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渠县琅琊镇中心卫生院
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会有反复的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晚上和半夜突然发作或者加重,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或者在治疗后就会消失。而对哮喘病人,通过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护理干预,以确保病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病情的突发和恶化。因此,在确诊为哮喘病人后,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长期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才能减少病情的重复出现,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那么在哮喘患者的实际护理中都需要从哪些角度入手呢?以下就跟随笔者一起了解一下吧!
1、科学展开常规护理
在诊断出支气管哮喘后,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好准备,首先要了解长期的规范护理对控制哮喘疾病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建立起积极的治疗信心。其次,在平时的护理中,病人要积极地学习和理解哮喘先兆,了解哮喘可能发作之前的症状,以便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自身疾病,还需要对哮喘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认识。另外,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让自己的房间保持通风,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尽量不要用羽毛枕头、摆放花卉等物品,以免在灰尘弥漫的环境中引发哮喘。
2、合理进行病情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病人和病人的家人都要了解哮喘发作的前期症状,比如眼睛痒、打喷嚏、鼻咽痒、流涕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前期症状,一定要远离环境中的致敏物质,并准备好相应的治疗药物。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咽部不适、恶心、声音嘶哑、心悸、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确地掌握峰流速计的用法,以达到对病情的客观评价;另外,还要对哮喘的急性发作进行长期的监测和预测,为以后的哮喘发病做好日志,可以更全面、更细致的记载。
3、用药及常规氧疗护理
对于哮喘病人来说,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拟肾上腺素、抗胆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吸入法、皮下注射法、口服或静脉注射法。在这些药物中,吸入疗法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的副作用小,见效快。对于儿童用药,要在喷出药物的同时进行深呼吸,然后闭合呼吸10秒,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在使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时,会引起心跳过速、恶心、血压升高、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等。如果服用茶碱类的药物,会引起胃部不适、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虽然疗效很好,但长期服用也有可能引起二次感染、肥胖等不良反应。
在病情发生时,给予适当的氧气治疗,不仅仅只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病情。这是因为病人在发病后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所以吸入氧可以降低机体的无氧代谢,防止酸中毒的发生。
4、生活护理
哮喘病人平时要注意做好自己的卫生,以免引起哮喘。特别是在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避免与过敏源的接触。在确定了自己的病情后,要对过敏原进行严格的隔离,如果是因为室内灰尘或者螨虫引起的哮喘发作,则要严格保证室内清洁,勤更换晾晒被褥,还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保持空气清新。另外,要避免饲养猫、狗、兔、鸟等毛发较多的小动物。
第二,还要注意情绪的调整和过度劳累等症状。不管是什么疾病,情绪都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包括哮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注意日常营养均衡。哮喘病人在饮食上也有一些禁忌,平时要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厚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萝卜、梨子、丝瓜、枇杷、香蕉等。另外,哮喘病人要多喝水,因为适量的水可以促进毒素的排出,这样可以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不会引发疾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补充钙。这是因为钙有抗过敏的作用,所以多吃一些含钙食物可以预防过敏,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四,要做好适当的运动。有哮喘的人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步行和深呼吸。在散步时,可以适当地停下来,做一个深呼吸,接着继续走,慢慢地呼气。平时也可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先通过鼻子慢慢吸气,再用嘴做口哨式的呼气,具体的运动可以根据节拍进行,尽可能的呼出空气,一次可以练习3-5分钟,每天可以进行10次。
第五个是呼吸系统的保健。在哮喘发病的时候,呼吸道粘膜会出现充血水肿,腺体的分泌也会变得亢奋,这会让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会出现大量的痰液,因为呼吸短促会导致呼吸道的水分流失,使得痰液粘稠,很难咳出,这时候要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促进痰液排出,从而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在临床上,虽然可以通过药物的干预来减轻哮喘的症状,但是很难根治,而且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反复的症状。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气道不可逆的病理变化,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从用药、病症检测、日常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防治,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