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辛钊

临沂市北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作用最为明显的材料就是混凝土了,因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会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建设的整体效果和效率。为此,本文讨论了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为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促进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良好应用,提出了市政道路建设应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施工特征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其它市政建设项目相比,城市市政道路与工程不但施工环境比较复杂,而且工程项目的整体特殊性也比较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施工场地比较狭窄,特定的施工区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街道,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城市各个地区的地质水文、地下构筑物、管线等都会对工程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城市内部的人流车流状况比较复杂,这些都会加大工程建设的风险性,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应该注重对施工环境的系统控制。 

2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一般处于裸露环境中,在外界气温影响下会导致混凝土状态直接受到影响。混凝土浇筑操作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内外产生温差。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内外部收缩方向相反会使混凝土产生相反的作用力,进而导致内外部土层受到挤压,对混凝土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由此产生裂缝,温差不断扩大导致土层挤压力也会扩大,裂缝发生率提高,甚至产生裂缝。混凝土一般都会有热胀冷缩现象,引发结构变形,而这种变形不可逆,会改变原结构,使其变得松散。

2.2不够耐久

混凝土具有渗透力,若是含水量过大会导致土层结构被破坏,土层转化甚至不够稳固,一旦受到降水等因素影响,会导致环境突出层更加松软,水分大量增加,尽管混凝土涂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但是,若是渗透性较弱,在内部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内部结构不够稳定,当前道路混凝土的耐渗透性逐渐下降,需要采取相关技术提高耐渗透性。

3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标准

3.1配比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是按预先确定的配比方案施工的。首先,在掺混物料之前,需对粗、细集料的水分含量进行严格检测,并根据物料水分含量等因素对配合比例进行优化调节。其次,为了确保物料配制的正确性,在配制初始阶段也要对原材料进行称重,通常采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市政道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为例,在材料配置及原材料称量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1m3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372 kg,粉煤灰粉和矿渣粉各90 kg,硅灰48 kg,除此之外,砂、石、水及外加剂的用量需要分别控制在730 kg、1094 kg、132 kg和7.8 kg。

3.2拌合技术

混凝土拌合前,可以采用专门工程测算机器审核施工原料,确保原料符合配比要求,实现最优配比,提高原料效果,而原料配比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结果测试试验,使其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在测试混凝土配比结果时,可以通过现场采样并使用相关设备准确分析研究,并对测试结果是否可行进行判断。在搅拌混凝土原料时主要使用专门设备和技术充分拌合,有效融合各种材料,将混凝土混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运输技术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会遇到突发情况,例如内壁碰触人员接触等情况,会导致其成分发生变化,有些成分也会缺失,甚至出现材料粘在内壁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对于这些现象需要在运输时盖上保护膜,使混凝土与空气和车内隔离开来,同时可以在内壁上刷上防护层以保证材料效果。而为了避免人员接触,可以通过使用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装卸车运输材料实现自动化运输。除此之外,运输材料时,需要在保证其质量的情况下选择最优路线,节省运输时间。

3.4浇筑技术

混凝土在浇筑时,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浇筑方式来浇筑混凝土。而在浇筑时要注意其材料水灰比和初凝时间,尤其是时间控制十分重要,要是控制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对浇筑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要注意计算混凝土初凝时间,以便及时保护好路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释放的热量过高,会出现内外温差,进而影响其强度,导致内部受到挤压,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内部散热,同时在浇筑前使用外加剂,调节混凝土材料热量并适当延长浇筑时间,使产热时间变长,降低最高温度。

3.5模板技术

模板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十分重要,其在施工时先要做好模板设计,保证其平整度和强度、硬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拆卸和安装方便性,尽可能使用吸水性和耐腐蚀性强的材料。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不同规格选择材料,主要选择钢模板材料制作圆形构件,若是构件比较复杂则一般使用竹胶模板材料,通过选择适当的模板材料,确保模板更加平整稳定,避免施工时模板变形。

3.6养护技术

混凝土施工时,为规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保证混凝土结构中有充足水分,增强混凝土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延长市政道路工程运行年限。对此,要求施工人员全面落实混凝土养护工作。当前,常采用的养护手段有两种,即温差控制、早期养护。前者养护原理如下:将道路结构截面构件以及实际使用性能作为依据,制定科学且可行的防护措施。

4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严格控制工程材料应用

在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方式下,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源头上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还应该注重施工材料的使用。当前,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大量采用了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例如,尽量采用市政道路增塑、疏水性硅酸盐类水泥,对硅酸盐类水泥的比表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比表面不低于2800cm2/g。 

4.2重视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监管,可以确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项目建设的现实情况相联系,可以看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首先,应该建立起一套严谨的监督体系,并且对技术监督人员的权力进行划分,明确其具体的管理范围,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能够正常地进行。其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设计、配比搅拌、材料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的建设内容与工程标准相一致。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主要技术之一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凭借着可塑性强和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建筑施工主要技术。而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需要保证施工技术符合应用标准,注意控制好配比、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压实、模板和养护等技术,然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使其达到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而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榕.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5):199-200.

[2]牛长信.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33):263-264.

[3]马锐明.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