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精神卫生中心 竹山县精神病医院 4422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及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精神疾病患者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精神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病情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采用。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科;临床治疗
引言
精神疾病是指患者在社会环境、心理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使得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者性格突变、行为诡异、感觉异常、记忆障碍,严重精神分裂患者也出现毁物伤人临床中多应用药物干预、心理辅导和其他支持性措施。本文使用对照分析法研究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1例、19例,其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41.2±2.3)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0例、20例,其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41.4±2.5)岁。在60例患者中,双相障碍25例、复发性抑郁症13例、精神分裂症13例、复发性躁狂症9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对数据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经过患者监护人同意;病例资料符合医院医学伦理管理委员会要求。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研究中途退出者;监护人和本人不配合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性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对应的药物。以兴奋、幻觉、妄想等为主症,药物选择奥氮平,每次口服5—20mg,频率为1天1次,连续服用2月;以抑郁为主症,药物选择西酞普兰片,每次口服20mg—40mg,频率为1天1次,连续服用14天;若出现明显的焦虑,合并劳拉西泮0.5mg1mg,必要时服用,连续服用14天。
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具体如下。①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同情,以耐心和巧妙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引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轻松,并以科学的态度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不断引导患者放弃非理性理念,接受科学治疗;②支持性治疗: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与其交流,保持态度的和蔼亲切,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全面、深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针对患者具体症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诉求,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抵抗治疗等消极情绪,针对病情提供建设性意见,告知患者如何控制好情绪。③加强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培养,及时发现其负性及非理性认知,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其认知,建立正确认知,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恢复。④采取模糊的语言,借助催眠技术,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促发患者形成乐观的心理模式,并加强与家属间的沟通,改变家属对精神疾病的不良认识,使家属能够理解患者,加强对患者的爱护。
1.3观察指标
①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②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出院后追踪1年,观察疾病复发情况。
1.4数据统计分析
对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行统计分析,软件选择spss23.0,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为计数资料,行检验,检验P值小于0.05,对比有统计意义。
2.实验结果
2.1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精神患者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精神患者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对比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积极因素评分 | 消极因素评分 | 积极因素评分 | 消极因素评分 | ||
实验组 | 30 | 36.34±5.11 | 50.35±6.32 | 46.10±5.73 | 26.06±6.38 |
对照组 | 30 | 36.39±5.10 | 50.31±6.35 | 40.88±5.09 | 36.82±6.87 |
t值 | 0.04 | 0.02 | 3.73 | 6.29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对比
实验组精神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病情复发率分别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3.33%,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如表2所示。
表2治疗依从率、病情复发率对比
组别 | 治疗依从率 | 病情复发率 |
实验组(N=30) | 29(96.67%) | 0(0.00%) |
对照组(N=30) | 23(76.67%) | 4(13.33%) |
P值 | <0.05 | <0.05 |
值 | 5.19 | 4.29 |
3.讨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欲望随着见识的增长也逐渐膨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给自己设置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但是长期的精神压力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引发心理和精神问题。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有15%左右的患者选择自杀,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还有人因为经历过挫折或者伤害,导致性格偏激、暴躁易怒,容易攻击他人;也有人经历悲痛而心生恐惧,不愿与外界接触,性格孤僻、少言等。
精神类疾病在临床中属较为复杂的疾病类型,患者发病原因多样且病情变化较大,依从性和配合度的不佳加大了治疗以及护理难度。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有先天、后天两种,发病症状主要为语言行为异常、性格改变,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者还会出现伤人、自残、自杀倾向,给患者以及家属带来极大心理负担。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支持性治疗方法。经过长期临床护理实践得到以下结论,即在精神科收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在药物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增加患者乐观积极人生态度。心理治疗全过程中,应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促使其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到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制定针对性心理教育方案,增加患者心理抵抗能力,建立疾病痊愈信心。经过长时间心理治疗后,患者精神疾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语言异常、行为异常发生例数降低,患者治疗依从度提升。护理人员进行了NOSIE评分,结果表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治疗护理方案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以 60 例精神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精神疾病患者积极因素评分显著提高,消极因素评分明显降低,治疗依从率为 96.67%,高于常规治疗的 76.67%,病情复发率为 0.00%,低于常规治疗的 13.33%,综上所述,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林森.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3):84-86.
[2]陈斯琴,鲁金韵,王彩琴,何佳丽,廖艳馨.精神科病区心理护理管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03):164-166+169.
[3]祁云云,邵家瑞,王梦婷.探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1,16(16):50-51+83.
[4]桂文进.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3):102-104.
[5]徐晓宏.精神疾病康复教育及有效的护理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239.
[6]赵子洲,赵丹丹.心理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7(06):49.
作者简介:殷勇 1971-11 男 湖北、竹山 汉 本科 临床医生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精神卫生中心 竹山县精神病医院 研究方向: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心理疾病及心身疾病治疗。
姚永敏 1971-03 男 湖北、竹山 汉 本科 临床医生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精神卫生中心 竹山县精神病医院 研究方向: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心理疾病及心身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