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门部位常见、高发的一类疾病,主要指肛管直肠和肛门周围皮肤连接部位受到感染。内口与齿线的距离接近,肛周皮肤上存在外口,出现瘘口时短期内难以治愈,中医也将其称为痔漏,是直肠发生脓肿后导致的一种后遗症。早期阶段及时治疗十分必要。本文对肛瘘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肛门周围皮肤和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肉芽肿性管道,简而言之,主要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的皮肤被打通。肛瘘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内口、瘘管和外口,内口在肛管内,通常只有一个;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通常为一个或多个。少数肛瘘内只有内口和瘘管,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外口不断流脓、流血,甚至流出粪便,上述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形成复杂性肛瘘,此病是肛肠外科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恶变,长期不愈的肛瘘可能发展为直肠癌。
对肛瘘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主要为外口持续或间断流出脓液,或者血性、黏液性的分泌物,甚至存在粪便排出的情况。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肛周皮肤潮湿,存在瘙痒的症状,可引发湿疹。待外口愈合后,瘘管中脓液难以排出,患者自觉肛门部位明显疼痛、肿胀,甚至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脓肿穿破以上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肛瘘、脓肿形成,肛瘘多反复发作,产生恶性循环。
对该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约90%以上肛瘘均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发展导致。细菌对肛管内肛隐窝腺造成感染,出现化脓,脓液大量积聚产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脓肿破溃,脓液流出,瘘管产生,进而发展为肛瘘。肛瘘外口的皮肤愈合,因此脓液难以排出,进而再次产生脓肿,形成恶性循环。当感染持续扩散,极易导致全身性感染。病程较长的肛瘘可产生多个外口及支管,相互联系,导致复杂性肛瘘。另外,其他疾病也是导致肛瘘的主要因素,如克罗恩病、结核、直肠肿瘤及肛管外伤等。
瘘管切开术。该方法多用于低位肛瘘的治疗,主要原因在于瘘管可达到肌深下。将其切口后对肌皮下方造成损伤,完成手术后不会导致肛门失禁。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麻,嘱咐其侧面躺下,之后将适量美蓝溶液注入外口,明确内口位置,采用探针从外口插入瘘管中,严密观察瘘管情况以及与肌肉的关系。通过探针进行引导,切开上表层组织,刮除瘘管中的肉芽组织,修剪皮缘,使伤口呈现V形创面,填充纱布,使创面可以由底部逐渐向外生长。
挂线治疗。该方法适用于距离肛门位置3~5cm的肛瘘治疗,是不同类型肛瘘治疗常用的一种辅助方法。对肌肉组织进行结扎,缓解血运障碍情况,避免发生坏死情况,缓慢断开。由于炎症极易引发多种反应进而出现纤维化,使切断的肌肉与周围组织连接,肌肉不会出现收缩且缓慢愈合,可以避免被切断肛管直肠回缩引发肛门失禁。局部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将探针插入外口,使瘘管沿内口缓慢穿出,对橡皮筋消毒处理,将其缠绕于探针上,穿过瘘管,将内外口连接皮肤切开,通过挂线扎紧。完成手术后,患者便后进行坐浴,做好局部的清洁工作。如果结扎组织较多,应在3~5天内再次扎紧挂线,通常情况下术后2周结扎组织可以自行断裂。将瘘管切开后,如果创面的面积较大,应将部分组织敞开而部分缝合,填充纱布,使创面由底部向外愈合,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
切除缝合。无论是复杂性肛瘘还是单纯性直型肛瘘都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尤其是触碰瘘管表现为硬索状,采用该方法治疗效果去切。术前应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术前及术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术后严格控制大便。切除瘘管时应规范操作,尽量留出新鲜创面,避免遗留肉芽组织与疤痕组织。针对皮肤下方的脂肪,应避免过多切除,有助于提高伤口缝合效果。尤其是针对高位的弯型肛瘘,极易出现诸多分支,应切除较多的组织方可彻底切除分支。不同伤口缝合对齐,避免留有死腔。手术时操作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以促进患者康复。
2.2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肛周脓肿溃破久经不愈而导致肛瘘,且自愈困难。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原则为基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中医药治疗时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具体包括:(1)清热凉血。该方法治疗由血热肠燥导致便血症状的患者效果确切,常用方药为凉血地黄汤,具有清热燥湿、养血的功效。(2)清热利湿。该方法多用于肛窦炎等导致的肛瘘,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脏腑热等功效。(3)清热解毒。针对内外痔受感染患者,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方药为黄连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4)泻热通腑。针对由于热结肠燥导致便秘的患者,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方药为大承气汤,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5)养阴润燥。该方法适用于血虚精乏型肛瘘患者的治疗,常用方药为五仁汤,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6)补益气血。针对气血不足型肛瘘患者应采取该方法进行治疗,特别是气血虚弱患者,常用方药为十全大补汤,具有益气养血、温补气血的功效。(7)补中益气。该方法多用于老年患者,由于气血的下陷导致直肠脱垂,可选择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8)滋阴清热。该方法适用于阴虚有热型肛瘘患者的治疗,常用方药为青蒿鳖甲汤,具有滋阴补血、强身健体的功效。(9)活血化瘀。该方法适用于气滞淤血型肛瘘患者的治疗,常用方药为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活血散瘀的功效。(10)温阳健脾。该方法适用于脾弱阳虚型肛瘘且存在便血患者,常用方药为黄土汤,具有温补脾阳、养血止血的功效。
另外,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作用直接等优势,对肛瘘术后患者采用外治疗法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例如术后可采用中药熏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中药煎成药液,在药液的药力和热力作用下改善创面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具有散瘀通络止痛等功效,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另外也可以采用中药油膏外敷疗法,中药油膏主要指中药粉末和各类油混合煎熬或捣匀成膏的软膏,能够直接作用于创面,产生一层保护屏障,为细胞修复提供良好环境,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肛瘘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肛肠外科疾病,中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该疾病效果确切,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