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 黄冈市)438002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理论研究的盲点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最后对“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监测体系和改进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提高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质量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字]互联网+;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
近几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教学与评价已被普遍采用,并促使教学评价内容、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对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而言,其评价效果直接关系到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与临床实践能力【1】。
一、我国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几个问题
(一)学科领域主题理论的研究不足,无法引导教育评价的创新发展。
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始于90年代后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难以为其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指导。
(二)过于注重形式,评价的效度、信度、深度和广度不尽如人意;
1效度。 在我国,形成性评价常被当作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且评价过程带有明显的主观意愿的评价方式,其效度不高。
2可信度。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对象数量较小,评价结果往往与评价结果背道而驰【2】。又因其附带的惩罚,或相应给予的物质奖赏行为,常会对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
3.广度。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核心素养是认知能力、自我能力和人际能力【3】。然而,当前,在我国的大学中,对形成性评价的重点还停留在对认知能力的评价上,在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中,都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4深度。当前国内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并未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迁移能力
(三)评价体系中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制约了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1.受目前教育资源及教学环境的制约,对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我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主要以总结性评价为导向,导致其形成性评价与外界认可之间仍有一定的隔阂【4】。
3.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的形成性评价工作效率低下,其重要的因素是:学科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素质不够强,教学管理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未充分发挥。
二、提高“互联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水平的途径
(一)提高高校评价工作的基本理论水平研究,并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首先,要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加强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论探索和对其进行创新的动力【5】;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的教育与教学领域的研究必将作为新一轮的教育变革的前沿,并将为其变革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监测机制,保证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效度。要实现高效的形成性评价,就必须扩大评价对象的数量与主题,建立一套完善的、统一的评价系统,以此保证获所得的资料可以互相支持,而不受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6】。
2.信度。一定要坚持对关键知识,课堂中的学生全覆盖,以保证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结果不是来自极少数主动参加课堂交流的优秀学生,以此防止老师对掌握程度出现片面性误判,不能真正实现根据反馈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的目标。
3.广度。评价的学生以移动互联终端的数据反馈为依据,其存在着大量且具体的在线活动数据,从而对其兴趣爱好、价值观取向、未来职业规划进行全面地了解,同时还能观察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保持情况。
4.深度。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知识的存储负荷已大幅减轻,并逐渐向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发展【7】。在高校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人生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挑战。
(三)突破常规思维思考,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形成性教育评价的内在驱动力
1.突破常规观念,消除体制机制的阻隔,将形成性评价与成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以提高知识价值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有针对性地评价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评价与反馈,注重个体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8】。
3.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人事部门以及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升形成性评价的水平。
三、总结
本文从国家“健康中国”“互联网+”两项重大政策的背景下出发,针对目前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改进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质量、促进医学人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恒, 沈洋, 周万津,等. "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9):3.
[2] 战京燕, 娄景秋, 王少坤, et al. 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19):7.
[3] 张海鑫孙树. 互联网+形成性评价模式在烧伤本科生教学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 2021, 029(003):486-489.
[4] 康品方, 朱建, 李辉,等.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院校心血管内科诊断学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11(10):4.
[5] 张娇燕, 段丹, 郭明月,等. 医药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教学研究特征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22(6):581-587.
[6] 罗湘蓉, 黄茹妍, 蒋鑫欣,等. 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大一新生教学的应用研究[J]. 大众科技, 2021.
[7] 张震梅艳. "互联网+"模式下住院医师教育方式探索[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 005(006):546-549.
[8] 宿星杰安丽周萍萍. 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 成才之路, 2022(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