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可一味地实施联机讲解、机房教学模式,而需要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确保学生在学习很多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信息素养,即可以更进一步地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从而为培养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素养;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当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开设,为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打下基础。不过,网络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1 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技术》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意识。所谓的信息意识即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这属于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二是信息科技常识。所谓的信息科技常识即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能够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用意领域、发展历程等。三是信息能力。所谓的信息能力即学生采集、处理、传输、加工信息的基本能力,当然还涵盖自主评价信息系统的能力。
2 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
现阶段,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广泛,软件创新、科研、系统开发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对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信息获取、筛选加工、传递表达、思想沟通、合作交流等环节都需要形成正确的评价。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学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时期,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教学价值:一是满足社会用人需要。信息技术为生活提供了便利,在多个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用人标准之一。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用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围绕基础信息知识、实践操作展开,信息素养是学生在信息加工、管理、交流、评价环节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与信息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相分割,便失去教学意义。因此,积极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3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3.1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信息能力培养
小学作为教育历程的最基础阶段,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亦是相关技能与知识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的体现,在于能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和检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编辑与上网能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生成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这就决定了只有寓教于乐,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练习打字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打字手法的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对键盘的布局要非常熟悉。小学生刚接触键盘,对于打字要领和手法都不熟悉,练习起来难度较大。并且,单纯的打字练习是枯燥无味的,往往学生练着练着就感觉没意思了,也就不愿意再练了,这样导致教学效果就差很多。而利用游戏类的教学软件让学生练习打字,比如金山打字通,学生兴趣高涨,也能很快的掌握打字的要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提升课程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参考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的成绩,忽视其他学科的教学价值,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但是具体教学中经常出现信息技术课被挤占现象,特别是期中考、期末考前期,数学教师、语文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巩固、总结考试重点、难点。另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随之下降,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事实上,信息技术是新兴的学科,对其他学科和学生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制度规定,明确指出课程教学标准,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座谈会,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强制性政策法规提高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才能确保信息素养落实到教学各环节中。
3.3 以兴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
可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属于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启蒙阶段或起点。教师应要求学生懂得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和检索,懂得编辑文字、输入文字、浏览网页等,这都属于基本的信息素养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在信息整合中的价值,明确信息技术服务于自身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这都属于小学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开展,确保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输入信息时,能够应用《金山打字通》的打字游戏,学生能够在玩游戏过程中录入信息,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指法。再例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复制时,可以先输入一名同学的名字:“李晓辉”,然后让学生留意,教师只是动力几下鼠标,然后屏幕上便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字“李晓辉”,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被瞬间吸引。如此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生在网络信息世界中尤为精准和迅速地搜索其需要的信息,这是有着较高信息素养的表现。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灵活变化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懂得精准和迅速地检索信息,让学生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
3.4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讲、学、考为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导致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方法、情感价值、实践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文化课式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课前环节,利用微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教学背景,让学生感受动态的教学场景;课中环节,借鉴“项目确立—计划拟订—活动探究—作品生成—成果评价”项目式教学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信息素养;课后环节,教师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设置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作业。总之,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加深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习惯、结合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以兴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以及创新能力,以及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谢槟.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58-61.
[2]宋慧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甘肃教育研究,2022,No.15(07):58-60.
[3]王佳.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旨趣浅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No.483(2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