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303198210104816
摘要:按照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的相关规定,在建筑工程中,所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浇筑体实物的最小几何尺寸如果不低于1m,则该结构体便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界定标准,即在浇筑混凝土之后,结构体中的胶凝材料受水化作用影响引起温度变化或结构收缩,存在产生有害裂缝的可能性,则可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众所周知,建筑结构体一旦出现裂缝,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结构体的整体安全性。基于此,在建筑施工中正确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特点,同时其浇筑工作也需要一次性完成,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分析,有助于从根本上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所具有的体型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以及有效保证钢筋紧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所服务,推动建筑行业长远稳定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特征
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中,需管理人员先行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角度切入。具体来看,大体混凝土的本质便是具有更大体积的混凝土,而这类混凝土在施工应用中也更容易出现水化热问题。目前,很多工程项目建设中都会用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中,随着其自身体积的不断变大,也会增加结构端面的大小。数据表明,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一般可以达到20℃左右。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改变过去分量的形式,对单次混凝土用量进行增加。同时,一并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外界温度环境的把控,减少外界温度环境对混凝土自身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后,在完成活动的作业后,一并做好养护工作。其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也可以选择使用浇冷水的方式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往往表现为构造筋主干与其他筋材的相互配合的形式。通过表面通过浇冷水控制温度的方式,可以保证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之后,在施工人员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时,也需要关注到其内部的材料结构问题,针对性选择养护方法与管理方法。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2.1温度变形裂缝
混凝土固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从而加快了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由于表面散热速度很快,混凝土内外温差会增大,从而引起内胀外缩,而当内部的压力大于外部张应力时,就容易发生表面开裂;在内层逐步散热、冷却、收缩的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的限制,在拉伸应力大于拉伸强度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贯穿裂纹。裂缝的形状、部位因温差、构件类型、约束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越来越深,对结构的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2.2钢筋腐蚀
大体积混凝土生产中,经常出现质量降低、密度不达标、裂缝大、质量差等问题。空气中的CO2会渗透到金属内部,甚至会将金属表面腐蚀掉。钢筋腐蚀时会产生裂纹,并向钢筋腐蚀的方向蔓延,造成整体破坏。加强对混凝土密度、裂缝、保护钢板的厚度等方面的控制,才能更好地预防钢筋的锈蚀。施工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注,确保其高质量、低外界CO2的渗入,从而增强钢的抗腐蚀性能。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1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是由所应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决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选择应用质量达标的原材料,坚决杜绝使用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原料选择过中遵守安全施工的基础准则。要由专业的采购人员负责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采买工作,在采购之前提前罗列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所需的原材料,在采买过程中,要做到货比三家,尽可能选择大品牌的材料供应商,其具有完备的质量合格证和出厂证明。此外,在原材料真正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之前,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质量检测,达标的原材料才可入场,同时对其妥善保存,防止因储存不当而对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3.2对施工现场温度合理管控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现场人员应注重对环境温度、混凝土结构体温度的管控。针对环境温度进行管理的主要思路如下:与地方气象监控部门取得联系,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是否会出现极端天气情况(如是否会发生强降雨、有无台风等)等,进行全面了解。如果气象部门判断环境温度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则施工人员应暂停施工,或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使用具有保温功能的帆布等遮盖在混凝土表面,尽量降低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度差。通常,大体积混凝土体的温度变化呈现出“先升温,达到最高温度后缓缓降温,且升温速度高于降温速度”的特点。根据工程统计结果可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约经过3~4d后达到最高温度。施工人员应充分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温度过快降低。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降温速度取值进行控制时,应确保温差应力值低于同一时间内的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值。有工程统计结果显示,如果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的每天降温速度控制在降低2~3℃/d,完全凝固后一般不会出现贯穿性裂缝。但为了安全起见,则应进一步降低降温速度,每天降温幅度在1~1.5℃/d内为最佳。
3.3注重施工工艺的把控
为了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强化控制,同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方案上,要坚持“抗放兼施”的原则,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有较好的应变力。具体如下:(1)尽量减少外界对混凝土的影响。首先精准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尺寸,结合实际尺寸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和浇筑时间,这样就能尽可能地保持连续性,避免发生故障,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能一次成功。浇筑时要注意采用“跳仓法”,实施分层分段浇筑,浇筑速度要合理,分层厚度要恰当,进而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另外,还要避免下雨天浇筑。(2)合理选择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和设备,确保所有振捣工作完成后不会产生过度振捣现象。另外,为有效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坍落度,振捣可选120~160mm,以便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一层混凝土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注意振捣的时间,若振捣不足或过大,将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效果。此外,为有效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粗集料下沉问题,同时防止混凝土开裂,要在混凝土表面增加适量的钢筋网片。(3)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后,在混凝土初凝期,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压实,之后是抹面工作,抹面工作显得非常关键,做好抹面可有效避免裂缝问题。另外,还要结合混凝土温度检测状况,以混凝土本身和外部温差为参考,确定好拆模时间。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复杂程度较高,且技术应用过程需要各施工环节的紧密配合。其中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属于关键点,也是施工主要难点。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做好混凝土施工相关准备与保障工作,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施工工艺、温度等环节顺利进行。在施工现场应做好检查与监督工作,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性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殿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7):105-106.
[2]蒋克宝.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9):3-4.
[3]田顺祥.浅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四川水泥,2018(07):222.
[4]徐婷婷.浅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门窗,2018(06):106.
[5]魏新敬,薄扬震.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