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行为习惯下幼儿家园合作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劳动行为习惯下幼儿家园合作的实践研究

兰钰珊

内江市市中区学校后勤工作指导中心  641000

摘要: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将自己看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配合、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要成为连接家园的桥梁,找寻适宜的合作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劳动行为习惯;家园合作;家校共育;幼儿教育;劳动教育

引言

著名思想家列宁曾言:“假如不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就难以想象将来社会的理想:不管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教学,还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从20世纪开始,劳动教育就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将教育教学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高效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打开新局面。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包含的一个重要学段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一个生命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幼儿教育者,认识和掌握正确的劳动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幼儿园适当开展劳动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幼儿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育,提高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强健幼儿的身体素质

劳动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身体能够全方面获得有效锻炼,包括协调能力、活动能力等,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亦能够实现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

(三)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做事,并帮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引导幼儿劳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家园合作实施劳动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较片面

劳动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执行成效,所以必须以正确的劳动观为导向,积极开展劳动教学,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调查结果显示,有些教师觉得幼儿园的事不适合幼儿做,认为让幼儿进行劳动只会增加工作负担,如果有劳动,也仅仅是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样的看法使劳动教育范围变窄,将其仅限于为儿童提供的服务和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习惯和兴趣培养在劳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二)幼儿劳动形式不够丰富

部分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表现在让幼儿摆放自己的杯子,收纳自己的物品,学会系鞋带、扣扣子等,对日常生活外的劳动教育延伸比较少。原因在于部分幼儿园忽视了对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使幼儿对劳动的认知相对较为浅薄,难以带动幼儿劳动参与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幼儿园内能够引导幼儿了解和参与的劳动活动有限,不能向其他领域交叉延伸,会造成劳动教育与社会脱节,影响幼儿对劳动的社会认知,导致很多幼儿认为劳动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或基本生活习惯。

三、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家园合作,发挥劳动教育合力

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最舒适的港湾,同时也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3~6岁的儿童身心发展不完善,家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孩子。家庭教育可以给孩子带来灵感,对年幼儿童具有启发、感染的终身作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树立正确统一的劳作教育理念,推动家庭与学校合作,这也是幼儿园劳作教育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可以定期帮助父母和孩子开展活动,通过简单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意识到劳动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与子女的活动观察亲子关系现状,了解儿童在家庭劳动的情况,并向家长普及儿童在家庭中劳动的重要性,同时父母可以通过家庭工作来帮助孩子。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帮助孩子形成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儿童劳动能力,在和父母的共同劳动中,孩子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爱,家长也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劳动光荣的概念,让其热爱劳动形成正确意识。

(二)竞赛活动,根植创新精神劳动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重复体力活动,也要加入创意构思。教师可以开展家园合作的创意劳动竞赛,让幼儿增强创新意识,他们可以将这种思想延伸至其他活动中。比如,在“大扫除”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幼儿在家中和父母讨论在大扫除时要处理哪些方面的问题,会碰到哪些棘手的状况,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构思提升劳动速度。如在清理墙上的灰尘时,有幼儿觉得小孩的个子太矮,很难清理高处的灰尘,如果爬上桌子,又比较危险。此时,家长可以指导他们优化工具,将抹布绑在竹竿上。此外,幼儿还可以思考其他的创新方法。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改造劳动工具、调整劳动材料、改进劳动方法等,创新思路,达到提升劳动速度、优化劳动质量的效果。

(三)营造劳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参与

在劳动教育中,幼儿不愿主动参与,不能积极思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幼儿园和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外部劳动环境,影响了幼儿尝试探究的主动性。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要从幼儿视角出发,重视劳动教育环境的有效营造,让幼儿有更强的参与热情,并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确保每名幼儿都能参与劳动过程,完成劳动任务,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旅行劳动环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提高幼儿劳动实践的能动性。

(四)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

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已有的物质资料,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幼儿自己去做,还要给他们预留宽裕的实践学习时间和宽广的活动空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教室内布置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场地,摆放一些适合幼儿的玩具,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劳动教育;还可以使用园中空闲的种植区域,教幼儿学习植物的种植,让幼儿在种植、浇水、除草的同时,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五)开展劳动评价,提高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的落实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价值,还要激发幼儿潜能,让幼儿成长为具备优秀品格的鲜活个体。这就需要落实劳动评价,促进幼儿学习成长。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劳动中行为、语言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细致全面把握劳动教育评价工作的方向,将立德树人与劳动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方参与、目标统一、逻辑关联的劳动评价观。

结束语

劳动教育要做到持续化、系统化、制度化,必须要构建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和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通过脚踏实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建立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技能。这样的劳动教育才接地气,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波,唐李佩.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在凝聚“家校社”合力[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Z2):16-18.

[2]冯新瑞,孙旭亮.家校合作是促进生日常生活劳动的“脚手架”[J].教学研究,2020,(23):29-31.

[3]张梅玲,白振国.家校社协同,重拾缺失的劳动教育[J].教育家,2020,(30):64.

[4]宋达.家校合作,建构劳动育人联动机制[J].高考,2020,(29):8.

[5]杨晓萍.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深化劳动教育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