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效率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效率的策略研究

邓泗红

五华县华阳镇中心小学社径教学点  51445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学生的阅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不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也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这就使得他们的阅读效率较为低下。作业是语文教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将作业与学生的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主描绘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阅读效率;策略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可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能够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目前的语文教学形式还是以基础阅读教学为主,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听、说、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学好语文也可以为接下来各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阅读学习也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感受。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其集中注意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当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2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阅读语文笔记为例,大部分小学生在晨读的过程中是没有阅读笔记的习惯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缺乏积累,以至于学生想要记笔记都不知道应该在笔记上记下什么内容。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应该读什么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这样学生可以在语文阅读中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强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成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增多。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环境是指在课堂上由教师营造的、能使学生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启发其思维、开发其智能的一种环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容易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去进行深度的思考,去体会阅读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灵活地使用直观的图文材料,让学生对正在阅读的文本中的抽象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升在特定情境下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在感受到阅读魅力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在教研室编写的《纸的发明》一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首先,老师将一些常见的纸张拿出来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使用情况。教师在同学们的提问下,提问:①蔡伦用的是什么材料?②造纸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③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从这几点开始,建立一个问题情境,然后用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整篇文章。

其次,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对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进行识别,对课文大意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并对课文的内容和关键句进行理解。在生活与问题的情境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老师也能通过与课文的联系,让学生理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最后,教师对学生所阐述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将文章中所提及的四大发明进行了引证,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实践情境,并要求学生将各种新型纸张收集起来,并设计出一个与节约纸张有关的宣传词,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魅力。

2.2注重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在进行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活动来开展阅读。以小学作文《我最难忘的课堂》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课堂游戏,可以设置时间较短、趣味性强的游戏,例如“贴鼻子”,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贴鼻子”挑战,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感增强,且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每名学生到讲台上贴鼻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发生的游戏过程进行记录,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统一的指导方式进行指导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

2.3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平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提供想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冬天”为主题的话题作文时,如果阅读时间恰好在冬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感受冬天,如果阅读时间在其他季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关于冬天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比如冬季下雪的视频,堆雪人的过程以及雪乡的美景等,让学生能够在视觉上了解冬天。通过在课堂上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于冬天美好景色的畅想,保证阅读内容的真实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运用科学的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如此,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合理设置课堂时间,语文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安排时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阅读,这样教师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

2.4创新阅读形式

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阅读的结果是不同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择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阅读方式,并指导他们有效地阅读课文,这样才能让他们长久地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以默读、互读为主的传统阅读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但是,如果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就能够减轻学生们的压力,用一种趣味十足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一种良性竞争意识,让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索,从而培养出一种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是全面提升语言学习水平的根本。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实践等方式来对阅读方式进行创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例如在对编撰的小学语文课本《红楼春趣》进行解读时,可以通过对朗读的方式进行创新,创造出一种气氛,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文本,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出更好的阅读习惯。首先,通过播放《红楼梦》电影中的主题歌曲,并在歌曲中高声朗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其文学素养的目的。其次,由教师讲解文章的主旨,引出《红楼梦》的七十回,让学生对“红楼梦”这一文学历史中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初步掌握阅读经典作品的方法。为了对阅读形式进行创新,教师还可以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分析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语文阅读功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阅读能力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学习才能够培养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点讲授语文阅读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涵.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2):91-92.

[2]杨丹蕾.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