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生命之花——小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3

绽放生命之花——小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研究

杨徽

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  邮编:510000

摘要:生命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人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生命的认知和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小学生命教育更是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环境,谈谈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 生命 小学生

近年来,社会中报道了不少关于自杀、自残、霸凌等事件,且这些事件参与者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这些社会性事件,使得生命教育这一主题成为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小学是儿童自我意识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信息技术的发达、社会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密切,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始受到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从诞生的角度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感恩父母,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在教学中,以班会课、心理课为主阵地,通过学科融合渗透生命教育,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是一个广泛概念,人的生命具有两重性质,一重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一重是精神层面的。人生命的生物性是一种生理上的属性,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拥有肉体生命,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精神性是区分人与其他生灵的意识活动以及高于生物性的精神境界。换言之,生物性是人生命的基础,精神性是人生命的灵魂。生命教育指向人生命的生物性内涵和精神性内涵的统一。

生命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人生命本身的关注,从个人与他人的生命,引申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综合性教育,它不仅包含对生命的关注,又包括对人生存能力、彰显生命价值的关注。总而言之,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教育,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使人认识到世界,感受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幸福感。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生命教育应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主题。对小学生实行生命教育不只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或一项主题活动,而是要有意识地挖掘现有的课程和活动中的生命教育内涵,激活这些原来就蕴藏在学科教育和主题活动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教育孩子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感受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经历着感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小学儿童的注意力也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向发展,一些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更在意精神层面的满足。家庭环境、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面对外界的种种影响和诱惑,容易使他们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造成生理上的、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引发极端的心理问题,造成行为失控的现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生命教育是营造幸福家庭的有力保障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待中降临的,他们的成长也注入了父母、长辈的心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影响,现代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也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将孩子快乐成长放在首位。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能成为家庭成员团结友爱的纽带,给家庭带来幸福。而我们也目睹孩子不良的身心状态,特别是自残、死亡等极端情况,对一个家庭带来的沉痛打击。因此,加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是在教会孩子感恩父母,珍惜生命,保护自我也是在回报父母,营造幸福家庭。

(三)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人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儒家思想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马克思也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只有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才能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爱社会、爱祖国的人,首先要是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这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了解生命的诞生与成长

生命之所以是宝贵的,在于生命孕育、成长的过程实属不易。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其中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如小草、动物诞生的过程,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的过程。珍爱生命首先要知道生命的宝贵之处,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生命,特别是人的成长,父母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在他人的期待和美好祝愿中诞生成长的,从名字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了解生命的孕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父母的意识,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活出精彩也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二)正视自己、悦纳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面对自己的失误无所适从,遇到困难容易否定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生命教育同样也要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更好地接纳自我。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也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因此,我们首先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树立自信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苦恼。认清自己,才能理顺生活。柏拉图说:“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在这世界上,我们首先要好好认识的人,是自己。活得明白的人,往往会在经历中了解自己,在反省中认识自己。“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要阅事、阅人,也要阅己,更要悦纳自己。

(三)直面挫折,发现美好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波折,有的学生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会陷入负面情绪,觉得人生无望。这也告诉我们,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给予孩子的物质关怀也是越来越多,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家人的过度关爱甚至是溺爱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孩子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让学生认识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能力。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从美好的小事情上汲取能量,强大内心。

(四)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学会珍惜生命,更要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前提。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要将生命安全教育摆在首位,防溺水、防火用电、交通安全等最基本的知识必不可少。急救电话、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也是需要加强。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安全知识,才能够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和灾害。

四、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生命专题教育

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课、班会课,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命专题活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将生命教育作为班会课、心理课的重要内容。善于借助社会事件和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级出现的典型事作为切入口,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研究,强化生命意识。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法制教育进校园”“青春期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游园会”等一系列的节目进行多样、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动。

(二)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重视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加强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以人为本”将育人这一目标放在重要位置。班会课、心理课虽然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内容很广泛,可以涉及到学校很多学科课程领域。例如,在科学课上,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诞生、认识身体的组成、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其他生命相关的知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健康生活,做更好的自己;体育课更是通过运动直接地使学生感受到拥有健康身体的重要,强健学生体魄,教会学生保护生命安全的急救措施。这些课程的生命教育元素是显性的。还有一些课程存在隐性的生命教育元素。语文课程以文化人,许多内容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古诗中有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文章里有个人与家国的命运联系;音乐课以欢快的歌曲带给学生快乐,此外,唱歌也是发泄情绪,舒缓压力的一个好办法;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能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教师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提高生命教育意识,充分挖掘教材、学科内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度的进行生命教育。

(三)日常生活与班级管理中加强生命教育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命安全危机无处不在。小到同学之间发生肢体碰撞,大到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疾病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学生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日常生活和管理。学校要时刻教育学生提高生命安全意识,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内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加强安全宣传。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如消防安全演练、火灾安全演练,让学生意识到危险问题随时在身边发生,促使学生形成保护生命、优化生命的自我意识。还要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留意孩子情绪,特别是高年级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总之,生命教育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更好地生活,对于家庭、社会而言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既要结合各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要注意各学科、各种活动的性质。通过生命安全知识和生命教育活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倪胜利,李萍萍.德育视野下的小学生命教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1(02):1-3.

[2]郝丽霞.小学生命教育有效开展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4):6-7. 

[3]王海宁.协同育人视域下小学生命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3(1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