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重庆,4041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64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营养状况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营养状况、营养学指标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护理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有着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可,临床上具有开展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饮食护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或血糖过高造成的代谢异常有关,临床上以蛋白尿、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最终呈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病后机体代谢紊乱,一旦发展至终末期,相对其他类型肾病的治疗可能更加棘手。血液透析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对剩余肾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患者生命的维持有重要意义,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机体能量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的透析而消耗,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因而,实施饮食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意义所在,发现该护理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积极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为两组。排除精神异常、依从性差和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的患者。实验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4-75岁,平均(59.24±2.14)岁;病程0.5-7.5年,平均(3.74±2.41)年;进行血液透析5-39个月,平均(23.02±1.24)个月。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3-76岁,平均(59.97±2.31)岁;病程0.75-7年,平均(3.26±2.34)年;血液透析5-41个月,平均(23.42±1.56)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1)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式,告知其透析的意义所在,以及透析注意事项。让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以正确心态面对疾病。
(2)心理护理:由于对疾病知识的匮乏患者可能会出现众多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暴躁等。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留心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动,及时予以安抚,告知其配合治疗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待其病情稳定后,建议患者多参加室外活动,缓解心理压力,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3)用药指导及病情监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阐述药物的服用剂量、时间、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关注患者动静脉瘘,避免出现狭窄,确保透析有效。监测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若出现失衡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医生。
(4)日常护理: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内干净整洁。嘱患者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用温水擦拭皮肤,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证衣物及床褥干燥、清洁、平整,以免皮肤受压。
实验组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
(1)饮食教育:考虑患者接受程度,选取口头或视频宣教、组织开张讲座、分发宣传手册等宣教方式,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水平保持的目的和意义。
(2)饮食计划:结合患者营养状况与病情,将患者血糖、血压体重、饮食习惯、水肿程度等方面作为参考,以限量保质为原则,针对个人情况制定特色化饮食护理方案,发放食物成分和能量表,供患者查阅。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热量,在医生的建议下按比例分至三餐所食用,科学地控制饮水量,针对特殊肥胖或消瘦患者予以适当调整。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摄入氨基酸含量较高的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奶制品、蛋类、虾类等,每日摄入不得超过0.6g。每日摄入食盐不高于6g,少食腌制、油炸以及罐头类食品。适当补充脂肪、糖作为热量供给,首选谷类以摄取碳水化合物并控制在50%以内,多食粗粮、杂粮。控制脂肪占总热量30%以内,每日摄入胆固醇不超过0.3g。可改变烹饪方式来控制饮食,如蒸、煮、炖等类似方式使食物爽口清淡且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营养物质流失较少,利于患者营养均衡,饮食健康。严格控制肾功能不全患者植物蛋白和磷的摄入,同时限制液体、钠和钾的摄入,如豆类、蛋黄、坚果类等食物含磷量都比较高。患者在透析期间有出现贫血的可能,对于此类患者应从饮食方面予以补充,增加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和红肉等。食用油以植物油作为首选,烹饪时注意少油,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同时注意盐的摄入量,晚期患者避免进食高钾食物。
(3)饮食监测:指导患者对每日饮食结构进行记录,定期统计,结合营养学指标和患者目标体重适时调整饮食方案。出院后嘱家属监督患者日常饮食并做好记录,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患者饮食管理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促使其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1.3观察指标
(1)参考MQSGA评分法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评分,分值越低则营养状况越好。
(2)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血采样,比较空腹时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B)两项指标。
(3)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
(4)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高血钾、低血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发生率作为比较。
(5)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较满意或不满意三项评价,对比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为满意与较满意例数占该组总人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MQSGA评分对比
组别 | 护理前 | 护理后 |
对照组(n=32) | 14.32±1.68 | 13.74±1.63 |
实验组(n=32) | 15.01±1.43 | 10.21±1.14 |
t | 1.769 | 10.039 |
P | 0.082 | <0.001 |
2.2两组营养学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ALB和PAB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营养学指标对比
组别 | ALB(g/L) | PAB(mg/dL)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n=32) | 32.13±2.96 | 38.63±3.42 | 24.62±1.31 | 32.02±1.46 |
实验组(n=32) | 32.35±3.14 | 35.01±2.04 | 24.39±1.56 | 27.83±1.52 |
t | 0.288 | 5.142 | 0.639 | 11.246 |
P | 0.774 | <0.001 | 0.525 | <0.001 |
2.3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 生理功能 | 心理状态 | 睡眠质量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n=32) | 64.53±1.85 | 73.12±2.21 | 62.56±1.52 | 72.02±1.04 | 63.28±1.06 | 71.95±1.52 |
实验组(n=32) | 65.01±1.42 | 80.96±1.89 | 62.75±1.24 | 81.93±0.98 | 62.87±1.69 | 80.83±1.27 |
t | 1.164 | 15.251 | 0.548 | 39.230 | 1.163 | 25.361 |
P | 0.249 | <0.001 | 0.586 | <0.001 | 0.249 | <0.001 |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 高血钾 | 低血钾 | 高磷血症 | 心力衰竭 | 满意度 |
对照组(n=32) | 3 | 2 | 4 | 1 | 31.25(10/32) |
实验组(n=32) | 1 | 1 | 0 | 0 | 6.25(2/32) |
X2 | 4.542 | ||||
P | 0.033 |
2.5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 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n=32) | 9 | 15 | 8 | 75.00(24/32) |
实验组(n=32) | 26 | 5 | 1 | 96.88(31/32) |
X2 | 4.655 | |||
P | 0.031 |
3 讨论
发展至严重阶段的糖尿病肾病由于代谢物积蓄,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出现一系列机体中毒症状。目前,血液透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该方式属于长期乃至终身治疗,不仅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威胁。可见,有效及时的治疗手段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由于患者在透析前常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使得机体摄入能量不足,另外,透析也会导致大量蛋白质流失,再加上患者自身可能伴有胃肠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常出现食欲减退、机体新陈代谢减缓、机能下降,对蛋白质的摄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多种原因都可以有发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会增加并发症风险。有研究指出,若能够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期间合理饮食干预,对营养不良有积极改善效果。饮食护理通过应用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了患者营养均衡,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情况,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起到了辅助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该疾病患者,本研究通过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增加饮食干预,以宣教、制定计划、后期检测的方式,提升了患者对饮食管理的认知,大部分患者可自觉遵循计划并加强自身管理,以保证饮食合理。加之护理人员的监测与家属的监督,使得患者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本文对单一的常规护理和增加饮食干预的两组患者进行了对比,发现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MQSG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且ALB与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前清蛋白的降低对提示营养不良有着重要意义,该指标较对照组的明显升高证明了饮食护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患者合理地摄入能量,营养得到了均衡,机体免疫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饮食干预,减轻了患者生理上的不适,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得到了改善,本研究中实验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也可证明饮食护理模式对患者身心的健康都有着积极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宣教与耐心的指导,提高了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纠正营养不良情况的同时促使患者逐步养成良好饮食的习惯,护患关系也得到了缓和,患者配合度提高,因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饮食干预应用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护患关系也得到了增进,从而获得更佳水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惠勤.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价值体[J].哈尔滨医药,2023,43(01):138-140.
[2]陈惠红,郑毅娜,邹丽敏,陈丽云.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1):111-113+117.
[3]李华芬,杨媛.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6):109-111.
[4]陈日喜.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12):3-6.
[5]刘文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