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神经内科 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 探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6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例,进行常规护理)、(n=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MUIS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细节化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溶栓效果,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脑梗死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常见,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患者机体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加重家庭、社会经济负担[1]。静脉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理想方法,然而患者因对疾病缺乏认知、疾病的复杂性、治疗的不可预测性等影响,导致治疗依从性低下,造成不良预后。所以,加强做好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细节化化优质护理对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积极配合;(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2],经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3)知晓研究,并积极参与。
排除标准:(1)心理疾患;(2)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占位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3)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
本研究入组对象为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选自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纳入6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男18/女12,年龄46~77岁。观察组30例,男16/女14,年龄48~77岁。经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差异甚微。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待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安排常规检查,以及建立静脉通路,结合检查结果,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此过程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异常问题,进行干预处理,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说明患者相关病情及治疗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临床转归等,缓解家属紧张情绪,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细节化优质护理,如下:(1)成立细节化优质护理小组,成员为一名护士长、若干名护士,均具备丰富工作经验,且工作时间超过5年,参与相关培训,明确细节化优质护理的理念、临床意义;(2)护理内容,①溶栓前,在接到患者后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完成血常规、凝血四项、生化检验等检查,同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既往有无手术史、出血史、既往疾病史,以及是够存在溶栓治疗禁忌证,确定无误后,详细介绍静脉溶栓的重要性、优势及对病情恢复的积极影响意义,并展开治疗;②溶栓中,增加病房巡视次数,重点监测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停药,同时认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症状(皮下出血、穿刺点出血、口腔牙龈出血等),针对异常表现联系医生并配合处理,此过程中安抚、鼓励患者,必要时运用非语言技巧(眼神、握手、轻拍肩膀等)给予患者相应的鼓励、安慰,同时安排家属探视,予以患者更多的关心、关怀,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溶栓后,重点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并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强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同时结合患者治疗效果,评估病情恢复状况,判断血管再堵塞风险,以指导采取真针对性解决措施。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为工具,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分100分,分为完全依从(100~80分)、部分依从(79~60分)、未依从(<60分),总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采用NIHS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为工具,分别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前者总分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后者总分32~160分,分值越高,对病不确定感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不确定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MUIS评分为45.29±5.17分、NIHSS评分为9.31±2.17分,较对照组59.37±7.21分、15.41±4.29分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67%(29/30),较对照组73.33%(22/30)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作为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脑梗死的发生与局部性脑组织供血不足所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3]。所以,积极治疗脑梗死显得尤为重要。静脉溶栓在脑梗死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阻塞血管再通,改善预后,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在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健康发展水平。
常规护理,是在医嘱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动作,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护理效果,但是内容片面,方式单一,加上服务相对被动,难以及时解决患者护理发光面的问题,从而造成护理效果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目标。因此,进一步完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护理发展水平逐渐成为了当前研究重点。与常规护理比较,细节化优质护理既能弥补常规护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又能重视患者心理、生理等需求,积极做好患者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不同环节的护理措施,从而强化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所以,认为细节化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更符合患者临床护理需求。
该研究针对神经内科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例,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MUIS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说明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整体效果更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原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参与规范、系统的护理配合,可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严格掌握细节性优质护理的理念,自觉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高质量护理,如溶栓前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协助医生迅速完成患者的信息采集,进而减少入院到救治的时间,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溶栓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及宣传教育,可提升疾病认知水平,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以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溶栓后重视患者的病情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可进一步提升机体健康水平,改善临床结局。
综上所述,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作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更理想,利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减轻,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于虹艳.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1):245-24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3]王丹.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