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

李永光

身份证号码:32132219880808125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都需要大量洁净的水资源。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污水处理模式不够健全,监管也不到位。这导致很多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部分村民会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沟渠河流中,还有村民会排放至农田菜地中,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不利于村民的身体健康。下面,文章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模式选择

引言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具有水量小、分散、瞬时流量变化大的特点,其污染物的组成和浓度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密切相关。目前,农村居民缺乏节约用水意识,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以及污水处理设备配备不健全,对环境造成可严重污染。所以,建立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至关重要。

1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

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厕所粪污、厨房、洗涤以及洗浴等,这些污水大致可以被分为黑水和灰水这两种类型。

具体来说,与黑水相比,灰水的污染程度更轻,颜色更浅,通常来自于厨房洗涤和卫生间洗漱。出于性价比的考虑,当前大多数农村家庭在浣洗衣物的时候使用的洗涤剂都是洗衣粉,洗衣液等产品的普及率并不高。由此形成的灰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类污染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村民对肉类的摄入量大大增加,因此厨房污水当中的油脂类物质、有机污染物以及有机蛋白质等都有大幅度提升。黑水则是用于厕所内冲刷粪便的污水,这类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比较高,污染物种类多样。对于这部分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处理工艺作为支持,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并没有在广大农村大范围推广[1]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较为艰巨,2021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率约为28%,70%以上的农村地区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城乡差距极为明显。受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之间农村污水治理率差异较大。2020年,东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6.3%,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9.3%和16.8%;浙江、天津等省市的治理率超过80%,而山西、黑龙江等地的治理率低于15%。在治理路径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行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治理思路,以县域为单位建立现状基础台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或方案,分区分类、梯次推进。截至2020年底,各地均已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为推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指引[2]

在设施数量和处理能力方面,近年来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站及排水管道)数量有较快增长,处理能力逐步提升,但乡和村庄增长速度不及建制镇。2021年,全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厂数量为15813座、处理能力为3055万立方米/日,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68%和30%。其中,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数量为13462座,处理能力2932万立方米/日,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75%和31%;乡污水处理厂数量为2199座,处理能力122万立方米/日,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31%和19%;村庄排水管道、沟渠长度为123.53万公里,比2018年增长了10%,乡和村庄的增长速度与建制镇差距较为明显。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有效选择

3.1创新生活污水管理模式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运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为摆脱现状,需要我们探索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污水处理模式,从经济条件和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更有信誉、更专业的污水处理公司,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污水管理,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利用效率,保持农村生活污水稳定分布。

3.2监督污水处理厂,增加资金投入

有效地分担责任,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需要有关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奖励人员奖惩制度,避免出现农村污水处理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建立行业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要建立部门相互配合机制,优化污水处理效率,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建立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管理机制,有效的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3.3合理运用市场运作机制

规范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结合市场的实际运用机制,可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系统的有效运行。首先,有关部门应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对生活污水的认知,通过利用财政资源治理污染,同时、普及水资源的有偿利用和污水处理后的商业化价值,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3.4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利用率

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差,接受新政策的能力差,由于新环境保护法的不断落实,基于农村环境的整治收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居民正确的看待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和循环利用,确保农村环境健康有续发展。因此,环境保护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创新环保体系,完善相关制度,重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建设。目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一些环保意识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趋于完善,由于农村居民保护水资源意识差,导致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的普及和运用。由于污水了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的费用高,对乡镇造成农村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致使农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因此,上级部门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支持力度,确保污水处理技术得到有效的普及和推广。同时,在农村普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倡导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3.5完善农村污水管网铺设机制

提升污水处理系统。农村人口聚集的地方,污水排放相对集中,人口分散的地区,污水排放分散,因此,农村生活污水需要采用集中和分散模式管理。同时,集中收集污水系统的配备至观重要。在污水集中的地区,安装大排量收集设备,同时建立检测系统,随时检测污水成分。在污水分散的地区,安装小排量收集设备,确保设备的有效利用,有效的降低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通过科学有效的铺设管网,对污水治理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地形、人口、气候等因素。建立配套的污水管道,确保有效的集中处理污水。对不具备管网统一建设条件的地区,必须借助现有沟渠或小规模管网,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住户排放的生活污水,可以安装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3]

3.6制定科学的污水处理管理模式

在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度过程中,需要进行彻底的现场调查,充分研究农村居民的人口聚集程度、用水习惯、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因素以及排污管道的铺设是否合理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治理和利用。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村民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但在开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治理机制、治理资金以及长效保障这三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治理机制,提供充足的治理资金,同时还要通过中长期规划以及源头管控等方式来构建生活污水治理长效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梁水明,吴悦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及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No.493(23):137-139.

[2]范国荣.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治理模式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7):98-100.

[3]叶伟.新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点与技术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