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十中学 230011
一、教学分析
1.章节内容
(1)章节内容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该章共三节内容。教材并不是单纯讲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而是顺着章首页提出的问题,从系统的视角展开介绍的。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是有边界的,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因此第1节安排作为系统边界的细胞膜。系统内部包括各种不同的组分,这些组分不是机械地叠加,而是相互联系,构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这一点在各种细胞器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第2节安排“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系统不同组分的分工和合作,需要系统具有调控机制,细胞系统的调控主要由细胞核来实施的。因此第3节安排作为系统控制中心的额细胞核。
(2)章节地位
本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前面两章学习的内容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又都在本章进一步深化:从系统的视角去理解细胞的结构特点。同时,后续章节的学习内容都离不开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如细胞膜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线粒体与细胞呼吸,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细胞核与细胞的生命历程等,都以对细胞结构的理解作为基础。
2.教学内容
从课标角度分析本课题属于大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的次位概念1.2.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我将此次位概念拆分为两个概念内涵。概念内涵1.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概念内涵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对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经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知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在能力方面,高一孩子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模型建构与逻辑推理能力。但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足,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观等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核功能的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总结各种实验结果,概括细胞核功能,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利用假说法设计伞藻核移植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尝试制作染色体、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教学难点)
社会责任:通过核移植克隆马麝从而拯救濒危物种方案的提出,学生积极参与和尝试解决社会议题,逐渐渗透社会责任
三、教学策略
“5E”教学模式: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化—评价。通过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寿命短的事实,使学生初步感知细胞核对细胞的重要性。在推理探究环节,分析细胞核功能的四则资料,总结得出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概念。通过分析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完善概念。最后通过解决野生濒危物种培育问题应用概念。
四、教学过程
1感知概念环节
研究发现,人体内各种细胞寿命各不相同,观察下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创设新的认知冲突,同时为后续认同细胞核、细胞质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奠定基础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资料4:伞藻嫁接及核移植实验
问题1:伞藻嫁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2:交换两种伞藻的伞柄后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分别说明问题?
问题3:伞帽的形状由假根决定,主要是与假根的什么结构有关呢?
由资料1和资料4共同得出细胞核控制细胞遗传。
资料2.蝾螈受精卵分裂、分化的实验 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
问题1:蝾螈受精卵的分裂、分化与细胞的哪一结构密切相关?
问题2:该实验是否存在对照?
问题3:变形虫实验中存在几组对照?由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资料2和资料3共同的出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
结合细胞核的电镜照片自主学习,绘制出细胞核的平面结构模式图 , 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学生自评、互评、修改细胞核结构图, 初步认识细胞核的四部分结构
疑惑1:认为核孔是一个简单的孔洞 策略:文献资料和图片相结合
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和图片,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与分析归纳能力
疑惑2:DNA、染色质、染色体三者关系不清楚
(1)若破坏核仁,会影响蛋白质了类激素的合成吗?为什么?
(2)在细胞核中,哪些结构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
(3)在细胞核的结构中,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是什么结构? 为什么?
(4)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DNA,为什么它们不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呢?
5. 应用概念环节
(1)精子成熟过程中,细胞质脱落,头部几乎只有细胞核,为什么它的寿命也很短?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明确细胞核、细胞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形成系统观
(2)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重要的原料,我国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麝的雄体可分泌麝香,但野生马麝已极度濒危,经保护区调查野生马麝的种群密度仅约为3.5头/Km,利用今天所学内容,请你设计出拯救濒危物种马麝的方案?
设计意图:拯救濒危物种方案的提出,学生积极参与和尝试解决社会议题,逐渐渗透社会责任
(3)展示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模型,讲解模型制作的原理、方法,布置课后制作模型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模型建构,将抽象的真核细胞结构形象化,进一步强化学生已经初步建立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观
五、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创设资料情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补充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分析事实,逻辑推理,形成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本节课的亮点有3处。一是基于建构主义的5E教学模式,二是模型建构,重视学生体验。三是重视问题引导,通过事实分析生成概念。但本节课实验素材利用补充分,没有充分挖掘材料体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面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