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戎燕

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江苏南京 210012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软件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软件市场之一。然而,当前中国软件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其中,软件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研究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软件人才培养;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挑战分析

0引言

软件产业是当前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软件市场之一。作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中国软件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因此,探讨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1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软件业务收入为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超过了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德国和英国等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市场,仅次于美国[1]

但是,中国软件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短缺问题: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问题逐渐显现。据统计,中国软件开发人员总数约为1000万人,但市场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而且,软件产业不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的人才,还需要具备管理、市场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创新能力不足:尽管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但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较弱。许多软件企业仍然处于模仿和跟随的状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3)市场竞争激烈:中国软件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国内外竞争对手众多,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4)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中国软件产业结构尚未得到优化调整,存在大量小企业和无效产能,整体效益相对较低。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图片1

图1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发展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趋缓。未来,中国软件产业需要通过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

1.2面临的挑战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下面我们将对中国软件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

(1)人才短缺

中国软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特别是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由于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软件人才的供需不平衡。此外,由于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人才培养的周期长,造成了一定的人才缺口。

(2)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中国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软件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

(3)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软件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国内外竞争对手众多,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此外,由于政府主导的软件项目多,企业竞争力较弱,缺乏市场运作经验。

(4)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中国软件产业结构尚未得到优化调整,存在大量小企业和无效产能,整体效益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提高,许多企业还需要提高自身管理和创新能力。

(5)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软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软件漏洞、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全和企业信誉。

2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2.1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2019年我国共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207万人,其中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约为76.5万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约为78.3万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约为52.2万人,占到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的89.8%。如图2所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数比例仅为43.6%。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人才结构不合理。在软件人才的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的比例较低。截至2021年,中国软件行业高级职称占比不足5%,中级职称占比约为40%,初级职称占比55%。与此同时,国外软件人才职称结构较为合理,高级职称占比较高

[2]

人才素质不高。尽管毕业生数量庞大,但软件人才素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软件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不少高端软件人才选择出国发展,国内软件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调查,目前有高达60%的高端软件人才有出国发展的意向,而这也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图片2

图2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去向

2.2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更多关注于理论研究和基础课程教育,而对于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换代,软件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但目前教育体系下,实践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缺少实际项目的经验积累。

(3)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软件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对于软件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现实中,不少软件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行业背景,对于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4)人才流失严重。由于高校软件教育与实际产业需求不匹配、薪酬待遇偏低等原因,软件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一些优秀的软件人才选择离开高校,加入大型科技公司或者创业公司,这对于高校的软件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5)缺乏国际化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具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性。而当前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3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3.1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在软件产业中,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软件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软件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软件人才。人才培养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只有有足够的软件人才储备,才能保证软件产业有持续的创新力和发展动力。

(2)人才培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软件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单纯的软件开发向软件应用和服务转型。未来,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产品设计和创新,这需要软件人才具备跨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软件人才培养需要与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3]

(3)人才培养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软件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国内市场的竞争,而是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软件产业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需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软件人才。因此,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2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通过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

(2)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而软件人才的缺乏则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3)优化产业结构:软件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数量,更关乎质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4)推动产业国际化: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国际化的趋势。通过软件人才的培养,可以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3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限制和挑战

尽管软件人才培养在推动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前,软件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期,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如课程设置滞后、学科专业界限不清等,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软件技术的发展变化非常快,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很难保证人才在工作之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因此,需要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4]

另外,当前软件产业中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这些高端人才包括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他们对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高端人才。

最后,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背景的人才。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培养国际化人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建立与国际软件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国内外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4.1国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计算机科学教育联盟(CSEdUnion)模式

这是美国计算机科学教育联盟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提供了一种由学者、教师、工业界人士、教育政策制定者等组成的联盟,旨在促进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质量和广泛普及。联盟成员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以提高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2)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与德国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教育模式,它以实践为主导,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具有职业导向和实践导向的特点,能够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3)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日本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将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通过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性的学习机会和更多的就业机会[5]

4.2国内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校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技能和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其中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教育。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要加强。

(2)企业内部培养模式: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以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公共培训机构培养模式:通过政府投入,建设和运营公共培训机构,为社会提供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4)在职培训模式:针对已经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

(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软件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扶持,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以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5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发现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软件产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软件人才的培养将变得愈加重要。为了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软件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创新意识,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成, 郭洁. 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信息技术, 2021(06):148-149.

[2]马昊, 陈琳, 张卫强. 软件人才培养与软件行业创新发展关系的研究[J]. 科技通讯, 2021(4):166-168.

[3]丁艳萍. 浅谈软件人才培养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 科技信息开发经济, 2020(23):151-152.

[4]李雪梅, 罗洋, 洪勇.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 18(5):119-121+127.

[5]郭广超, 胡海华, 金威. 软件人才供需失衡的产业生态视角与政策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4):54-61.

作者简介:戎燕(198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