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发展

鲍,琪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围绕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发展探讨了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构建正确课程思政目标的具体路径,以及建立“融德于教”教学模式的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思政教育策略,旨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对于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成为当代社会的核心产业之一。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不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挑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能够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软件工程人才,旨在探讨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发展,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1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师在工作中需要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合作,同时还需要对社会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帮助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加深对社会文化和人类价值观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样的教育背景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软件工程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从业者,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更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引导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将会影响到用户和社会的利益,因此,课程思政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中。

此外,软件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创造力。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在软件开发中提供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在软件开发中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考虑到社会、环境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

2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建议

2. 1 建立正确课程思政目标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强调社会责任感、合作与共享、创新与创造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行动。其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中。例如,在软件工程原理课程中,可以引入伦理和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技术发展的道德和社会影响。在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社会问题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术决策对社会和用户的影响。这样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

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来实现。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公益项目或社区服务,让他们深入了解软件技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评估机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认知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反馈机制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表达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体验,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2. 2 重新制定和修改课程教学大纲

在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时,应明确核心素养和思政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中心。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思政目标可以体现在课程的目标、要求和评价等方面,例如,强调学生的伦理意识、道德情操和社会价值观。教学大纲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开展讨论和辩论、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伦理、社会问题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改应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实践、实习、科研和创新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软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建立相应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评估可以通过考试、作业、项目评审等方式进行,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估。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定期的互动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体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2. 3 构建“融德于教” 教学模式

构建“融德于教”教学模式可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融德于教”教学模式中,应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将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例如,在软件工程原理课程中,可以引入伦理和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技术发展的道德和社会影响。在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社会问题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术决策对社会和用户的影响。通过整合课程思政,将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实验教学外,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关注技术发展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设在线教学平台或社交媒体群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结束语: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能够使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必要性、具体路径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指导。相信在全面落实这些策略的基础上,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将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韦灵,胡艳华. 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高教学刊,2021,7(19):168-171.

[2]于启红.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软件工程专 业教学为例[J]. 高教学刊,2021,7(21):70-73.

[3]王青正,杨桦. “课程思政”背景下《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探究[ J]. 开 封大学学报,2021,35(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