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贝比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中成药是由传统的中药材经过熬制加工转变而来的,对于患者来说,中成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熬制中药的繁琐流程,同时药效也得到了保障。但是目前中成药的药物质量控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制药企业,没有严格按照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进行药物的制作,这样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成药基本药物质量标准与控制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成药;质量标准;控制分析
前言:从生产用药流程角度出发,中成药应用不合理问题主要分布于药物生产、加工等环节,进一步加强中成药安全管理,推动中成药安全质量标准的有效完善,才能够真正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中成药。目前,中成药安全风险控制仍然存在发展困境,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中成药安全风险控制的落实效果,这样才能够为中成药安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中成药标准的特殊性
中成药区别于化学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成分的非单一性,即由多种成分组成,不像化学药那样由结构清晰、成分单一的化合物组成。而实际成分的非单一性只是中成药区别于化学药的表象,其内在源于其成分的不可控性,进而产生成分定量甚至定性的困难。当多种中药放在一起熬制时,其中的化学反应是不可控的,也有一些反应是我们没有办法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复杂的成分,还包括一些难以确定的有效成分,就使得中成药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仅仅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作为基本衡量依据的药品检验结论从理论上在判断药品是否合格上缺乏可靠性,甚至有可能被检验报告的结论所欺骗、蒙蔽。中成药标准中处方和制法是其必须项目。由于标准中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只能有限地对中成药质量进行判断,所以必须从生产工艺方面来加以弥补。因此,在标准中对制法做出规定是必要的。
2.现有中成药标准的局限性
近些年,对于中成药的质量管控一直都没有完全统一及确定的标准,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还是靠经验鉴别和靠社会道德约束的层面。自古有云:"丸、散、膏、丹,神仙难辩"。虽然中药标准化工作一直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由于中成药本身的特点,中成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种唯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倾向的药品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此外,还存在标准中的检测项目缺乏专属性的问题。目前,在中成药的国家药品标准中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的成分鉴别,即使部分药品标准有相应的成分鉴别项目,但其设置的具体成分鉴定的项目数量一般极少能超过五个以上,较多的仍是不专属的理化指标鉴别。由于有效成分不清,在制定检测项目时便出现了指标成分,并且指标成分的选取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这样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并不是有效成分,仅是指标成分而且含量偏少,对质量控制的作用有限。中成药国家药品标准无专属性的成分鉴别,若单独以鉴定样品是否含有规定成分作为判定假药的唯一依据,这样只会为非法分子假冒不需进行成分鉴别的药品提供有利的空间,而不利于保障人体的用药安全。例如,使用皮革下脚料生产出来的"阿胶"理论上必然构成劣药。但是,由于劣质原料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也许并不低而出现检验结果为合格药品的情形,这种局限性显然容易被企业道德缺失的厂商利用。另外,中成药检验技术还难以面对纷繁复杂的中成药原料。原料种类繁多且难以辨认清楚,常见的有:一药多基源,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产地的道地与非道地,采收时期是否准确,炮制是否得法,用药部位的准确选用与否,非药用部分是否超标,是否人为掺假等等。以目前的原料鉴定检验技术,依据中成药标准对中成药进行检验无法全面对原料是否符合药用要求进行确切的证明,故难以做出科学的质量评价。
3中成药药物质量控制的现状
3.1检测项目覆盖范围较小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正在不断的优化和进步,但是受到客观工作环境的影响,加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我国目前开展的各类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水平不高。同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中成药的工业化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除了一些具备成熟技术条件的现代化工厂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集约化生产和更严格的质量监管之外,一些个体小作坊中成药生产厂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对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能够起到较好的管理和监控作用,但是对个体小作坊的监控管理作用仍然不足,这就导致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未能真正覆盖整个社会。中成药从原材料进行加工到最后形成的成品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这就使得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方面存在分部门和分阶段监管的问题,导致不同部门和不同阶段的监管工作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对于整个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2技术更新速度慢,设备落后
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部分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相关设备进行了有效的升级和换代,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水平上来讲,工作中所使用的各项技术和设施设备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部分省市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的设备并不能满足中成药安全检测的各项要求。同时省级、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中成药安全监测能力和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少地区实验室的理化设备配置达标率达不到平均水平,而且许多地区的理化设备落后于现代中成药安全检测的需求,无法顺利完成新时期中成药安全问题中涉及的各种因素的检验工作,需要尽快对这些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但是,由于资金不充足的原因,导致许多实验室无法进行新设备的购置,只能继续沿用陈旧的设备对中成药进行检测,最终也会导致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甚至有可能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3.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技术缺乏的严重问题,这就导致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许多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机构由于未能引入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在进行中成药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并不能对中成药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能够完成的项目种类不足1/3。除此之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稀少,因此不少市级和县级的监测机构只能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基础的中成药监测工作,对于一些食物中毒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鉴定,也不能对食源性疾病进行有效的分析,这就使得市场中的中成药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也容易导致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模式流于形式,不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3.4采样方法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在进行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更加优化的样品采集方法,相关数据采集的能力仍然需要提升,一般是通过采点增加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样品的获取效率和质量,从而使采集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针对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相对有限,加上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成药分布零散的问题,因此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样本量实现有效的统计学计算,不仅会进一步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进一步增加了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的难度。
3.5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差
我国针对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之中,因此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提升,相关分析手段和评估手段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同时,如何将数据分析结果实现有效的利用仍然是现阶段监测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6监测失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职责与权限仍然存在不清晰的现象,这就导致失职责任追究制度仍然没有得到良好的建立,在发现中成药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很难具体追究到某一个部门或某个负责人。此外,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现有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并没有形成相互独立的状态,也没有形成互补的结合模式,这就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在出现问题时有可能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同时也可能存在多头监管的不良局面,不利于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解决中成药标准的建议
4.1正确认识中成药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中成药工业的日益发展,中成药的安全性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强中成药检验检测对提高中成药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通过检验检测提高中成药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中成药检测能力确保中成药的安全性。本文针对目前的中成药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确进一步保证中成药安全。中成药中添加违禁化学物质等制造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也正是利用中成药成分多而检测项目偏少的漏洞为非作歹的。"糖脂宁胶囊"假药事件暴露了在中成药里添加化学药的行业"潜规则"。中成药标准提高是近期我国药品标准提升工作的重点。在一定意义上,国家药品标准是有限标准,有前提的标准,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将是长期的,只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发展中逐步予以提升。中成药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制定科学有效的药品标准,开展全面质量控制,从而提高中成药检验技术,提高企业道德水平,这将是破解标准危机的必要途径。
4.2严格监控中成药生产工艺
制法(生产工艺)是中成药药品标准的特点,中成药要准确地评价药品质量,应该结合药品检验结果、生产工艺、GAP、GMP等规范执行情况的评价,才可能综合得出药品质量的正确结论。在原料选择上严格把关,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拟增加原料药的优劣、等级等内容,不应以所含化学成分作为单一的检测标准,对中药制剂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也应当直接在药品标准中加以体现。
4.3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的思路
严防添加中成药类似功效的化学成分,建议在部分中成药标准中增加违禁或同类治疗功效的化学成分的检测项目。在使用中成药时需以中医辨证理念为核心,在掌握患者病情的前提条件下对症下药,然而当前临床中仍缺乏对中医治疗相关知识熟练了解的医师,因此药性错用、用药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且中成药应用时一旦配伍不当,或是中西药混用则会对药物吸收及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甚至会生成有毒化合物,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中成药配伍形式主要包括中成药和中成药配药,增强药效;中成药和汤剂配伍,缺点互补,加强药效;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中西医结合,提升临床疗效。中成药剂量通常包括下述3种类型,以成药为准对汤剂进行等比例换算;结合剂型用药习惯确认剂量;根据中成药相关药效学研究理论确认服用剂量。在中成药使用中,药物剂量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内容,各类药物之间均存在相关的量效关系,然而当前关于此类的研究仍有待完善,且中药治疗窗相对较大,因此难以确认最佳用量。为了合理应用中成药,医师在开具处方时需严格遵循相关资料和说明书确认剂量,严禁随意增减或是更改用药周期。药品质量是确保中成药疗效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强化源头管理,对中成药原料饮片、药材、产地、栽培条件等环节严格控制,依照中成药相关炮制程序生产制剂,确保加工和保存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在中成药上市前需遵循相关审批规定,对处方进行标准化审批,明确药物剂型、成分含量、药物稳定性等内容,以此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在对中成药进行归类时需充分考虑药物到期时间,并配备经过考核的专业药师,根据处方严格给药,实现中成药规范化管理。
5.加强中成药基本药物质量控制的措施
5.1加强药品说明书的使用
药品说明书作为明确药物使用规范的基础文件,需包括有效性数据、药物安全性等相关内容,为医师开具处方提供直接依据。然而中成药普遍缺乏精确的药动学数据、药代分析、特殊人群用药补充、联合用药禁忌等内容,这就给临床规范用药带来了严重隐患。另一方面药物生产批号管理也是中成药规范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针对相同批次药品而言,必须严格确认来源一致性,从而减少因不同制药时间、不同批次药材等因素所产生的误差。同时通过设立中成药说明书标本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药物说明书,但切忌照搬西药说明书项目,在具体设立过程中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理念;针对药性升降、冷热等内容作出详述,对不符合规定的说明书限时修改,规范用药管理。
5.2加强中成药安全检测
提高中成药企业自我检测的水平,强化中成药安全的智力支持。发达国家中成药安全检验检测能够充分发挥中成药生产企业自主进行检验检测的作用,作为中成药行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力量,从源头上保证中成药的安全。在检验的过程中,一旦不合格不准上市,一定要及时向企业开展相关培训,改进生产工艺,否则将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中成药加工企业一定要把好进原辅材料的关口,采取预防和改进的有效方法,增强中成药的品质。同时,各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传播正确的知识来提高群众素质,让中成药安全知识进课堂,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5.3建立完善的中成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成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增加检验检测投入,完善农村中成药检验检测网络。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并不断健全中成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应急机制中每个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可以有效避免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的情况,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加强中成药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对任何违法行为一定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大对中成药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投入,落实设施、仪器等各项经费,改善基层检测机构的各项设施;加强对信息员的管理,互相监督,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人们能够服用安全的中成药。
6.结语
综上所述,中成药质量标准控制工作是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中成药安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有效的方式提升中成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清开灵及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90例分析[J].杨帆;高天;何燕;杨阳;郭雪梅;谢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1)
[2] 关于用标准化法制定地区基本药物目录的探讨[J].王明奇;高建民;闫菊娥;嵇丽红.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