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斧子口水库管理站,邮编:541303
摘要:河道防洪堤建设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防洪堤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影响防洪堤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防洪堤施工技术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因素之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按技术规范开展防洪堤施工作业。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生态治理
引言:众所周知,我国江河湖泊的数量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水利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优化,明确技术应用的要点对线路进行布置,要在满足河道行洪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于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对于堤段进行合理选择,对依据进行确定。在具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对低限长度进行选择,对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也可以提前加入运力,使建筑得到有效的加固,对建立状况进行改善,在工程铺料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符合标准要求,建立更为完整的防渗体系。
1防洪堤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1.1优化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与河流抗争的历史中,传统的河流建筑很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破坏。特别是在河堤建设中,河道的开挖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生态补偿,河道中由鱼虾、藻类和微生物等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传统防洪堤具有良好的防洪和抗洪能力,但由于缺乏生态内涵、文化内涵和景观内涵而逐渐被淘汰。生态防洪堤是一种将建筑渗透到生态环境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当地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防洪工程。它不仅能起到防洪的作用,还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的美感。
1.2提升防洪堤技术的可靠性
提倡防洪堤防生态整治,体现了河道治理的进步。与传统防洪堤相比,生态防洪堤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作为一种新的河道整治策略,实施不到30年,但实施效果良好,体现了防洪技术和防洪理念的进步。防洪堤的建设关系到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如果技术应用不当,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影响。也就是说,生态堤防技术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我国堤防的大发展、大跨越。
2防洪堤施工的要点和原则
防洪堤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体现设计理念。为了保证防洪堤的质量和安全性,要保证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防洪堤工程施工的规范性的重要性,结合防洪堤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施工基本原则:
2.1施工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的基本原则为科学性和灵活性。其中科学性原则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体现其科学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各个环节当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施工成本问题,还要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满足标准。同时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保证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在选材时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而灵活性原则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过程中,因此在施工期间,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灵活调整施工进度等。例如,在炎热的天气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要通过洒水来养护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受到高温影响而出现裂缝。灵活性原则要求下需要保证满足施工质量和标准要求,充分发挥灵活原则能有效降低多种因素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2.2施工的技术要点
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到多种技术,例如混凝土挡土墙,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专用类型的模板和支撑形式为技术要点,同时混凝土要采用串筒的方式,并以一次成型为原则。掌握技术要点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挡土墙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填筑时,要遵循分层碾压填筑的原则,避免发生挡土板向外倾斜情况,同时,施工人员要间断进行施工。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规范使用电动震抖设备,尽可能地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3水利工程防洪堤生态治理常见策略
3.1做好防渗施工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也逐步增加,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中之重,为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应优化堤防防渗漏施工流程,需要管理层技术人员加强对防渗漏施工的关注,实现防渗漏施工任务分配的具体化、施工责任具体化,为强化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漏施工质量、提高防渗漏施工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重视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治理中应落实以环境促发展的思想,加强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保证生态治理河道的思想落实。生态护岸工程是以建设良好河道岸堤生态环境来保证防洪、水利和水资源的功能。城市采取建立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措施,禁止污水直接排放河流中,农村则应注重生活垃圾的管理,建立集体垃圾处理点,发展绿色农业技术等,减少生活和种植对地表水的污染程度。主要开展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其中要将防洪需求作为核心,做好河道弯曲度的控制,以此调节水流速度,提升防洪性能。同时在河道护岸建设中要利用好树木和植物的稳固功能,发展绿化,以此提升护岸工程的寿命,让河道护岸能够与河流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在护岸工程建设中还要注意水体净化,在农村区域建立湿地区域,在城市做水中植物,以此提升水质净化功能。
3.3堤防交通
在满足防汛抢险通行的基础上,可按照市政道路标准规划建设堤顶道路,以满足机动车辆、自行车以及行人行驶、通行要求,同时堤坡及两侧堤防护堤地内可结合生态空间建设合理布置漫步道、探索道等通行道路,河道或淀区内根据区域定位合理规划划船线、游船线等水上交通路线,从而实现水陆“多线贯通、多道并行”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连通、可达、安全、舒适、层次分明的活动路径网络,高线堤顶车行、骑行,顺畅便捷;中线岸坡漫步、跑步,林中拾趣;低线水中汀步探索、乘船泛舟,亲近淀泊,使周边市民和游客能在沿堤亲水的环境下进行漫步、慢跑、休闲、骑行等多种活动,最终形成集交通、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交通廊道。同时,在堤防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时可充分考虑路面、高程、坡度、路幅等设计指标,以满足相关体育赛事和集体活动的行业要求,可利用沿堤的多条交通线路开展诸多包括竞走、马拉松、自行车骑行赛等在内的相关体育赛事,将沿堤交通系统打造成城市或地区名片。
3.4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防洪堤设计方案
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生态管理方法。以黄河为例,黄河来水少沙多,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影响十分严重。在黄河中引入洪水,可以使黄河水沙平衡,减少泥沙淤积问题。因此,有必要积极尝试“串联水库”。淮河、汉江流域暴雨期,通过优化调度引入黄河,可大大减轻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缓解黄河淤积问题,防是基础,用是关键。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堤坝防渗性能进行进一步的增强,要避免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推进实践应用效果的提升,将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同时,进一步明确堤防防渗施工技术使用的价值。在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保证水利工程两小的运行,增强其建设效益。加强对于水利堤防工程户岸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形成护岸的形式,使岸坡与坡脚方向能够保持一致,有效地抵抗洪水的冲刷。
参考文献:
[1]黄文利.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9):278-279.
[2]杨方平,任保明.防洪堤混凝土护坡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155-157.
[3]张红岩.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