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窥困境  笃行致远觅良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知行合一窥困境  笃行致远觅良方

杨春明,徐婷婷

潜山市源潭镇中心学校  246314

摘要:近几年来,有关思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今天我们的思政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和导向。笔者以为,“知行合一”是新课标理念下思政课教育的目标之一。“知”是前提,“行”是落脚点,“知行合一”也是落实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知行合一 思政课程教学 德育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最早提出“知行合一”,他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这里的“知”指良知,“致良知”学说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启示我们处理好道德意识层面与道德实践层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对广大师生提出期望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做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而对于一位德育工作者来说,笔者认为知行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何让“知行合一”的理念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做到理论性、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真正让思政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此,笔者做了如下探讨:

一、剖问题---思政课教学中落实“知行合一”的困境

1.教学方式教条化--“知行论”认识上的偏离

目前,我们思政课的一部分老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愿意俯下身子静心做研究。时代在发展,教材和学情都在改变,教师们仍用“照本宣科”这一套来应对,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和时效性,只顾知识的渗透,忽视了学生情感的需求,没有考虑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导致学生对这种“教条式理论灌输”的排斥,降低思政课教学德育的实效性,也会造成学生对“知”“行”关系的错误理解。比如,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大部分同学对“雷锋精神”只是停留在浅薄的“知”的范畴,即听过并认可它,至于深层次的 “何为雷锋精神?”、“如何践行?”学生们则无从回答。

2.教学内容功利化--“知行论”实践上的偏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政课程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思政课教育注重品德、品格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授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落实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应对中考,理论学习是“重头戏”,实践却没有更为深入、全面的指导,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知未行”、“知多行少”等问题。

3.评价机制不完善--“知行论”评价上的偏离

教育评价是思政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检验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评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模式,新课标下把“知行合一”渗透到核心素养的目标里,也是教学评估的要求之一。目前,我国思政课教学的评估机制仍停留于“知”的层次,所有的评估指标都是针对理论性的,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导致学生过分注重理论的学习,这样的评价机制加剧了“知行合一”实现的难度。

二、切问题---思政课教学中落实“知行合一”的良方

1.身正为范,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叶圣陶有句名言——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特别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地作用。如在“共筑美丽家园”的学习中,我们教导孩子树立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设想一下在校园中出现以下场景: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老师对校园里出现的“长明灯”“长流水”现象熟视无睹,随意倒掉还剩余很多的饭菜,丢弃未用完的矿泉水瓶等等,作为担负德育教育的思政课教师来说,行比言更重要,教育孩子言行一致,首先从自身做起,做言行一致的表率 和示范,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用“知行合一”来规范自己,实现道德意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行胜于言,知行合一”。

2.与时俱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师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与时俱进,掌握正确舆论导向,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教条化,对“知行脱节”的现象给予正确的教育。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素质是不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不同专业的教育资源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同时要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借外界之力为孩子们的“行”提供学习、实践的场所,让孩子们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认同“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建立起一种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对“知行合一”的认同感,从而为“知行合一”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促进“知行合一”从方法走向习惯、从习惯上升到信仰。

3.多管齐下,改进教学评估机制

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要立足于个体差异,注重“知”与“行”,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理论学习,还要考察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他们的道德认识以及内化程度进行全面评估。首先,构建一个更加清晰和合理的理论评估系统,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其次,突出实践性教育,加大实践性教育的比重,以写实践性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性教育的价值,真正激发他们对实践性教育的热情。第三,要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地调整、优化评估标准,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与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识水平、人格魅力、特长爱好、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维度来设定评估指标。最后,在思政课程教学实践育人评价机制中,评价对象不应该仅限于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家校联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帮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生长点,让评价机制更具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促进“知行”的完美统一。

4.潜移默化,营造“知行合一”氛围

校园是孩子们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让学生受到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要想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如在校园和教室等场所悬挂表示中华传统“知行观”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能时时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二是要以典型的道德楷模为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向他们学习,践行“知行合一”的品质;三是要强化舆论导向,可以借助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讨论,激发和深化同学们潜意识里“知行合一”的概念;四是要在校园营造“纠错文化”,严格自律和他律。一方面,激励同学们采取知行合一的行动,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做到“慎独”,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同学的力量,帮助学生“纠错”。今年在我校举行的“德育实践班”活动中,每周在班级中选取检查小组成员对存在“知行不相容”的学生进行记录,然后由班主任、老师等对这些学生进行谈话和教育,提升同学们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海丰.知行合一--关于课程思政的思考[J].科教文汇,2022,No.562(10):3.

[2]张艳.“知行合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2,No.557(05):59-61.DOI:10.16871/j.cnki.kjwha.2022.03.017.

[3]戴真真.心学“知行合一”思想的思政教育价值[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6):50-52.

[4]邬红波.“知行合一”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47-50.

[5]万微.“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J].文教资料,2021,No.886(04):82-83.

[6]任勇《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7]郭齐家《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史研究》,2019-05-31

[8]王阳明著 陶明玉译注《传习录》---万卷出版公司,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