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中风病病机梳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隋唐以前中风病病机梳理

胡云峰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中医学院,达州 635000)

【摘要】目前中风病病机复杂多样,需要更高层次的辨证思想指导。通过梳理隋唐以前中医古代文献的中风病论述,对中风的病机进行再梳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讨适宜的辨证思路。

关键词:中风病;病机;辨证

Sui and Tang Dynasty before stroke disease mechanism combing

HU Yunfeng

( Da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zhou 635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 is complex and perse, which requires a higher level of dialectical guidance. By combing the discussion of stroke disease in ancient tex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 is re-sorted out,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appropriate dialectical ideas are explored.

Keywords: apoplexy;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今之中风病早在二千年前已有完整的论治,但当时不是以“中风”一词命名该疾病。“中风”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当时医家们普遍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所致病者众,故以中风为病因概括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外感病、疠风、一些妇科病、各种皮肤病以及中风病。《黄帝内经∙素问》[1]言风者善行而数变。其致病各随其虚实而变幻莫测,故论治也各不相同。金元以降,内风立论辨治中风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到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当时一些医家在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下开始强调内风立论,上世纪50年代左右,内风立论占据教材。但在中风病发病率日易下降的国际形势下[1],我国的中风病仍然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今再梳理中风病源流,探究其历史演变,详细论述外风、内风历史演变,以期中风病辨证论治精准。

1汉唐

1.1

《素问∙风论》:“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当时医家们认为风邪中人,变生百疾,可为外感,可为皮肤病,可为传染病,可为脑卒中。在《素问》、《灵枢》中多次论述中风病,但多以偏枯、痱、厥命名。如《灵枢∙热病篇》[2]:“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灵枢∙热病篇》:“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其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当时医家们何以用“偏枯”“痱”等词命名中风病,其原因可从孙思邈的书中窥得一二。《备急千金要方》[3]:“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从孙思邈的论述中可知,在西汉以前,医家们把中风病大致分为四种,即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其前三种与现代之脑卒中基本吻合,第四种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与类风湿疾病。

在四川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汉墓医简《六十病方》:“卌一治风偏清之方,”有“风偏清”这一病名,和中浚等[4]考证,不论从病名还是从临床治疗时用的方剂,可获悉“风偏清”即风邪所导致的半侧或局部的肢体不遂且自觉骨节寒冷的病症。说明当时已有医家以致病原因“风”以及发病之后的自觉症状“骨节寒冷”来命名此病。此时已开始以风来命名疾病,但因此时期的文献传世较少,且多为竹简,清理工作复杂,尚未问世。

至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5]:“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由此可见,致迟在东汉末年,医家们已开始用“中风”命名此病。并且已经从症状上对中风病与风痹进行鉴别,以期对疾病治疗的最佳。

疾病命名上,汉以及汉以前的医家们基本称此病为“风病”。到东汉末年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中风”一词有二指,一指外感之中风,一指现代脑卒中。从疾病的命名上可以看出,汉以前医家认为此病病因为风邪中人,即金元后世所称的外风。

1.2魏晋南北朝

东晋的葛稚川在其《肘后备急方》中多次论述中风病,如《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6]:“若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昧不知人者。”以及《治卒风喑不得语方第二十》:“治中风不语,喉中如拽锯声,口中涎沫。”他在书中的论述都是起病较急,症状较详细,有肢体的不用,言语的失用,有神志昏迷等。其称述“治中风诸急”“中风瘫”“中风不语”,可见其医术仍是承汉而下,医有其宗。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现存保存医经最完整且最接近真正的《黄帝内经》的书籍[3]。玄晏先生以《素问》、《九卷》、《黄帝明堂经》三部为底稿,论其精要,撰为《针灸甲乙经》,故其医理上承《内经》,下启众医,书中有关中风病的论述与《内经》一致。

南北朝时期的《小品方∙治中风喑癔不随痛肿诸方》[7]:“中风方: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以及“治中风不语方”等论述。《后汉书∙袁宏传》:“遂称风疾,喑不能言。”喑,哑也,不能说话。说明陈延之论述了中风病的一系列症状如肢体不随、口眼歪斜、失语等,说明他也认为此病本于风邪中人。

1.3隋唐

隋朝太医巢元方等丰诏所作的《诸病源候论》详细列举了当时有关“风”的疾病,并且对于风致偏枯一类疾病的病因论述较为详细。《诸病源候论∙中风候》[8]:“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开篇即交代了中风的病因为风气中于人。接下来又详细论述了风癔、风舌强不得语、风痱、风偏枯、风半身不随等。说明隋朝官典医家们都认为此病为风气中人而发诸疾。

至唐朝时期,孙思邈在医学上是集大成者,其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9]中对中风病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都有详细的论述,如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孙思邈的医学思想承前而下,并且根据自身临床经验进行丰富的论述,如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穴灸之。并且交代了唐朝时期医家们治疗中风病的方法是唐以前已经较为成形的治疗体系,孙思邈称其为古法,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孙思邈在其年老时编著的《千金翼方》[10]中对中风病的认识则更加深刻,如“人不能用心谨慎,遂得风病,半身不遂,言语不正,庶事皆废,此为猥退病,得者不出十年。…凡初得四肢不收,心神昏目,眼不识人,言不退场门,凡中风多由热起。”不但详细论述了中风病会出现肢体不用,言语不利等症状,而且还因其疾病特点称其为“猥退病”,甚至总结出中风病十年内的死亡率较高。说明孙思邈在中风病的认识上与前代医家一致,都认为是风中于人。

《外台秘要》一书为集唐以前经方之大作,因王焘并不是医家,所以其书中所记是作方者或存方者的医学思想,但仍可看出当时名医都认为中风病是风中于人而发。《外台秘要∙卒中风方七首》[11]:“崔氏:小续命汤,疗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出《小品方》。”并且王焘还在后面论述到“余昔任户部员外,忽婴风疹,便服此汤,三年之中,凡得四十六剂,风疾迄今不发。余曾任殿中少盐,以此状说向名医,咸云此方为诸汤之最要。”由此可见,小续命汤当为医家们常用之效方,不仅以小续命汤治疗风疾之皮肤病,而且用其治疗卒中风、脚气等,并且大家一致认为小续命汤为汤中之要方,与孙思邈所称此为古法互为佐证。

2.讨论

从宋前的文献资料整理中可以看出,对于中风病,宋前的医者不但大多以外风立论,且疗效较好,这对我们当今的临床界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可以回避的问题。随着回归经典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医者开始深研经典,开始重视中风的外风立论,开始学习宋前的古医者们,运用古法续命类进行临床治疗。但是,不论何种理论,总之要在“辨证”的章法之下进行论治,才能不逾距。

参考文献

[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4]和中浚,杨华森,赵怀舟,等.论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的“鼠”与“风偏清”[J].中医药文化,2017,12(6):4-7.

[5]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7]高文柱.小品方辑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8]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10]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1]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参考文献找出来

[2]找到卒中指南引用一下

[3]正常是要有文献支撑的,不是你随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