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的疗效观察

吕强

健宫医院 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的疗效。方法  收集箱车型瘢痕患者4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微创针刀进行瘢痕皮内剥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进行治疗。全疗程为3次,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瘢痕恢复情况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对照组 80%;治疗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75%。均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微创针刀;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

箱车型瘢痕属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一种较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面颊、额部及胸背部。其形成主要是因为毛囊和皮脂腺感染后炎症累及到了皮肤表层和真皮组织,导致皮肤组织缺损、逐渐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其表面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推荐萎缩性瘢痕(即凹陷性瘢痕)的治疗:首选剥脱性点阵激光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其次选择离子束或铒激光治疗;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非剥脱点阵激光、微针、射频治疗,一些较大的凹陷性瘢痕还可以选择钝针分离、填充或者手术切除2。厢车样瘢痕直径约 1~4mm,深浅不一,深者可达2mm,边缘锐利,内壁垂直走行,底部成近似直角[3]。此类瘢痕单纯运用光电治疗较难在短时间获得满意效果,临床上亦多联合皮下分离等方法。近年来,笔者总结出运用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的方案,在临床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临床资料  观察痤疮箱车型瘢痕患者40例,其中男 27 例,女13 例,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2.4±3.5)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8.2±3.1)年。分组瘢痕均位于面部,具体在颧颊、颞部和下颌部位各有侧重。

1.1.2 分组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中,男 14例,女 6例,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3.5±3.4)岁;对照组中男 13例,女7 例,年龄(28~45)岁,平均(34.3±3.6)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1.1.3 纳入标准1.4   ① 依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符合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诊断特点;② 近半年瘢痕处于非活动期;③ 患者知情并同意治疗; ④ 凝血功能正常。

1.1.4 排除标准1.4  ① 瘢痕体质者;② 精神疾病患者;③ 患有心脑血管病,病情不稳定者;④ 妊娠期妇女;术区皮肤感染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者。

1.1.5 器材  一次性无菌针刀(江苏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 20170062 号)。

1.2 方法

1.2.1  分组

对照组采用微创针刀瘢痕皮内(真皮内,下同)剥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进行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治疗次数均为3次,每次治疗间隔4~6周。

1.2.2  术前准备工作

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介绍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适当体位,常规消毒后使用2ml注射器,顺瘢痕长轴从距瘢痕0.3~0.5cm处进针,针孔(道)层次为瘢痕真皮层,进至瘢痕底部中心(瘢痕较大时,针尖抵至瘢痕近端边缘开始注射,直至瘢痕远端边缘)加压注射0.5%局麻药,使瘢痕表面隆起呈明显皮丘(高于或与毗邻正常皮肤平齐),形成囊袋。所有瘢痕注射完成后,准备针刀剥离。

1.2.3  对照组治疗方法

  待麻醉药起效之后,再次对治疗区域进行消毒;根据患者瘢痕特点选用合适的针刀规格。选取距瘢痕边缘0.3~0.5cm处的正常皮肤为进针点(一般为原麻醉药物注射点),针身垂直于皮肤,针刃与瘢痕短轴平行,按照针刀四步规程进针至皮下,调转针身与皮肤呈15°,针刃朝向瘢痕并抵至瘢痕真皮层,然后进行瘢痕真皮全层横向通透剥离至瘢痕边缘。完成剥离后,用针刃平托瘢痕的剥离面,明确瘢痕表面可平齐甚至高于毗邻正常皮肤的表面。注意勿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及神经。拔出微创针刀,用无菌棉签压迫针眼处止血,术毕。

1.2.4 治疗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针刀瘢痕皮内剥离的基础上,勿取出针刀,调转针刃在瘢痕长轴两侧正常皮肤的真皮组织内切割、剥离,转移适量带蒂真皮组织,填充至瘢痕分离平面之间,使瘢痕表面与毗邻正常皮肤的表面平齐或略高,如一个进针点无法完成填充,可在对侧增加一处进针点,按顺序进行切割、剥离、转移、填充。注意勿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及神经,并避免瘢痕毗邻的正常皮肤出现塌陷等明显形变。拔出微创针刀,用无菌棉签压迫针眼处止血,术毕。

1.2.5 术后护理

对照组与治疗组护理措施一致。术后3日内避免创面沾水及热敷;勿人为将创面痂皮撕脱;定期复诊。

1.2.6 治疗效果判定5

根据经治医生及患者自我评价进行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无效 箱车型瘢痕修复<30%,外观无变化或凹陷程度加重,患者不满意;②有效 30%~60%的箱车型瘢痕得到修复,外观有所改善,患者能接受;③显效 60%以上的箱车型瘢痕修复,外观明显改善,患者满意。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0 版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行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性评价

三次治疗后进行总体有效性的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100%, 优于对照组的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0

16

4

0

100%

对照组

20

9

7

4

80%

2.2 治疗满意度评价

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治疗组患者满意人数为 20 人,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人数为15人,满意度为75%,有明显差异(P < 0.05),见表2。

表 2 两组治疗方法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不满意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0

20

0

100%

对照组

20

15

5

75%

2.3 疗效与不良反应

从有效性及满意度方面观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所有箱车型瘢痕的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箱车型瘢痕在3次治疗后凹陷的形态完全与毗邻正常皮肤平齐。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术后2~3日内所有患者均自觉术区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治疗组部分患者肿痛稍明显,但均可耐受。治疗结束后一个月,两组均未因治疗遗留红斑及色素沉着斑。

3 讨论

箱车型瘢痕是痤疮凹陷性瘢痕的常见类型,治疗以改变凹陷形态为目标,所以瘢痕的表面抬升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针刀治疗是一种微创术,无明显切口,治疗后无需缝合,能够以较小的损伤在瘢痕真皮内进行剥离、切割、转移、填充等操作。

针对箱车型瘢痕的特点,运用针刀在瘢痕的真皮层内进行松解、剥离,使剥离的真皮层形成囊袋。治疗性创伤导致囊袋充血,将囊袋初步隆起,另外创伤也触发了局部组织修复机制,使真皮胶原增生及组织重塑,从而使皮肤逐渐抬升,达到修复箱车型瘢痕的作用1。治疗组在以上的针刀操作基础上,将瘢痕毗邻的正常皮肤组织(主要为真皮组织)带蒂转移至囊袋内,从而将瘢痕表面直接抬升。转移至囊袋的组织不仅可在早期起到即时的填充复形作用,也可为瘢痕内的真皮胶原增生及组织重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箱车型瘢痕得以最终修复。

综上观察结果可知,运用微创针刀转移毗邻组织填充治疗箱车型瘢痕的具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改善瘢痕的形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晋松,乔娜,余妍欣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2,44(02):171-173.

[2]鞠强.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09):583-588.

[3]宋洋,李珊山,周俊峰.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分类及治疗方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32(01):44-50+7.

[4] 熊斌,伍珍凤 黄金丹.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效果观察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31):42-43

[5]董子瑄,姬瑜,黄威.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08):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