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试析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任彬滔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下道路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地面交通压力,节约土地资源,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对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优势、规划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大量的人口集聚对城市核心城区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交通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当前,为缓解核心城区通拥堵问题,部分城市引入地下道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阶段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地下道路缺乏总体规划,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不一。本文主要分析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优势、规划设计要点,通过这些分析,初步总结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经验。

1.地下道路功能定位

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有重要意义。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主要承担两个功能:一是承担过境交通功能,将大量的过境和长途交通从地面交通剥离出来,以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核心区的不利影响;二是承担集散到发功能,通过联络匝道连接地下车库,直接服务于城市核心区到发服务。

2.地下道路的优势

2.1节约用地资源

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很高的稀缺性,在使用土地时需要仔细考虑。大部分城市核心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和功能模式,无论是在传统的风貌区,还是在现代化的发展区,对于主要的交通要道的建设或扩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拆迁以及统一的赔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有限的条件下,修建地下道路可以避免或大幅降低沿途的动拆及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在道路扩容的同时,还可以将地面空间释放出来,以保持商业和风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效益。

2.2避免城市割裂

在立体的城市道路形态上,过去高架路的快速发展被普遍认为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随着城市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城市核心区高架道路导致的空间分割与活力丧失,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思考并抛弃了高架路。从缝合城市用地的视角来看,地下道路对比高架路有明显的优势,它不需要占用地面的土地资源,也不会影响地面的建筑和景观,可以避免割裂城市。

2.3优化城市环境

高架道路所带来的严重噪音、尾气污染以及视觉障碍等消极影响,对城市居民造成了一大困扰。由于高架路与噪声屏蔽形成了巨大的僵化印象,给人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对城市的文化脉络与肌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地下道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城市中心区采用地下道路形式,更加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及文化环境。美国波士顿在1991年将有损坏城市景观且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的穿过波士顿市中心的93号州际公路改造到地下,原来地面上的道路空间则改造成了街心公园和社区活动场所,被高架遮住光线的建筑也得以重见天日,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区,地下通道可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工作、休闲等活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城区地表大气环境质量。

3.地下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3.1系统规划,统筹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是地下工程,一旦建成,后续无法进行改造,因此必须在规划阶段进行系统考虑,结合城市发展诉求,对城市地下道路进行系统规划,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指导。对城市地下道路进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管线布局等因素,合理确定地下道路系统的布局、功能、建设标准等,明确地下道路的空间位置、断面规模、出入口等,以及与地面道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城市地下道路的系统性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1.1 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

3.1.2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相协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区域协调发展;

3.1.3充分利用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局地下道路和其他设施,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

3.1.4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地下道路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

3.1.5强化管线综合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防止道路反复开挖,保障地下道路的结构安全和运行可靠。

3.2注重交通组织

城市地下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需要根据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规模、位置和周边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出入口位置、间距和形式,协调与地面交通的衔接,保证地下道路主线通畅,进出交通有序,与周边路网衔接顺畅。城市地下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最大限度地保证地下道路的交通通畅,发挥地下道路应有的交通功能。充分考虑地下道路出入口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3.2.2合理设置地下道路出入口的数量、位置和形式,满足不同方向车流的需求,方便车辆进出。重点关注出入匝道的设置,依据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出入匝道的间距和位置;

3.2.3优化地下道路出入口的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设施,提高驾驶员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3.2.4统筹考虑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互动。

3.3保障交通安全

由于地下道路本身的结构特点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对地下道路的行车安全性予以重点关注。在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平、纵线型,保证缓和段、曲线段的长度以及视距符合规定,同时要做好匝道分流段纵坡的控制,以及连续长纵坡的行车安全。出口匝道通常按照双车道来划示,以快速疏解交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出入口处车道转换的长度,特别是在高峰时段交通量集中的路段,出口处很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应该考虑安排事故车应急处置的空间,在匝道出入口处需要设置预报和车道限速指示等安全设施。在地下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地下道路的交通运营安全,要注重消防、排烟、通风等方面的设计,确保地下道路在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3.4优化结构保护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时,往往需要穿越建筑、桥梁、轨道交通、市政管线等重要设施。地下道路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周围地面建筑设施、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地下道路的运营会产生振动、噪声等环境污染,可能对周边居民和植被造成不良影响。

开展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下道路与地上设施的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对现有设施的干扰和破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控制地面沉降和变形;采用隔音、隔震、净化等措施,降低噪声、振动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的质量,减少地下道路对地上设施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地下道路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水平。在进行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核心区的实际需求,结合交通发展实际情况,系统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同时,还应注重后续运营维护的问题,确保地下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艺.浅析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7):145-146.

[2]金英红,刘皆谊,路姗,等.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蚌埠市、盐城市为例[J].价值工程,2021(10):261-262.

[3]阮东俊,童本勤.城市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0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