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 阜阳 236000)
【摘要】做为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创作中,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行政级别,注定无法触碰大题材及大的资金投入,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距离。我们离基层采访对象近,和我们要表达的生活近。在创作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皖美呈现》两部纪录片时,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一句话就是:镜头越低越好,要低到尘埃里、插到泥土里;眼睛要越高越好,要感受时代的脉搏、仰望时代的星空。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扎根泥土;前瞻性;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记者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无论是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还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寄语,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都包含了两个词:“人民”和“时代”。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她记录人间烟火,抒发家国情怀。可以说,纪录片记录的是“人”是“事”,但最终都不能脱离人和事所处的时代。
一、市级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劣势
做为市级电视台,我们做纪录片时,总有些许的尴尬和抱怨:一个是大题材碰不到,比如《黄河安澜》、《紫禁城》等,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行政级别,注定市级电视台无法触碰到这样的大题材;二是大投入没资金,现在很多纪录片为了再现一些场景都会租影棚拍摄。比如《紫禁城》,采用了大量的电影化拍摄,租影棚、服装、道具、化妆、演员等,这些支出对市级电视台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加上近年来媒体收入锐减,有很多时候,市级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几乎是零成本支出;三是现在还有人才流失等情况,由于媒体近年来收入锐减,为了增加收入,有些电视台全员创收,也让一直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员无法适应,导致新的人才不流入、固有人才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
二、市级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优势
我觉得,做为市级电视台,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距离。
我们离基层采访对象近,我们和我们要表达的生活近。我和我们要采访的任何事站在同一个维度上。阜阳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有一个农业节目,叫《田野风》,在当地很受农民欢迎。在当地,如果农民的种养殖出现了问题,只要农民给栏目组打电话,一个小时以内,记者和专家就有可能来到农民身边,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因此,当地农民非常信任该栏目组,每天都有不少热线电话前来咨询。由此可见,《田野风》栏目受欢迎的原因中,离观众极近的距离,就是最大的优势。栏目记者可以最快速度的到达农民身边,帮他们解决问题。
我们连续两年参加了安徽省广播电视局组织的《皖美呈现》纪录片创作。2019年开始,安徽省广电局组织、指导省内各级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人员,创作了一大批弘扬红色历史、反映社会发展、记录时代进步的精品纪录片,并命名为“皖美呈现——影像安徽记录计划”。连续四年,“皖美呈现——影像安徽记录计划”共创作了110多部优秀纪录片;2020年,安徽台卫视国际频道创作的《本草的呼唤》获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纪录片、全国“记录新时代”重点纪录片选题;2022年,安徽台纪录片中心创作的《潮涌长三角》,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十四五” 规划重点纪录片;阜阳、滁州、宿州等市级电视台创作的《秋菊和她的家人们》、《岗上花开》等均获得当年度的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皖美呈现——影像安徽记录计划”先后被安徽省委宣传部列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范例”、“全省重点文艺项目”;
2021年我们创作的纪录片《我们村的年轻人》,获得了省优秀纪录片和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今年我们参与《皖美呈现》百村记录计划,创作的《假如树会说话》获得《皖美呈现》优秀纪录片和“优秀导演”单项奖。
《我们村的年轻人》和《假如树会说话》两部片子都是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一个人或者一个故事为切入,缓缓展开江淮粮仓的农民、农业、农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变革的田野画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2.6亿农民工进城,使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建设的转稳,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由是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已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不争的客观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据住建部《全国村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78—2012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69万个减少到58.8万个,自然村总数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到2012年的267个,年均减少5.5万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足见对其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乡村振兴正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我们的纪录片既然是拍乡村振兴,那就要通过镜头反映这些问题。
三、在创作这两部片子时,编导组时刻提醒自己一句话就是:镜头越低越好,要低到尘埃里、插到泥土里;眼睛要越高越好,要感受时代的脉搏、仰望时代的星空。
1、 镜头越低,拍出来的东西越真实。摄制组在拍摄这两部片子的时候,每一次都几乎成了村里人。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到最真实的画面、挖掘出生活的细节。在《我们村的年轻人》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这位老伯小名叫老五,是一个固执的老头。当地政府做农民的工作,想把农民的地集中起来,整体流转给生姜种植大户,让这些外来的大户能够连片种植,让这些大户留在当地发展生姜产业。老五所在的村里,除了老五之外,其他人都同意土地流转了。我们的编导和乡干部一起去了他家很多次,老五始终不同意。他只想在自己的地里种菜,至于乡政府的整体规划,和他是没有关系的。去的次数多了,老五也很熟悉摄影师了。刚开始的时候,每一次记者跟拍,老五都端着,都是看着摄像机说,好呀好呀,到时候再说吧。但是后来熟悉了之后,老五才会无视摄像机的存在,很烦躁地说出:你就是枪毙我,我也不换地!乡干部工作的难度,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在这几个乡村基层干部中,有一位是青年党员、返乡硕士、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副乡长姚银邦。2014年,海南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的姚银邦,放弃在海南政法部门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在马寨乡苗东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他自学农业知识,组织村民种植西瓜。通过以上这些场景真实的细节纪录折射出像姚银邦一样的近300驻村干部,身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学习,扎根乡村,奋战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一线,把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近年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乡村建设,也有人认为,大城市才有机会,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在我看来,事业靠人,业由人兴,在农村、在基层有着更广阔天地,更大的舞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乡村振兴的缭绕号角已经吹响,正是有理想,有本领,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时候,做为基层干部,他们为官一方,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带领乡村们脱贫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师支教一乡,为闭塞乡村带来朗朗读书声,一批批大学生村官回到基层,为乡村振兴带来新鲜血液。
纪录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真实镜头地记录,通过对姚银邦等年轻基层干部形象的塑造,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年们的热血赤诚与责任担当。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是具有活力和负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习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如初,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当代青年正生逢最伟大的时代,该勇担重任,志存高远,积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奋斗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只有镜头贴近基层,扎根泥土,我们才能发现和塑造榜样。
2、眼睛要看得越高越好,要感受时代的脉搏、仰望时代的星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被赋予时代的力量,大题材做不了,但是大主题我们一样可以从小切口切入。
纪录片《假如树会说话》的拍摄地在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一个普通的乡村——李仲窑村里。这个村与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相邻,千百年来,颍州西湖经历兴盛、落寞、重生,但这个村始终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20年,在南京经营着建筑公司的李振雨回到家乡的村里,他想把李仲尧建成一个皖北风情村。李振雨,未婚,外形俊朗帅气,衣着时尚,手下有两个建筑公司,喜欢旅游和直播。在外那么多年,饱含着童年记忆的李仲窑村一直是他心底最有魔力的地方。这些年来,他积累资金、到处考察、多次调研,最终把李仲窑村旅游基地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业来发展。在李仲窑村的建设中,李振宇有一个执念,他要保留全村三千多棵树,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在他的心里,树,是一种象征,和童年生活融为一体。
李振宇的想法是:把村里的老少爷们联系起来,对村里闲置的村居进行维护性修缮,把村里种植的农作物重新规划,进行具有观赏性的绿色种植,并团结村里的老乡进行公司化运作,把李仲窑村变成一个整体的原生态旅游村,填补当地空白。今后李仲窑村与颍州西湖相互呼应,吸引周边城市居民来体验皖北乡村生活,吃乡村菜,看农业景,过一日农民生活,购买绿色农产品。《假如树会说话》开拍前,编导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上做了很多的功课。“振兴”与“衰落”是一对反义词。人类文明史上,乡村的“兴”和“衰”是一对矛盾,有兴则有衰,“衰”与“兴”有时又互为转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乡村衰落的诱因,如何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经验教训,使城乡发展能够优势互补、互为促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纪录片创作既要记录历史又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问题。从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乡村衰落主要有“英国羊吃人式”和“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两种形式。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带来了英国自身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却是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城市化速度明显超过工业化速度,甚至有的国家还走上了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路。政府放弃了乡村建设,农民自己也抛弃了乡村家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步伐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不能为居民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和必要生活条件,使得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实质性转换,带来严重的“城市病”。
在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还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纪录片《假如树会说话》通过对李振雨生活的真实记录这一小切口,关注村庄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农民。这一点,也是我们在记录李振雨的团队工作中自始至终的扑捉点——乡村是源头、乡村是家园,乡村需要农民。有了纲领性的创作思路,在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中才能更好地运用电视画面语言去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时刻感受时代的脉搏,会让我们的创作有一定的前瞻性。在2021年创作《我们村的年轻人》时,也是在午收的时候,我们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葛浩新和葛翔父子俩在午收田头算账。种植碧根果的葛翔,经历过特别难熬的等待期。碧根果生长期比较长,一颗树苗种下去大约六年之后才能结果。葛翔在等待期中几乎没有收入,靠着作为当地第一代种粮大户父亲的资助,才闯过了等待期。然而,一旦进入收获期之后,葛翔一亩地的收益就立刻达到了10000元,而一直以种粮为主的父亲葛浩新,一亩田的收入大约是2000元。葛翔对父亲说:看来还是经济作物挣钱,我一亩地的收入是你的五亩的收入。听了这话葛浩新生气的说:如果大家都想着挣钱,都不去种粮食了,都去搞经济作物,今后没人种粮食,那我们拿再多的钱都买不到粮食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谁来保障?当时葛浩新的这段话引起了编导的重视。我们的编导都是做农业节目出身,他们了解农业和农民,对于土地和粮食安全的问题,编导十分敏感,后期剪辑中,把这段话原汁原味的剪了进去。2022年夏天,粮食安全成了热词。
2022年3月份,《假如树会说话》开拍,我们计划围绕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青年李振雨回到家乡,想把家乡打造成农业旅游村,带领老乡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经营这一主线去创作。我们了解到他在改造中保留了村里每一棵树,那么我们就把片子的立意落在——“树站在那里,经历雨雪风霜,却不言不语。但是,假如树会说话,她也许会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有多么伟大。”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纪录片不只是反映李振雨这个人,更要展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是见证者,树,也是见证者。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县农民徐淙祥回信,鼓励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立即赶到李仲尧村,拍下了村里大喇叭转播的央广新闻的画面和声音。为了在这个片子的体现这一重要节点,我们舍弃了原有的设计,从海量的拍摄素材里,三次使用村里大喇叭进行转场,并重点增加了了村里午收的相关情节,最终把总书记回信这个重要事件记录在了片子里,并且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变化结合在了一起。总书记的回信对农民来说是鼓励也是定心丸,就像李振雨在采访中所说的“我觉得别说我干这种农文旅项目,哪怕我就是种地 我现在都有信心,总书记前段时间不还回信给咱农民吗?要让种粮食的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他都这样讲了,我现在觉得我就不干这,纯种地我都觉得能干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粮食生产这一农业生产的核心成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要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会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左右和支配,从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纪录片就是要通过一段段真实地记录来展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
四、创作纪录片如何才能做到镜头越低越好,眼睛要越高越好呢?
2.镜头越低越好。我觉得就是纪录片人要不忘本,坚持一线沉淀下去做纪录,要善于和拍摄对象交朋友,要了解你所拍摄的生活,挖出生活的背景和支撑,在摄像机水平线下,寻找拍摄的生活的灵魂和精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已经适应了碎片化的视频传播,这也使纪录片创作的风潮中有了浮躁的气息,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纪录片创作人员越要坚守初心,不受诱惑,在敢于创新的基础上守得本真,创造出优秀的时代纪录片。
扎根泥土,并且仰望时代,我们才能不负使命嘱托,成为总书记殷殷期盼的: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给太和县农民徐淙祥回信。
[3]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范建华.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