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300例初产妇,其中150例接受产后延续护理(观察组),另外150例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后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PSQI评分、GSES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发病率小于对照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过产后延续护理的初产妇能够显著改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大大降低PPD的发病率,并且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延续护理值得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延误护理;产后抑郁;生活质量
由于缺少产后护理知识,初孕妇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加上产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缺少育儿经验,不仅会带来心理的负面情绪而且会影响身体恢复,进而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病率[1]。所以,为了提高产妇产后恢复时间,应增加产后延续护理,延续护理可以依据产妇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等,开展针对性的院外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和新生儿的护理,减轻负面情绪,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本文就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00名初产妇,其中150名作为观察组,另外15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
①无妊娠、分娩并发症;
②足月、单胎妊娠;
③新生儿无先天性疾病、畸形;
④阅读知情书后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
①精神、沟通、语言障碍者;
②近期发生重大生活事件者;
③合并肝肾心等原发性疾病者;
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⑤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⑥凝血功能障碍者。
初产妇一般资料(包括孕妇文化水平、年龄等)在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包含母乳喂养、产褥期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等基础知识的宣教。
观察组(提供产后延续护理)[2]:
(1)建立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根据本院产科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制订出一套完善的延续护理方案;
(2)个体指导:根据产妇的生育方式、背景等因素,为其提供新生儿护理指导(包含脐部清理、喂奶体位、婴儿洗澡、抚触按摩等);为产妇提供产褥期指导(乳房护理、自身护理等),并结合家庭情况,合理引导家人进行配合护理,为产妇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
(3)定期随访:小组成员在产后14天和28天进行随访,以了解产妇的喂养情况、家庭护理情况及新生儿生长情况等,重点关注产妇的主诉,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其进行情绪管理,维持健康的心态,每次随访时间为45~60min分钟;
(4)建立平台:为了提高产妇的保健意识,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回复和解决产妇的疑惑。群中可采用文章、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护理知识宣教。
1.3 观察指标
通过评估心理状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GSES、sf-36生存水平量表、PPD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了解产妇的健康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研究资料,并以(x±s)表示影响因素评分,行t检验,以n/%代表PPD发生率和产妇满意率,行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
组别 | 时间 | SDS(分) | SAS(分) |
对照组(n=150) | 干预前 | 50.88±6.35 | 48.35±7.23 |
干预后 | 45.47±5.08 | 44.16±4.12 | |
观察组(n=150) | 干预前 | 50.13±6.29 | 47.90±7.31 |
干预后 | 43.55±5.16 | 42.56±4.66 | |
t(组间干预前/后) | 1.028/3.247 | 0.536/3.150 | |
P(组间干预前/后) | 0.305/0.001 | 0.592/0.002 |
2.2分析PSQI评分、GSE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PSQI评分、GSES评分对比(x±s)
组别 | 时间 | PSQI(分) | GSES(分) |
对照组(n=150) | 干预前 | 14.33±1.39 | 23.43±3.85 |
干预后 | 8.92±1.84 | 33.31±2.63 | |
观察组(n=150) | 干预前 | 14.25±1.26 | 23.69±3.97 |
干预后 | 8.32±1.77 | 35.59±2.35 | |
t(组间干预前/后) | 0.522/2.878 | 0.576/7.917 | |
P(组间干预前/后) | 0.602/0.004 | 0.565/0.000 |
2.3分析SF-36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SF-36评分对比(x±s)
组别 | 时间 | 精神健康(分) | 社会功能(分) | 生理功能(分) |
对照组(n=150) | 干预前 | 57.38±3.72 | 59.76±3.53 | 56.49±3.45 |
干预后 | 66.43±4.85 | 67.64±4.43 | 65.37 ±3.88 | |
观察组(n=150) | 干预前 | 56.83±3.93 | 59.46±3.48 | 56.55±2.62 |
干预后 | 75.54±4.44 | 78.14±4.85 | 75.50±3.76 | |
t(组间干预前/后) | 1.245/16.968 | 0.741/19.391 | 0.169/22.963 | |
P(组间干预前/后) | 0.214/0.000 | 0.459/0.000 | 0.865/0.000 |
2.4分析PPD发生率、产妇满意率
观察组P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总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PPD发生率、产妇满意率对比(n/%)
组别 | PPD发生率(%) | 产妇总满意率(%) |
对照组(n=150) | 27(18.00) | 121(80.67) |
观察组(n=150) | 10(6.67) | 139(92.67) |
x2 | 8.909 | 9.346 |
P | 0.003 | 0.002 |
3讨论
由于缺乏生育和产褥期的经验,初产妇极易发生心理变化,并且生产后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加之产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需要对初产妇进行产后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护理更具整体性、持续性、科学性,经过随访和专业技能指导,可以将护理延续到初产妇家属,更有利于实现护理目的。
本次研究表明,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来说效果显著,令人满意。生产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初产妇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因此会对其情绪形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初产妇,由于缺少生产经验,加上初次生产带来的各种压力,很容易形成紧张、焦虑的心理。还由于部分产妇年纪较小,缺少思想准备,极易因缺少育儿经验而感到无所适从,增加患产后抑郁的风险[3]。产后持续护理根据初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心理变化,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自护指导,以帮助她们更好地应对生产带来的改变。通过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和护理,减轻负面心理,预防产后抑郁。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PSQI评分、GSES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发病率小于对照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过建立微信平台,交流更方便,使护理更为人性化、科学合理,避免初产妇迷茫,有利于缓解心理焦虑。此外,还会定期进行孕婴等相关方面的讲座,以便更好地协助她们度过产褥期,实现安全、健康的产后恢复。通过加强自我护理意识,并利用微信群开展交流学习,能够让初产妇之间相互协助,释放负面情绪,保持愉快心情,以此推进产后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产妇进行产后持续护理,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群.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9):41+43.
[2]董丹丹.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02):135.
[3]张卉.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