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视角下植物景观营造浅析--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公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生态园林视角下植物景观营造浅析--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公园为例

周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公园

摘要:植物作为有生命特性的园林组成要素,遵循基本的生长规律,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打造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近自然的植被群落,实现植物景观特色和人文意境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公园植物造景特色,以期为类似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引言

生态园林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配置乔灌花、藤本、地被等植物,构建植物品种多元、立面层次丰富、功能需求健全、结构形式合理、种间关系和谐、种群关系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同周边生物群落相互补充促进,逐步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城市公园绿地是复合的人工生态群落,植被群落受到土壤、水源、建筑、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科学选择植物品种和合理配置植物是实现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天山公园是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新建的城市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生态为核心,文化为脉络,景观为载体,建立城市生态与景观相融合的环境植物配置仿自然情趣,情景交融,富有地域特色。

一、植物景观营造应遵循的原则

植物景观是生长和发育的景观,是园林造景诸多要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景观,也是最容易与其他硬景协调且兼具艺术价值的组成要素。植物动态的生长性和栽植的灵活性,使得植物长期以来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园林形成初期最早出现的组成元素[1]。植物造景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建植、满足功能需求。植物的生长特性是长期适应性的结果,造景时要顺应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综合考虑功能环境、土壤水肥、小气候、建设投入、维护成本等因素,充分利用乡土适生植物和野生植物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成景速度快、后期维护投入小等优点,合理配置乔灌草、藤本和地被植物,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绿,根据绿地类型和功能需求,合理建植绿地。二是利用植物多样性,构建近自然的生态群落。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越丰富,抗逆性就越强,抵抗有害生物的入侵能力越大,越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更能发挥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2]。因此,应在发挥乡土植物作用的同时,还要对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引种驯化适生植物,不断丰富植物种类,促进植物群落与周边生境的适应性及稳定性,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避免盲目引种,严防生物入侵。同时避开纯林,或对原有单一树种林分进行更新改造。三是协调植物种间关系,合理配置植物。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间接的或直接的,影响结果可以是有害的或有利的在植物选择和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充分利用植物在时间空间、生长高度、根系分布、养分需求和生长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性,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和品种,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在现有高大乔木下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下木,种植欧荚蒾、珍珠梅、丁香、玉簪、矾根等喜荫植物,在保证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打造丰富的季相景观。四是突出意境美。在特定环境里,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通过艺术构图的原理,利用植物在色彩、质感、姿态、季相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植物的寓意联想,运用传统或现代造景手法,进行植物造景突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来烘托意境,达到意形的统一,情景的交融,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天山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特点

(一)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市区三面环山,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降低,北部平坦;全年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冬期寒冷漫长,夏季炎热干燥,春秋两季短暂;7-8月为全年最暖时节,平均气温为25.7℃,1月为最冷时节,平均气温为-15.2℃;年降水量236毫米、蒸发量高达2300毫米,水资源十分珍贵,也是多风的地区。

天山公园原址为老杨树和老榆树林带,树种单一,生长势较差,周围是荒滩。2013年开始建设,2016 年建成开放,公园总占地面积 30. 44 公顷,绿化面积 27. 78公顷,绿化率达91.2%。园区对现有老杨树和老榆树进行了充分保留,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林分改造更新,突出了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保护了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和美丽乡愁。同时针对园区土壤盐碱化及灌溉水源呈碱性的实际,采用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咸水淡化节水技术、物理改良、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盐碱地生态改良与恢复建设,园内植物生长势逐步增强,适生植物品种不断增多,植物成活率和成景率显著提高。

(二)植物景观营造特点

公园在植物造景时高度注重植物配置所形成的人工植物群落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充分运用生态学、园林学、美学等思想,科学选择植物品种,合理配置植物,积极构建近自然植被群落,打造四季有景、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的生态美景,结合园区其他的景观要素,

营造环境和意境的整体美、集合美,达到生态和谐之美,给人以优美、惬意、自然的审美感受。

1因地制宜,乡土气息浓厚

公园在历年的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园区内大量使用了本地的乡土植物,比如:新疆杨、榆树、胡杨、柽柳、小叶白蜡、锦鸡儿、疏花蔷薇、欧荚蒾、芦苇等植物,同时,对园区内现状老榆树和老杨树进行充分保留,并对周边新萌发的榆树、杨树(更新)等植物进行造型,体现本地特色和文化底蕴。并结合实际,积极实践,栽植沙棘、四季玫瑰、三刺皂角、蓝亚麻、紫花苜蓿、苦豆子、紫穗槐等植物,利用腐殖酸、脱硫石膏等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种植苜蓿、苦豆子等绿肥增加土壤肥力,逐步筛选出适宜园内土壤生长、且颇具乡土特色的植物丰富公园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地景观效果

2植物多样性丰富

园区蔷薇科和榆科植物相对较多,园内常绿植物有樟子松、云杉、铺地柏,落叶植物分布较广,园内杨树、榆树树龄较大,植物高大茂盛,冠大荫浓,形成园区的骨干树种和基底。同时针对园区多风的实际,在公园背风区域、地势低洼处及建筑周边等有小气候区域,积极引种美国红枫、紫叶紫荆、芍药、牡丹等园林植物,不断丰富物种多样性,积极构建稳定的植被群落。

2.1天山公园常见植物品种名录

乔木:樟子松、云杉、沙枣、胡杨、新疆杨、金丝垂柳、旱柳、馒头柳、白桦、夏橡、圆冠榆、长枝榆、白榆、金叶楡、紫叶李、桑树、山桃、杏树、李树、黄果山楂、红叶海棠、绚丽海棠、直立苹果、稠李、黄菠萝、三刺皂角、暴马丁香、火炬、桃叶卫矛、复叶槭、金叶复叶槭、大叶白蜡、小叶白蜡、梓树、黄金树、美国红枫等;

灌木:连翘、疏花蔷薇、榆叶梅、重瓣榆叶梅、牡丹(皇冠、岛锦、彩绘、富贵满堂、荷包牡丹等多个品种)、紫叶矮樱、金叶丝棉木、忍冬、月季、四季玫瑰、珍珠梅、紫穗槐、锦鸡儿、黄刺玫、文冠果、多枝柽柳、沙棘、红瑞木、连翘、水蜡、四季丁香、香茶藨子、欧荚蒾、红王子锦带、铺地柏、天山祥云等;

藤本植物:五叶地锦等;

花卉草本:鼠尾草、郁金香、千屈菜、石竹、芍药(珠光、桃花飞雪、种生粉、巧灵、金簪刺玉等多个品种)、草芙蓉、八宝景天、蜀葵、虞美人、蓝亚麻、荷兰菊、金光菊、黑心菊、松果菊、滨菊、芦苇、萱草、玉簪、鸢尾、马蔺、黄菖蒲、美人蕉、大丽花、小丽花、一串红、矮牵牛、地肤、万寿菊、紫花苜蓿、苦豆子、蒲公英、车前、早熟禾、高羊茅等。

3植被群落特色突出,景观层次丰富

园区注重对群落景观的营造,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结合场所特点采用自然式种植和规则式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种植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类型和配置方式多元

3.1天山公园内植物配置结构及其模式

乔木-草坪植物配置方式白榆--草坪(高羊茅、早熟禾等),多位于园区视野开阔、疏朗地带,用于展示植物特有的造型美,营造疏朗的开敞空间。

乔木-地被植物配置方式山桃+樟子松+山楂+垂柳+白榆+云杉-马蔺+八宝景天+芍药+萱草+黄菖蒲+滨菊,景观层次简单,景观效果较好,适于游客近距离观赏。

乔木 - 灌木- 地被植物配置方式绚丽海棠+苹果+山桃+红叶李-四季玫瑰+疏花蔷薇+大丽花+金叶榆+丁香+珍珠梅+牡丹-鼠尾草,多位于园区主要景观节点处,通过丰富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配合其他景观要素,合理划分空间,打造层次丰富的植被景观,突出设计主题。  

乔木-灌木-草坪植物配置方式胡杨+垂柳+夏橡+长枝榆-丁香+榆叶梅+紫穗槐-草坪,园区广泛分布,植物种类丰富,竖向高差较大,景观效果良好,充满韵律和节奏美感。园区边界广泛采用该配置方式,用于分割空间和屏蔽噪音等。

地被-草坪植物配置方式蓝亚麻+滨菊+金鸡菊+萱草+石竹+草芙蓉+蜀葵-草坪+蒲公英,该类结构层次简单,多位于园路两侧,园区舒朗及坡度较陡的区域,用于营造喜庆热烈游园氛围和壮观的花海景观

乔木 -小乔木- 灌木- 地被植物配置方式杨树-苹果+云杉+长枝榆-水蜡+疏花灌木-草坪,位于老杨树林区域。

4植物季相景观变化明显,色彩缤纷香气氤氲

园区每年春秋两季开展景观改造提升工作,近来年,新增红叶海棠、金叶复叶槭 、金叶榆、红叶李、紫叶矮樱、金叶丝棉木、美国红枫、火炬、五叶地锦等色叶植物,极大地丰富了园区植物景观色彩。经多年的物候观察,每年植物生长时节园区连翘、山杏、山桃、榆叶梅、李树、郁金香、丁香、苹果、紫叶李、鸢尾、绚丽海棠、王族海棠、玉簪、柽柳、牡丹、马兰、山楂、蓝亚麻、文冠果、黄刺玫、滨菊、四季玫瑰、暴马丁香、芍药、水蜡、沙枣、疏花蔷薇、鼠尾草、黄金树、千屈菜、萱草、黑心菊、菊花等开花植物相继盛开,花团锦簇,色彩缤纷。芳香植物伴随花期的到来,香气四溢;冬季樟子松、云杉、铺地柏等常绿植物,观枝植物红瑞木,观干类植物白桦、黄菠萝,观果类植物火炬、桃叶卫矛、海棠、欧荚蒾等果实悬挂枝头,浆果既为鸟类冬季觅食提供了便利,也为严寒的冬季带来艳丽色彩和勃勃生机,给人以春的无限遐想。

5景观空间自由流动,丰富游园体验

为了更好满足游客游园需求,园区注重对植物空间景观的运用,同时注重植物造景同地形、 建(构)筑物、水体、园路、景观小品等园林要素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特征和多元的组合搭配,打造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致,从而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比如在湖心亭通往老榆树林的小路上,通过乔灌草栽植方式,利用密植绿篱,结合地形,分隔外部主路的嘈杂空间,围合出私密的活动空间,营造封闭景观空间;在栖霞湖周边园路两侧,利用植物与地形将空间进行适当分隔,采用垂柳、夏橡、直立苹果、山桃等分枝点较高的植物搭配榆叶梅、丁香、四季玫瑰等低矮灌木,结合水体形成半开敞空间,让游客身处其中既有空间归属感,视线也比较开阔,营造出桃红柳绿的美景;在映月湾湖心岛区域,采用低矮灌木、地被植物孤赏树,结合水面、陡坡,打造开敞空间,使人内心豁然;在园区主路及湖边运用海棠、圆冠榆、长枝榆、金丝垂柳等行道树,形成节奏和韵律美,引导游客视线,打造纵深景观空间等,局部用丛植或群植的沙枣、樟子松、云杉等色感、质感相差较大的植物打破纵深景观的单调和沉闷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人文景观和植物造景相互渗透,彰显意境美

园区高度注重文化建园,凸显城市记忆,彰显城市文脉和历史底蕴。 一是“天山母亲”主题雕塑。位于园区主入口,是公园的核心景观,此处视野开阔。雕塑以天山博格达峰为主体形态,一位宁静优雅的母亲静谧的守护在绵延的山脉之间,山脚下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唤醒了历史中的丝绸之路。雕塑尺寸为15*5*6米,通体呈现白色,象征天山白雪皑皑的壮丽之景,雕塑以女性形象寓意天山为母亲,将石材与人文融合,追求“天人合一”,雕塑背部镌刻《天山赋》进行点题,与公园现有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植物配置上突出意境美,雕塑四周规则式栽植常绿植物铺地柏,烘托环境氛围两侧绿地植物配置突出植物多样性原则,合理搭配红叶海棠、金叶复叶槭、丁香、红柳、时令花卉等植物,利用微地形及原生乔木局部点缀天然景石,打造复层自然植被群落,极富艺术之美,生态功能突出,在象征新疆精神的杨树和老榆树的衬托下,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凸显厚德、坚韧、博爱、生生不息的天山精神,意境愈发悠长升华公园主题,同游客产生情感共鸣;二是湖区景观。园内生态水系景观自西南角曲折蜿蜒,途经两处岛屿,最终汇聚栖霞湖,是公园的重要景观。石质驳岸、亲水平台、木质景桥、汀步、溪瀑景观等尽显自然生态之美。在植物配置上,突出因地制宜、 植物多样性原则湖心岛或开阔疏朗,或植被茂密,柳树婆娑之美、榆叶梅花枝繁茂、欧荚蒾果之晶莹透剔在光与影的映衬下,别有一番趣味。环湖区域运用垂柳、山桃、胡杨、红柳、马兰、千屈菜、芦苇等植物打造季相群落景观局部盆景花箱配合进行组景,在老榆树林和老杨树林的映衬下,湖心亭在水中呈现倒影,成群结队的野鸭在水中嬉戏,营造水光潋滟、杨柳依依、野趣盎然之景,微风袭来,丁香和四季玫瑰的香气扑鼻而来,暗香浮动,水天一色,天人合一,创造出诗画般的意境之美。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园区土壤条件的逐步改善,植物绿量逐年提升,植物景观特色愈发突出。随着市民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植物造景的美学性及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植物造景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常绿植物、水生植物、攀缘植物、阴生植被、时令草花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数量相对不足,配置方式可以更加丰富;二是植被群落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园内原始植被进行改造过程中,植物选择和群落配置综合考虑速生、中生、慢生相结合,近景、中景、远景相结合,满足植物生长演替的需要,积极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三是养护管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强化整形修剪、复壮更新、引种驯化等管养措施,延长原生植物和群落寿命,培育壮大新生植被,让近期、中期和远期景观,速生、中生和慢生植被实现平稳过度,让植被群落更趋于稳定和自然,保障公园生态效应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岩岩.哈尔滨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

2张坤.谈人居环境中的生态园林设计.[C].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