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文本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致大海》文本解读

刘云娜

鲁东大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本文通过细读普希金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致大海》指出,普希金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灵动而纯洁的意象与波动激荡的历史相融合,传达对自由和理想的不懈追寻,展现自我的现实向往与精神探寻。《致大海》中,大海成为自由的象征,也成为诗人理想的载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普希金《致大海》与我国诗歌中“大海”意象表达的不同,感受诗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和对理想的矢志追求,对普希金的《致大海》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致大海》;普希金;大海;文本解读

普希金诗歌的魅力正如普希金对于自己的文学所持有的坚定信念一般:“我们的文学虽然不像别人的那样才华横溢,但它的身上并未打上奴隶般屈辱的烙印,这是它与别人的文学不同的地方。我们的才华是气度高尚、独立不倚的。”[[1]]灵动而纯洁的意象与波动激荡的历史糅合在一起,既传达出心灵的不懈追寻,也在对时间的把握与辨认中,传达出自我的现实向往与精神探寻。

普希金创作的抒情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致大海》,这部诗作是他在流放南俄时所写。全诗共15节,字里行间渗透着忧郁,但普希金追求自由意志的主题从始至终没有改变。《致大海》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海”拟人化一种寄托,把追求自由解放的情感寄寓在大海身上,引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思考,突出大自然的崇高,不满现实生活的丑陋,表达对专制通知的厌恶。

一、大海:“自由”的隐喻象征

普希金在《致大海》中把大海作为最主要的意象,寄托自己对自由的热烈追求,表达自己不想被限制的情感。大海在诗歌中有着不一般的意义,除了具有狂放不羁、磅礴大气的灵动美,最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优雅的静态美,退潮之后,大海海平面波澜不惊,萧瑟寂寥的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但在普希金看来,大海的美丽是次要的,大海所承载的热烈追求、狂放不羁的自由精神是真正令普希金动容感动的地方。

整体而言,《致大海》这首诗的诗体结构在跌宕起伏上与所聚焦的大海的意象的汹涌澎湃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义相统一。具体来说,全诗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作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又一次对大海进行离别,字里行间透露着大海所代表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中,不可能轻易忘记。

普希金的《致大海》开篇明义:“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自由的元素”指的是眼前浪头翻滚、美丽壮观的大海,而“再见”源于诗人自身的束缚。从诗歌的第一至第七节诗人都在热情洋溢地讴歌大海的自由奔放与狂放不羁。

诗歌的第一节到第三节描写了诗人与大海告别的场面,最后说明大海才是“我”全心渴望的国度。《致大海》中诗人的理想正是大海所象征的自由,这种

理想的抒发是通过意象串联表达的。从诗歌第三节起句“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

大海!”往前推进,我们才能弄清诗人眼里大海真正的象征意义。诗的第二节把大海当作友人倾诉离别絮语,特别强调了大海的“喧声呼唤”。大海的“喧声”是什么样的?第一节已有交代,“蓝色的浪头(自由)翻滚起伏”。大海的“呼唤”是什么?骄傲自由的大海对岸上迷惘徘徊的“我”发出的呼唤唯有自由奔放。

普希金通过诗歌前三节将“全心渴望的国度一大海一自由的元素”串联成自由理想的诉说与渴望,为下文追求理想奠定了文笔与情感基础。

面向浩瀚,诗人油然想到这些践踏自由与向往自由的形象: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致大海》的第八节到第十三节,诗人把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通过对诗人拜伦和拿破仑的缅怀进行抒发。但是,诗人对于拿破仑和拜伦的赞美又有着十分鲜明的区别。拿破仑有着“种种伟大的回忆”,

但最终熄灭在“寒冷的梦里”,化为“一座光荣的坟墓”。整体上诗人对拿破仑是肯定的,赞美拿破仑曾经为自由革命而战的精神和壮举;但他对拿破仑后半生的专制与侵略是否定的,认为那是一场“寒冷的梦”。全诗对大海的形容词有很多,比如“闪烁壮观”“幽静”“任性”“喜怒无常”等,但即使是“任性”

“喜怒无常”这样的词也在热情的渲染下只取其中自由的积极色彩,而叙写拿破仑的“寒冷”一词的感情色彩明显迥异,将诗人对拿破仑的专制与侵略的反感批判表露无遗。

诗人不仅向往自由自在的大海,还在诗中歌颂大海的美丽,诗人由此想到自己落魄流放,无法获得自由的境况,但是,诗人想到拿破仑作为大英雄,也是在荒凉的小岛安息,同样,天才卓绝的诗人拜伦,不被自己的国家容纳,最终客死异乡,一代英豪最终的结局都令人心寒,更令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悲痛不已。普希金壮志难酬,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进行施展,在《致大海》中,诗人不仅是在赞美拜伦,还是在借拜伦来自比,于是,在诗人眼里,大海成了“悲哀的喧响”,“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相反,在种种不幸遭遇袭来时,大海还没有忘记自己,还惦记着自己,正以为如此,普希金决定即使在“寂静的荒原”,也要借大海的精神激励自己,激励自己不放弃对自由和梦想的追逐。

普希金在《致大海》中以大海作为核心意象,象征自由,也正是普希金所热烈追求的自由。普希金时常在海岸边:“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当时的他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媚的容光”的大海,无限感伤。全诗在开篇处营造出波澜壮阔的场景,写自己与大海离别。正如拉吉罗所说:“没有自由,宗教信仰会堕落成麻木奴性的服从;科学会凝固成教条;艺术会枯萎成模仿;经济财富的生产会衰退,人类社会的生活也会沦为动物群体水平。”[[2]]诗人借助拟人、象征的表现手法在诗中从多个方面对大海进行描写,融合大海和自由之美,把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进行了阐释。

二、普希金《致大海》与中国当代文学对比

作为中国当代诗人最认可和喜爱的西方作家之一的普希金,代表作《致大海》在当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且当时国内有很多作家也创作了许多《致大海》同名的作品。相比于普希金在《致大海》中激情澎湃,起伏壮阔的抒发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舒婷的“致大海”更多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泰然自若的面对大海的疾风暴雨。

普希金和舒婷的“致大海”都是把“大海”这一意象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不同的是,普希金把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文字热烈的表达出来,舒婷则是运用隐喻与象征,含蓄的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理解与感悟,相较于普希金的直白不加任何修饰的表达,舒婷的诗作则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内敛的表达自己情感的特点。

三、总结

普希金把大海作为自己追求自由理想的寄托,大海与世俗生活的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普希金笔下的大海不同,舒婷笔下的大海是一种安静的,优美的,和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相得益彰。两者作为中外文学中创作关于大海比较成功的诗人代表,进行对比,也充分体现出意象只是作者情感的一个载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可以寄托不同的情感。

普希金和舒婷两人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所以他们的《致大海》也都表现出了对于“大海”不一样的理解,相较于舒婷的《致大海》,普希金更具有激情,更强烈的表达对大海的喜爱,舒婷则更多带有女性的优美安静。

参考文献

[1]普希金.俄罗斯的夜莺———普希金书信选[M].张铁夫,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2]郝先中.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放足运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0-112.

[3]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杨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普希金.俄罗斯的夜莺———普希金书信选[M].张铁夫,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

[[2]]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杨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