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人民医院 431999
摘要 目的 评估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比较使用疼痛管理与不使用疼痛管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100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案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使用疼痛管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方面有显著降低(P<0.05),镇痛药物使用频率也有显著减少(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管理;创伤骨科;镇痛药物;并发症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最为普遍的症状之一,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等多种手段。然而,在实际护理管理中,由于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常常存在疼痛管理不足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比较使用疼痛管理与不使用疼痛管理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提高创伤骨科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00例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具有明确的创伤骨折或软组织损伤的病史。排除年龄小于18岁、智力障碍、精神疾病等因素影响评估的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案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疼痛管理具体方案如下:(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为常用的疼痛管理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局部麻醉药等。在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以及身体特征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调整。(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按摩、针灸、理疗等方法。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等方式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心理治疗中,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紧张等负面情绪,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4)综合治疗:综合治疗能够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5)评估和监测:疼痛管理中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副作用等指标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6)护理措施:在疼痛管理中,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采用舒适的体位、保持早期活动、严格控制创口感染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包括伤口换药、生命体征监测、帮助患者排便、营养支持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NR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差异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间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使用量的比较 使用疼痛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间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使用量的比较
观察组(n=50) | 对照组(n=50) | P值 | |
NRS评分 | 55.41±2.02 | 78.53±3.82 | <0.01 |
总镇痛药物使用频率(/人次) | 2.12±1.01 | 4.73±1.54 | <0.01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使用疼痛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出血 | 感染 | 深静脉血栓 | 骨折不愈合 | 总不良反应率 | |
观察组(n=50) | 1(2.00) | 1(2.00) | 0(0.00) | 1(2.00) | 3(6.00) |
对照组(n=50) | 4(8.00) | 4(8.00) | 3(6.00) | 5(10.00) | 16(32.00) |
P值 | <0.01 |
3. 讨论
疼痛是患者在进行创伤骨科治疗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面对这一问题,疼痛管理成为了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1]。
疼痛管理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手段[2]。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醉药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如依赖性、耐药性、消化道出血、肝肾损害等。因此,在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以及身体特征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3]。
另外,非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非药物治疗中,生物反馈、按摩、针灸等方法被广泛采用。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等方式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心理治疗也是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心理治疗中,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紧张等负面情绪,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
除了单一的治疗手段外,综合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综合治疗能够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综合前人的研究及我们自己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首先,采取综合性、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状态[4]。疼痛管理方案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以及身体特征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在疼痛管理中应该涵盖多种治疗方式,如使用止痛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
其次,疼痛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5]。传统的镇痛药物容易引起依赖性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疼痛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减轻镇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疼痛管理的方式应该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采用生物反馈、按摩、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单中心研究、观察时间较短等。因此,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进行验证,从而更好地证实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中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同时也减轻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康复。在实际护理管理中,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牛晓惠, 张宝英. 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8(01):161-163.
[2]张梦婷. 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D]. 湖州师范学院, 2021.
[3]习梦瑶. 临床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其同理心的相关性研究[D]. 大连医科大学, 2021.
[4]汪亚贞, 朱燕丽, 韩英, 等. 骨科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03):155-156.
[5]朱倩, 陈霞, 管晶晶. 骨科围术期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及合理性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33(19):327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