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630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痛风患者数量逐年增加。面临日益增长的患者数量以及痛风所带来的关节损坏和肾脏受损等严重影响,对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更好的治疗痛风,缓解痛风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本文从痛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两方面对以往学者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未来痛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痛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研究
痛风的发生与人类体内所含的嘌呤类物质有关。当人体内的该类物质代谢失常,出现紊乱状况,就会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尿酸水平出现上升的情况,进而导致痛风这一疾病出现。目前,有诸多学者对痛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对目前痛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痛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痛风的发病机制
戴婷婷等[1]指出痛风发生主要源于人体内所含尿酸浓度的增加。尿酸的快速增加会引发关节炎、肾脏等器官出现问题,还会影响人体的血压、血脂,如不加以及时干预和治疗,甚至会引发痛风结石、残疾和肾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上述情况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痛风及痛风所造成的并发症。人体内尿酸的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方面是源于患者本身的核酸氧化,这也是人体内尿酸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来自患者日常高蛋白、高嘌呤事物的摄入。肾脏是人体进行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会对体内70%的尿酸进行排泄。其余的30%会不停转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CO2等。肾脏对尿酸排泄不够是致使尿酸盐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关节组织是尿酸盐沉积的重要地点,尿酸钠晶体的超额沉积会损坏关节,进而造成痛风所对应症状的产生。在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相关文献时可以发现免疫系统炎症、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细胞萎缩死亡以及骨代谢失常等状况与GA密切相关。进一步对痛风的发病机制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发现诸多细胞信号传导路径参与其中,主要包含Toll受体、NLRP3炎性体、NLRP6炎性体、ATP-P2X7R、JAK-STAT、MAPKs等信号通路。
2.痛风药物治疗现状
大部分病患在急性痛风发病前并未有显著的症状出现,夜晚是急性痛风的高发时段,痛风的病患会出现强烈的关节疼痛伴随关节红肿现象出现。目前,当采用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时,非甾体消炎药和秋水仙素是最常使用的有效药物。
2.1无症状期痛风治疗
在痛风初期,痛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疼痛出现,但尿酸浓度出现异常。在未有明显症状时,饮食的选择对降低和减少痛风出现,预防痛风加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钰杰等[2]通过对元代人的饮食习惯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与痛风的形成密不可分。长期食用肉类和饮酒会增加痛风发生几率,合理饮食对降低痛风发病率,减少尿酸生成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使用调节病患食用红肉和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次数和数量以及多食用蔬菜等膳食纤维和补充人体所缺菌群等调节人类肠道菌群的方式可以防治痛风的发生和加重。注重病患的日常饮食调理并搭配合理的运动量可以显著减少尿酸浓度,降低痛风出现的频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2.2急性痛风治疗
2.2.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痛风的路径是由NSAIDs本身的治疗机理去控制cox-1和cox-2,cox-1和cox-2是降低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速度的关键,从而进一步去治疗痛风所产生的关节炎。NSAIDs是治疗急性痛风患者的常用药物之一。普布卓玛[3]通过对医院100例临床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发现NSAIDs相较于其他类型消炎药物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数值显著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运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显著改善和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病患的病情病况,增强对痛风的治疗效果。NSAIDs可有效干预和缓解痛风状况和并发症,对应对急性痛风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在NSAIDs药物中,塞来昔布的治疗效果优于双氯芬酸,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明显降低。但是非甾体抗炎药在心血管方面存在缺陷。且非甾体抗炎药更适用于急性痛风,盲目大量或者叠加使用该类药物十分不理智,大量或叠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对比服用NSAIDs、皮质类固醇、卡那单抗或秋水仙碱四种治疗痛风的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服用NSAIDs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更轻,对人体的负担和影响更小,具有极大有效性和极高生物安全性。
2.2.2秋水仙碱
病患使用秋水仙碱的剂量多少并不影响痛风的治疗效果,秋水仙碱在治疗痛风的临床使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使用大剂量秋水仙碱来说,小剂量秋水仙碱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状况更少。韦业娟等[4]通过实验,发现对比传统的片剂秋水仙碱而言,秋水仙碱缓释微丸对人体尿酸升高带来的尿酸盐堆积所导致的痛风的治疗效果更好。使用秋水仙碱搭配非布司他的西药疗法治疗痛风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秋水仙碱搭配其他西药的治疗方案,前者的搭配更有利于改进病患肾功,降低病患尿酸浓度,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2.3中药与天然产物治疗
孟庆红等[5]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超过97%的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服用白虎加桂枝汤痛风症状有所缓解,治疗效果优于服用秋水仙碱。使用中医食疗法可以改善和推动痛风治疗效果的增加,减少痛风发作频率,建议充分重视中医食疗法的作用,将其广泛运用到痛风治疗中。通过使用茯苓、栀子、百合、葛根、玉米须、荷叶、蒲公英、桑叶等药食同源性中药来治疗痛风。少数民族在治疗痛风这一事件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傣族医药学和彝族医药学在治疗痛风时采取独特的医疗方式和药物,常使用傣痛消、祛浊汤、消风膏等特色中成药来治疗痛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XOD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可以帮助尿酸进行转运,促进尿酸的排出,减少炎症的出现。中药和天然产物相对于使用西药治疗痛风来说,具有更小的副作用,更加安全、温和,具有一定的优势。
3.总结与展望
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目前痛风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分为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其中急症痛风以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两种西药治疗为主,但当前所运用的西药疗法无法根除痛风,且这些药物的使用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刺激,从而致使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食疗、中药治疗和天然产物治疗快速发展。这三种方式的安全性更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所需时间较长,对急性痛风的治疗不足。鉴于此,本文认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是致力于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研发中西药相结合的全新药物。针对不同病情患者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指导意见,中西药搭配使用并且注重日常饮食调整,从而全面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婷婷,张芳.基于NLRP3炎症小体与NF-B信号通路探讨单味中药治疗痛风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22,44(04):51-54.
[2]罗钰杰,赵钟文,马慧澜等.浅谈元代饮食结构与痛风发作的相关性[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12):49-52.
[3]普布卓玛.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西藏科技,2022,No.352(07):55-59.
[4]韦业娟,吕白,雷雅然等.秋水仙碱缓释微丸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预防作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01):21-27.
[5]孟庆红,李东书,刘兰霞.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9):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