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途径分析

李健

42280119700617061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低,加之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让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保护我们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其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是防控水污染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为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需要加强相关质控管理,以确保监测工作更规范科学,获取的数据更精准、全面。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途径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中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重点工程。但由于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并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数据偏差问题,影响水环境监测的结果。因此,建立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机制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

1水环境监测概述

(1)水环境概念。水环境从广义上理解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形成、分布及转化所处的空间范围 ;狭义中的水环境则涉及人们生存空间或者可对人类带来直接或间接性影响人们生活的水资源,它是基于各类水资源综合而成的总和。水环境是由地表水环境与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地表水环境可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 ;而地下水环境则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环境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类存活的基础。如果水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那么,所涉及的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将受到威胁与挑战。而关于水环境污染与破坏,现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则是按照水的循环规律(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水的质和量以及水体中影响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所进行的统一的定时或随时监测。水环境监测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目标区域内的水资源质量进行监测,由监测结果所得出的数值与标准数值之间进行对比,所到误差值是否趋于合理范围,如果处于合理范围内,则说明水环境质量达标 ;反之,则需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下一步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科学治理。又因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水污染中的监测对象大部分是以未受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为主,所以在监测项目上通常也要根据不同种类进行区分,一种是关于水污染的各项指标,诸如:温度、色度、浊度、pH 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种则是有毒物质,如苯酚、氰化物、铅、铬、镉、汞、镍和有机农药、苯并芘等。此外,还可对水的流速和流量进行监测。

2水环境监测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水环境现状来看,由于我国 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且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水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监测作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对于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监测项目不能全面反映水环境状况。水环境监测依据来自国家制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中规定的监测项目和上下限值是水环境监测的依据。目前水环境监测一般采用常规理化指标监测,评价水环境质量及水污染状况,并没有将对环境和人体有极大伤害的有机类污染物作为监测重点进行常规化监测,如有机物污染主要采用BOD、COD等综合指标监测。水环境监测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出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状况;其二,先进的监测技术、设备的应用存在滞后性。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水环境监测技术面临不断改革。部分地区原有的水环境监测设备老旧落后,无法与现今水环境监测活动相适配。同时,受制于监测方法标准、监测技术规范更新的滞后性,目前仍无法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将国内外先进的水质监测制度及技术应用于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环境监测体系的更新发展;其三,水环境监测能力有待加强。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水环境监测能力还存在一定短板。目前,我国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水质指标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93项水质指标全分析能力的实验室相对较少,而且多数实验室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环境监测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重点水质指标还没有探索研究出快速准确的监测方法,导致不能快速监测当前水质。

3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水平的对策

3.1完善相关监测规范与标准

在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标准前,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我国当前国情,结合实际需求来充分考虑,要以经济最优、实用性最强为原则尽量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规范标准的科学性。此外,有关职能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区各类企业的排污监测,发现违规排污的应给予专项处罚。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已排放的水域水质进行取样监测,以便切实掌握水质情况。一般来说,常规检查属于水环境监测最主要的工作形式,工作人员需前往监测点进行监测,并注意改善相关设备的工作性能,促使监测方式逐步自动化,提升监测效率与监测质量。

3.2重视对整个监测过程的管控

水资源环境监测工作的程序极其繁琐复杂,各项操作流程中都有不少需要留意的地方。为此,要重视对整个监测过程的质量管控。第一,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必须分清楚不同的水样,并采取分类包装措施,加好相应的保存剂,做好标记。在运送样品时要随时留意样品有无破损,在进入实验室前需做详细的核实,核对样品数量与实际状况;第二,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做好实验室内的清洁工作,并严格按规定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及时对室内清洁、消毒。对实验设备与仪器要定期校准、检定,对发现问题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实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其灵敏性与准确性满足相关监测要求。对全部设备与试剂要予以妥善的保管。通过上述措施加强对整个监测过程的管控,方能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提升对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

3.3提升人员素质

相关部门应该丰富培训内容,运用培训教育引导监测人员认识到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为监测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以此提升监测人员的监测能力。其次,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应针对监测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岗前培训内容。要注意,岗前培训应该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监测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监测人员监测水平。再次,在进行岗位培训时,应该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比如,可以通过笔试考核对理论知识的检测,检查监测人员对基础教育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监测人员在培训时的表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并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之后再对新入职的监测人员进行实践考核,根据监测人员在进行实践考核时的表现进行综合整理评测,将新入职的监测人员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提出和整改,这有利于新入职的监测人员认识监测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升监测人员的监测能力。

结语

从我国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在实际监测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面较传统已有较大进步,但从技术管理与工作流程统一制定方面,全员都要高度树立“质量是生命”的工作理念,进而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杜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探[J].绿色科技,2017,(4):211.

[2] 庞博洋.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8,(8):77.

[3] 王小菊,王仁忠,陈表娟,等.浅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能源环境保护,2019,33(4):49-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