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摘要: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为例,针对其高架和地面两种车辆基地上盖组合形式以及周边复杂的交通环境,从对外和对内的车行、人行交通组织等方面,对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的策略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为今后其他类似项目提供思路。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
一、引言
随着轨道交通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这一集约化利用土地的开发模式,在城市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而轨道交通车辆段因其占地面积大、竖向高差往往达10米以上,增加了竖向层面和水平层面交通空间组织及方式转换的复杂性,存在车行、人行交通不便、可达性较差等问题,如何做好上盖开发的交通规划设计,实现与城市更好的交融衔接是上盖开发设计成功的关键。重庆马家岩停车场因诸多因素限制采取了高架车辆基地和地面车辆基地两种形式的组合,交通组织更为复杂,本文以该项目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其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的方法及策略,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
二、项目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天马路以北、凤天大道以东、石小路以西的地块内,与已建成的1号线停车场的共用场址,总占地面积约26公顷。基地区位属于旧城核心区,邻近沙坪坝区政府,区域价值较优。
上盖开发城市设计以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为核心,联动1号线停车场上盖及南侧边坡地块,以“重庆智慧欢乐谷”为主题,融合商业办公、休闲娱乐、品质居住、旅游文化、P+R停车等多种功能,实现“工作、居住、游乐” 一站式服务配套,为城市打造一个可带动区域型经济、地区品质的全新中央活力区,总开发规模约67万㎡(图1)。
三、设计难点
1.周边交通条件复杂,对外衔接困难
马家岩停车场周边市政道路条件十分复杂,南北高差大,同时存在高架、下穿隧道等多种交通形式。现状场地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南侧的天马路自东至西从绝对标高324m降低269.5m,高差约有50多米,坡度较陡;北侧小凤路临界段承担过境交通和集散交通多种流线,道路断面复杂。既有高架路-平顶山隧道的过境交通,又有上穿下行的立交交叉口,沿基地的小凤路连接道标高从269.5m逐渐降低至257m后又抬升。基地周边道路大部分区域与场地存在高差,无法直接衔接,与场地标高接近的部分只有天马路与凤天路的交叉口附近,加上周边临街建筑的阻挡,使得场地对外设置开口的范围非常局限,对外交通衔接困难。
然而基地周边公共交通优势突出,两条轨交线路交汇此地,场地两端各有一个轨道交通站点,分别是1号线马家岩站和环线天星桥站。同时周边的公交站点较多,500米左右范围内有公交站点3个,换乘公交线路超过18条,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图2)。
2.车场南北区域错层,内部交通组织难度大
因地块形状和规模的限制,环线马家岩停车场的车场布局采用停车列检库与运用库逆向尽端式布置。同时由于出入线需上跨天马路进入场地,北区停车列检库区采用高架形式,轨面绝对标高为281m,高于地面11m,南区运用库区则为地面形式,轨面绝对标高为276m,南北区域通过折返的联络线相联系(图3)。
基于车场“南地面、北高架”的特殊组合,为充分利用空间,形成了“上下式”和“夹心式”两种南北上盖物业的叠加形式。即南区车场区在下方、开发物业和一层配套停车库在上方,而北区则是车场区被夹在中间,下方为三层配套停车库,上方为开发物业(图4)。如此,南北区域相互错层的形式,既要实现南北车场、开发之间各自的内部联系,又要满足车场、开发交通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要求,给内部交通组织带来较大的难度。
3.车场与分地块割裂,相互联系薄弱
由于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需与规划用地内的一号线停车场上盖、边坡地块一体化设计,而现状三地块之间格局较为分裂。1号线停车场的出入线将场地分割为条件各异的三个地块,其中A地块的环线马家岩停车场用地,地势相对平缓;B地块的边坡地块现状为坡度较大的绿化坡地,高差约40m;C地块的1号线停车场,仅停车列检库预留上盖板地,其余库房及咽喉区均敞开。三个地块间高程不同,场地条件各异,关系十分割裂(图2)。如何通过上盖开发的交通设计联动三个地块的关系,融合为一个整体街区,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
四、设计策略
1.对外交通
1)车行对外交通设计:
a.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多标高立体衔接。
利用周边道路以及场地内部的多标高系统,分别在不同标高的可开口处,与场地内部相适应的标高层相衔接。由于条件的限制,场地对外主要设置三处对外开口,分别位于规划道路(258.7m)、凤天路(269.6m)和天马路(275.7m)。规划道路开口1可直接接入北区停车库的地下一层,凤天路开口2能接入北区的地面停车库和北区车场,天马路开口3则可接入南区车场和南区的夹层停车库。上盖板共设置两个匝道分别与天马路和凤天路连接。
b.合理组织出入方案,避免多流线交织。
由于对外开口的数量有限,车辆基地、配套停车库、上盖物业等不同功能的车行出入口需要采取共用开口,内部再进行分流的方式,这就容易造成不同出入流线的交织。为减少这种情况,平时管理使用时采用5进3出的开口组织方案,即天马路的开口3均为进口、凤天路的开口2均为出口,使得共用开口的车辆基地和配套停车库均为单向出入,避免相互的交织。而开口1为配建车库专用,设置为1进1出的双向口,利于开发车库的快速疏解(图5)。
2)人行对外交通设计:
a.打造标志性步行入口形象
因马家岩停车场可直接临街且标高可衔接的部分主要在天马路和凤天路的交叉口,故其主要的门户入口和城市展示面也在此处。而该处场地地面与上盖平台间的高差约有20m,且前场空间有限,并有高架出入线上跨穿越。如何打造良好的门户形象,将人引导至20m高的盖上平台是人行交通要解决的难题。本项目借鉴了日本难波公园的案例,采用了层层退进、蜿蜒逐步抬升的台地广场形式,把出入线包裹至其中,引导人们在徜徉中慢慢从地面标高上至上盖平台。同时,结合垂直绿化和跌水景观,营造垂直景观公园氛围,打造整个上盖开发标志性的入口形象(图6)。
b.结合车站建立一体化慢行系统
利用大地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地铁站点的优势,在大地块内部构建站点间的换乘公共步道,串联起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地块(A地块)与另两个B、C地块的联系。一方面通过B地块的的山地公园步道连接A、C两块上盖板地,另一方面在1号线咽喉区上方增设上跨人行天桥,直接联通两块板地(图7)。同时在天马路上增设与上盖板地同标高的人行出入口,增强上盖板地的可达性。
如此,通过强化整体的慢行系统,鼓励公共交通出行,以缓解车行交通的压力,并将原本割裂的场地重新缝合在一起,为区域带来新的活力。
2.内部交通
1)车行内部交通设计:
a.交错连接,南北贯通
基于盖下南北区域功能错层、标高各异的复杂关系,在南北区域之间集中设置了三组剪刀式并行交错连接的坡道。其中坡道1为车场的联络坡道,从低区到高区,连接南侧运用库区(275.7m))和北侧停车列检库区(281m),坡道2和坡道3为开发车库的联络坡道,上下叠加,从高区到低区,分别连接南侧地面出口3(275.7m))与北侧配套停车库一层(269.5m)、南侧夹层配套停车库(285.1m)与北侧配套停车库二层(274.7m)。三组坡道并列叠加设置于中部南北分界处,充分利用间隙空间,以实现车场和开发配套车库的南北贯通的需求(图8)。
b.上跨下穿,相互独立
由于车场与开发配套车库的交通系统需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这三组坡道在竖向上互相错开,不发生连接,且相邻之间设置隔离设施,防止翻越。三组坡道与地铁联络线、夹层车库之间,存在诸多上跨下穿的立体交错空间,需统筹协调各标高的关系,严格控制最不利点的净高要求。
2)人行内部交通设计:
a.水平交通:
南北区域之间除了车行交通的贯通,内部的人行交通也需要相互联系。车场区域利用上跨联络线的人行天桥来连接南北,方便南区的工作人员去北区的食堂用餐。开发配套车库则通过下穿南区车场的人行地下通道结合垂直电梯,来联通北侧的停车库与南侧的盖上物业的联系,方便停车后的人群能无风雨地到达盖上各处。
由于北侧的三层开发停车库与上盖物业之间隔了一层车场区域,是“夹心式”的组合,开发停车库的垂直竖向交通需穿越车场区才能到达盖上,这对垂直竖向交通、设备管井等布置产生了较大的限制。设计过程中需对车场和开发进行一体化考虑,整体统筹的上下关系,协调平衡各专业的要求。通过对竖向交通和设备管井等的集约化布置和盖上方案的同步调整,集中设置几组竖向交通核避开轨线、车场建筑、道路等部位与盖上物业连接,以满足开发人群上下联系的需求。
五、小结
环线马家岩停车场因其综合了高架车辆基地和地面车辆基地两种上盖形式,在研究立体交通设计方面较有代表性,不仅需要妥善解决对外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还需要统筹复杂空间下车场与开发内部各自的交通组织。设计中需将开发与车场、盖上与盖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其多维立体空间,通过有序的空间过渡、交错连接、上跨下穿等多种空间形式实现不同交通体系的立体分离与内部联系。既保证车场与开发交通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又满足各自的交通需求,最大化实现上盖物业与城市空间、轨交站点的有机交融,共同塑造有序、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随着国内轨交基地上盖开发的蓬勃发展,还逐渐涌现出了双层车辆基地、地下车辆基地等多种不同形式车辆基地的上盖开发类型,这对立体空间下多功能流线需求的交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以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为例对立体交通设计策略进行的若干研究探索,希望能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