为长期存在的魔咒。

(二)通过课题研究,为学校预防校园欺隐性凌行为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为学生抵制校园欺凌行为提供方法策略,最终形成教育合力,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全面分析校园隐性欺凌行为案例,掌握校园隐性欺凌发生、发展等各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对受欺凌者造成的危害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努力形成理论。

三、研究内容

(一)在查阅现有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并分析隐性欺凌案例,运用统计理论,设计调查表,对长垣市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隐性欺凌现象进行问卷调查、案例整理及数据分析。

(二)在充分了解学生校园隐性欺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分析校园隐性欺凌的成因、类型、特点、危害等,进一步明晰校园隐性欺凌这一概念。

(三)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对农村初中学校校园隐性欺凌的预防与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四、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的影响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其年龄特点、个人气质、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不良嗜好、较差的学业成绩等都可能会导致校园隐性欺凌的发生。初中生在青春期出现的情绪化、逆反性、个性化等心理易将不良情绪带到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并在外界刺激影响下作出冲动却自认为是成熟的行为。(2)家庭因素的影响:专制惩罚型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学到不良的处事方式,易采用极端行为行事。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温暖和亲情,感受到支持与关注,可有效防止欺凌与被欺凌。(3)学校因素的影响:道德规范教育不到位。部分学生出现“道德脱离”的现象,其关闭了个体内在的自我监督机制,减少了欺凌行为与个人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不匹配时产生的紧张感。(4)社会因素的影响初中生是非判断能力不足,网上常出现暴力图片、暴力电影等题材作品,可能会刺激初中生体内的暴力因子,促使其盲目模仿欺凌行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隐性欺凌也正在波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生

五、研究成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隐性欺凌的形式:几个学生经常有针对性地议论某个同学;向某受欺凌学生借从家带的酸奶、水果等食品,却从不还;威逼某受欺凌学生提供接开水、松肩揉腿、跑腿等“服务”;经常假装无意触碰、推搡受欺凌学生。这些欺凌形式,从表面看,就是学生之间的小纠纷,如果不彻底组织,会给受欺凌者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从而厌学,重者产生心理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整理出一套发现、报告隐性欺凌事件的方法。

学校层面:施行欺凌事件第一时间报告制度,任课教师级班主任发现欺凌事件,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年级主任,年级主任第一时间报告校长,工作情况纳入个人考评。

教师层面:建立学生全员导师制,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由任课教师负责其思想、心理、安全等教育工作,负责教师每两周组织小组成员召开一次交流会,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安全等情况,重点了解个别特殊学生,发现学生有受欺凌现象,立即着手了解调查。

学生层面:在班级施行欺凌事件分角色报告制度,欺凌事件一旦发生,知情学生必须以受欺凌者为核心,分别以其好友、室友、街坊、同学、班干部等身份报告老师,从情感的角度督促学生尽早报告,并对最先报告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大家对隐性欺凌事件的认识。老师们明白了隐性欺凌是对受害者伤害最为严重的欺凌行为,这种伤害持续时间长,又披着一定的外衣,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责任心,深入学生生活,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学生生活的另一面,为学生主持公道,使学生不再受伤害。隐性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往往存在懦弱、等许多弱点,在处理欺凌事件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着想,对不愿提供相关细节的受欺凌者,要耐心开导,获取学生的信任,让他主动开口,不能急于求成,一味地埋怨、责备,使学生受到来自老师的“二次伤害”。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发现、制止、处理隐性欺凌事件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我们整理了大量的调查资料、课题随笔和涉事学生反省资料,也总结了开展预防学生隐性欺凌教育、获取欺凌事件真相和后期妥善处理的一些经验。事件处理也有了系统流程,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减轻。

参考文献:

[1]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80—83.

[2]林进材.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1):1.6.

[3]林瑞青.青少年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报,2007,(8)58-62.

[4]王润扬.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与德育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20.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寄宿制初中预防校园隐性欺凌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