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朱琴

仁寿县中医医院  四川仁寿  620500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5-2022.5期间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6例)以及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观察组明显较短(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集束化管理,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集束化管理;重症护理;早期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疾病,发病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呼吸衰竭等,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患者生命[1]。发病后患者病情较为凶险,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较大。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干预,加速患者早期康复。但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有限,集束化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优化,能将研究证据与成果作为护理指导,整合护理方案,辅助治疗工作开展,效果显著[2]。基于此,文章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集束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92例,收治时间(2021.5-2022.5),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1例,其年龄集中在26-60岁之间,均值(39.56±2.40)岁。观察组4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0例,其年龄集中在25-61岁之间,均值(39.64±2.58)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①此次纳入患者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疾病,于ICU接受治疗;②此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③此次纳入患者与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急性病症者;②合并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存在意识障碍及沟通障碍者;⑤临床资料存在缺失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遵循消毒制度。适当抬高患者床头,按需吸痰。

观察组:集束化护理。(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接受培训等干预,完善演练,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性。护理前明确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从下述角度为患者提供护理。①辅助患者完成体位调整,适当抬高患者床头,为患者提供叩背干预。②加强口腔消毒,定期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③加高肺部感染患者单独安置,完善保护隔离制度,正确遵循洗手步骤,开窗通风,定期换气。④应用湿热交换器等湿化患者气道,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湿化液。⑤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加强肢体锻炼。⑥积极关注患者身体变化。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定期翻身、按摩辅助、物理降温等方式预防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tχ2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间 (±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入住时间

对照组

46

13.49±3.40

20.77±5.90

观察组

46

9.53±3.35

12.84±5.72

t

-

5.627

6.545

p

-

0.000

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例数

高热

关节僵硬

肢体肿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6

3(6.52)

3(6.52)

2(4.35)

8(17.39)

观察组

46

0(0.00)

1(2.17)

0(0.00)

1(2.17)

χ2

-

-

-

-

6.035

P

-

-

-

-

0.014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疾病发病多较为突然,对产生影响较大。患者早期康复阶段,会出现认知障碍、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恢复效果,风险性较高[3]。故在临床治疗中应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行集束化管理,能缩短患者治疗所需时间。分析原因,集束化护理前,护理工作人员能加强对患者疾病发生情况、恢复效果、治疗情况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并以专业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此护理干预下,能减少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缩短患者早期恢复所需时间。故患者ICU入住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能有效缩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集束化管理,能提升患者安全性。分析原因,集束化管理期间,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能从多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更能加强对患者护理全程的关注,及时发现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并予以积极预防以及针对性干预,因此,患者经集束化管理后,并发症生率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实行集束化管理,能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能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景姗,朱倩云,吴言芬,等.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9):1278-1282.

[2]牛香群,魏梦妮,黄云,等.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0,11(5):36-39.

[3]殷静,王美娟. 集束化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00):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