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 乌海市第十八中学 016030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知识点,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产生,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更多地形地貌的特征,开阔学生的眼界。但地理知识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看图能力,才能记住更多地形、地势的特征,了解更多地理相关的知识。现代教育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传统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象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化地描述了各种地理知识的原理。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现代教育的应用措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1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更多地理知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其次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措施,让学生更好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一些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忽视了学科的育人作用,一味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流于表面,并未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地理知识较为繁杂,固化、单一的讲授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学习氛围不理想,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提问环节为学生预留的思考时间较短,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固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
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对策
2.1 课堂导入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气象问题、自然问题设置在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软件内,或者播放一小段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向学生提问现象产生的原因,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背后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讲解“海拔与气温的递降关系”,学生只单纯掌握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的知识。如果在信息中用动画演示:有一人爬山,旁边配气温图,随着该人攀爬的海拔升高,气温图上的度数同时降低,这比教师单纯口头讲解形象深刻得多。又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天气与不常见的天气放入课件中,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些天气类型都是什么?北方学生对台风天气是不常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可以加深对台风天气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南方对北方的沙尘暴、霜冻等气象较为陌生,教学时可以讲述这类天气。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陌生的事物都有一种探索的心理,所以在教学导入时可以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特征,进行导入教学。例如,在导入的过程中将生活中不常见的天气符号与符号对应的天气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猜想气象符号分别对应哪种天气类型,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对天气的思考中。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天气类型?这些天气类型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积极发言,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正式导入天气教学的内容。
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内容——优化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形象性较强的感性内容,又有思辨性较强的理性内容,而后者则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如果此时我们还依旧以口头讲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就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不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可以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难点内容,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
例如,以《海陆的变迁》这节中的“大陆漂移说”为例,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先是向学生播放了事先制作好的flash动画,以便让学生对“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和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待视频播放完毕,我又将教材中的插图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并向学生问道:“按理说生活在热带的海牛和不会飞的鸵鸟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可是为什么它们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而且为何相距遥远的非洲和南美洲会有类似的古老地层?”最后,我再次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来演示了全球海陆的变化,以深化学生对“大陆漂移说”的理解。如此便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得更具生动化和形象化,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2.3 扩充资源
网络犹如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人们在其中能够搜集到各种所需要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其拓宽文化视野,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
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世界上语言的分布以及各个国家所信仰的宗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抛出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为汉语,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语言种类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语言。教师整合学生的回答,并利用板书记录—世界主要的语言为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为帮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搜集资源并呈现数据,世界上目前所存在的语言达5000多种,而部分语言已经消失,在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学生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数据,坚定传承汉语、推广普通话的信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持续输出呈现宗教对比表格,表格中详细记录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产生地区、分布地区以及典型建筑,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宏伟、华丽的建筑群组,感受不同宗教的文化特色。在本堂课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学内容,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帮助学生了解多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化自信。
2.4 合作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还有一些和地理有关的社会实践作业就是需要这种合作学习小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平台给出福建地区降水量的统计数据、河流的洪峰数据,让学生利用社交软件(微信或者QQ)建立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并以文件或者短消息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汇总交给教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正向作用,为学生构建高效且富有趣味化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其今后步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唯能.初中地理翻转课堂实践与实施策略——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为例[J].地理教学,2017(08):40-42.
[2]刘新安.浅谈初中地理微课教学[J].新课程(中),2016(07):106.
[3]窦静.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4(0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