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嘉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摘要:寻解导向治疗是一套积极、以行动为主的辅导手法,过程中不强调分析问题,着眼于解决方法,只需数节就能带来成效,在国内社会服务和心理学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套手法有三大核心法则,分别是「如无破损,且由得他」、「知其不可行,宜弃旧立新」及「知其可行,宜乎多做」,本文通过一个案呈现寻解导向疗法的应用。
关键字:寻解导向 解决问题 辅导模式
一、个案背景
(一)基本资料
小明(化名)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之前,小明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在升四年级时候考进年级重点班。但自从进入重点班后,学习压力变大,加上父母疏远管教,小明的成绩退步的很快。升到五年级后,小明由重点班转到普通班后,经常在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家也与家人交恶,老师及家长知悉后多次责罚仍屡劝不改,最终由老师转介给社工跟进。
(二)家庭情况
小明是家中独子,父母工作稳定,经济条件较好,但父母上班时间比较忙,特别是自三年级后,母亲升职,对于小明的照顾时间变少,导致了小明在学习上逐渐掉队。父亲性格比较刚烈,管教方式比较严厉,导致小明与父亲感情比较疏远。
(三)社交情况
在四年级前,小明有一个较好的朋友,会经常一起做作业,放假时间一起玩耍,但在三年级下半学期,该同学由于父母工作变动而转学,自那以后小明缺少了玩伴。
二、问题分析
在与小明母亲交谈中,得知小明自学习退步后,母亲更多以指责的姿态与小明沟通,经常质问小明为什么学校成绩变差了,是不是在学校偷懒,导致小明越来越自卑,甚至开始讨厌学习;老师表示,小明非常看重学习成绩,但随着成绩的退步,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正常问询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变得非常敏感。
从小明现在的表现、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来看,小明当前的情绪比较低落,缺乏自信,渴望家庭的关爱,更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社工计划运用寻解导向治疗对其进行介入。
三、介入过程
初次面谈时,小明声泪俱下表示自跌出重点班后,他便认为会遭受到差别对待,他人不会再相信自己的言行举止,于是社工先疏导其负面情绪,同时通过评量问句发现转班一事对他造成极大困扰,他亦表达出希望事件会有改变。寻解导向所指的「如无破损,且由得他」,正好解释我们介入时应急案主所急,了解案主最关注和最想改变之事情,否则欲求改变只是迎合社工的需要,案主自然没有动机作出任何探索及尝试。
其后,小明继续解释自己长期处于愤怒状态,经常为琐碎事情暴跳如雷,即使多次尝试老师提议的冷静情绪方法亦苦无成效,更觉得自己一无事处。于是,社工便运用例外问句及奇迹问句探索小明成功冷静情绪的经验及愉快的经验。初时,小明自怨自艾地表示没有这些情境,但在社工耐心追问及引导下,他想起了自己在跑步时会有一刻快感,社工把握机会鼓励他多作跑步,同时邀请他留意成功妥善处理人际纷争的经验,然后于一星期后再作讨论。面对困难时,许多人明知方法无效,却一再重覆尝试。可见,他们仅有这种处理方法,别无他选。然而,寻解导向中的第二法则「知其不可行,宜弃旧立新」强调没有绝对的方法能解决不同案主情况,反而应按个别案主的需要找出他们认为最合用的方法。因此,面对安案主抗拒为行为问题作出改变时,社工应多思考自己的介入手法对他们来说是否有效。
第二次面谈时,小明评价自己的情况有所改善,社工便配合「EARS」提问技巧,即包括引发、扩大、增强及开始等介入步骤,协助小明梳理及巩固改变的成效,让他记得跑步能够宣泄情绪,联想到父亲对其改变的赞赏及增强他改变的动机。同时,社工又使用关系问句及寻找例外问句,让小明进深思考其他人对他转变的反应及从经验中想出与人冲突时的有效解决方法,并主动承诺多加尝试。当案主找到解决方法及看见改变时,这正是迈进成功的一大步,如寻解导向第三法则所言「知其可行,宜乎多做」,通过实践强化成功经验。
随后面谈,小明不断想出方法以解决与家人相处的困扰,并从实践中取得骄人成果。小明渐渐充满自信、变得开朗健谈。社工在最后一次面谈时,邀请他为自己写下成功的改变和憧憬,他写到欣赏自己有勇气、愿意尝试及坚持,和对未来与同学及家人相处充满信心。
三、寻解导向介入思路分析
对个案工作而言,寻解导向治疗让社工反思案主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介入手法的命名可见,寻解导向并非聚焦于问题分析之中,而是鲜明地提醒我们重心在于解决之道。由于个人看法影响情绪及行为,如果我们一味透过探究问题,期望透过对质让案主了解行为对他人影响及学习承担应有责任,过程中可能变成指责。这样,反而容易触发学生防卫机制,使双方成为对立的局面。这更是让个案感到孤立无援,加剧他们的无助感。然而,寻解导向却提醒我们应聚焦讨论及实践可行的正向解决方法,制造一个有利改变的介入氛围,让我们与案主形成伙伴关系。因此,当老师在课堂间处理学生行为问题,可更多聚焦在「可为」的解决方法,而非停顿于「不可为」的问题分析及成因
上。 这有助案主在讨论改变及正向目标时,更愿意表达想法及作出尝试。另外,假如我们能改变对「问题学生」的理解,重新将问题与案主分割,就能醒觉问题并非根本存在,而是偶发出现。这意味着案主总有较好处境的时候,只是当局者迷,需要家长和老师协助找出例外的片段,加以强化巩固。这种思考模式不但有助老师抱持正面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情况,更能谅解持续性的学生问题,并且转化成动力探索学生成功片段。同样,这更能带动学生找到曙光,为他们充权,相信自己有能力自控人生。
四、总结
寻解导向治疗模式是一个积极、正面、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协助案主以寻解导向为方向,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此模式不会纠缠于问题,也不会过多停留在案主的过去,提倡立足当下,直面未来。在协助案主寻解导向的过程中,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提问方法,使案主能够订立具体目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案主不必再纠缠于过去那些痛苦、不愉快的经历,将重心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最终结果是案主能够自立,减少依赖。正如本案例的主题「问题总有例外时」所言,就让我们抱着积极、正向及行动为本的心关注案主情况,相信他们有能力及方法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