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浅谈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金胜

610422198803162936

摘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低碳环保以及施工效率优势,本文从吊装技术、预制构件处理技术以及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技术三方面展开,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于装配式工程的顺利与有效推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964年,日本最早出现装配式施工工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很广的重要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技术而言,此项施工技术表现出质量可控、性能佳以及能耗低等很多优点,与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要求具有相符性。所以,以长远发展为视角,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在较为明显的程度上发挥出对建筑行业发展变革的推动作用,因而值得施工单位及人员对其给予较高的关注。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优势

1.1低碳环保优势

从低碳环保视角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我国提倡的低碳环保生产理念相迎合。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结构不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各项构件能够提前在工厂完成预制,亦即在开始房屋工程施工作业以前,便能够以实际的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构件的预制。这一方式能够发挥出对构件施工进度及质量的有效保证作用,同时,还可以对施工环节材料浪费的问题加以规避,故而对于房屋建筑及环境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1.2施工效率优势

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始以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基于对施工图纸各项要求或指标的参照完成预制工作,在施工作业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仅需简单的安装便可以将施工任务完成。所以,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建设而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而这又进一步能够实现对整个房屋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其要点

2.1吊装技术

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所提相关要求为参照,针对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各项相关参数,需要对适宜的吊具及起重设备加以选用,同时,还要基于相应规范要求的约束和指导开展施工作业。在进行吊装之时,需要为定位准确性提供保证,亦要做好对成品的保护工作,对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与产品手册中的具体规定予以满足。针对叠合楼板,其吊装作业的进行需要遵循图1所示施工流程。

图1  叠合楼板吊装施工流程示意

(1)在平板拖车上将需要吊装的板确定下来,以板的实际大小以及重量等为依据对适宜的钢丝绳加以选用,同时,参照具体的要求及标准在桁架筋上进行卸扣的安装。

(2)在利用钢丝绳对构件进行起吊之时,需要做好对钢丝绳实际受力情况的检查工作,保证其受力的均匀性以及构件的水平程度。对于吊索和构件,两者之间的水平夹角需要在45°以上,最好控制在60°以上。在进行吊运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构件的平稳性,不能够出现大幅度摆动的情况,同时,不能够长时间悬停于吊运状态之下。

(3)将构件调离拖车与地面相距1m的位置,保持静停状态,时间以1min为宜,同时,还要对起吊钢丝绳的受力情况、构件的水平情况以及卸扣的松动情况等的检查工作,以构件为圆心,3m为半径画圆,圆形区域内不可以有人员活动的情况,在对构件进行吊运的过程中,需要以实际吊运的线路为依据进行防坠隔离区域的设置。

(4)基于对“慢起、快升、缓降”原则的遵循,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叠合板的方式,并以叠合板和梁搭接的实际位置为参照对板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作出相应判断。

2.2预制构件处理技术

现阶段,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粗糙面成型方法以露骨料、拉毛、印花以及凿毛等的处理为主,各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缺点表现出来,适用范围亦存在相应的差异。其中,拉毛技术对于叠合板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凿毛技术更多地用于对预制构件表面的处理上,针对预制墙板侧面、地面和顶面位置,则以露骨料处理技术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应用优势。在预制构件和其他材料的结合面,需要进行粗糙面以及键槽的设置。

针对施工缝以及后浇带装配式构件,在对它们的结合面进行处理之时需要对以下要求予以满足:(1)结合面应当是粗糙面,针对预制构件中出现的松动石子、浮浆以及软弱混凝土层,需要及时将清理工作做好,在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结合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洒水养护措施,保持结合面的湿润状态,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表面不能够有积水现象出现。(2)针对柱、墙水平施工缝之间的水泥砂浆接浆层,要将厚度控制工作做好,不可以超过30mm,水泥砂浆的浆液应一致于混凝土。(3)在接缝位置,适宜进行露骨料的粗糙面或键槽的设置,不建议用比较浅的压痕或是花纹等将粗糙面代替。

2.3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技术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临时加固处理之时,需要有重点地做好以下工作:(1)以水准点以及轴线校正位置为参照,执行对预制构件的安装任务,同时,还要针对安装构件,对临时固定措施加以运用,保证措施实施的及时性。在结束校准定位与临时固定作业以后,便可以将预制构件和吊具分离。在装配式结构与后续施工承载要求相符以后,对加固处理措施作拆除处理。(2)在对临时支撑进行设置之时,针对预制柱和墙板上部位置的斜撑,需要做好对支撑点和底部之间距离的控制工作,应在高度的2/3以下,但是不能低于高度的1/2;在对预制构件临时支撑进行设置之时,设置数量需要在2道或2道以上,借助于临时支撑做好对构件位置以及垂直度的微调工作。针对预制构件实施的各项临时固定处理既要为足够的承载力提供保证,又要确保刚度符合要求,应将固定铰支座作为工具式的临时支撑,同时,还要将施工单位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对临时支撑体系以及施工环境进行优化。

3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相关人员应对施工关键技术及其操作要点加以把握,将施工质量缺陷现象的发生率控制于尽可能低的水平,最终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戴静,徐祥,胡健.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22,20(20):96-99.

[2]鹿鑫,胡秋月,罗金,郭栋栋.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6):170-172.

[3]顾申申,朱普周,王杨,俞华文,蒋俊烨,吕伟泽.基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1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