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承德 068150
研究表明,在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基本方案中,应依据病人的特点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并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以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进行了针对性观察,以探究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结论:在防治脾胃病时,应依据病人的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且要重视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关键字:中医内科;脾胃病;中西医结合
引言
脾胃病是一个典型的消化内科病症,其发生率较高,对病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目前,西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确实见效快,但面临许多挑战,如难以根治、容易复发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中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疗法,在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众多病人和医生的重视和热烈欢迎。
一、脾胃病的相关概述
脾胃病是一种严格的消化系统疾患,它的类型众多,在临床治疗上十分普遍。古人云中指出,每十个人中有九个患有脾胃病,这表明,从儿童到老年,没有人没有患过脾胃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极大危及了人体的健康,危及了人体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些病症涉及消化吸收道功能障碍、慢性胃炎(三种,不包含药物性胃炎)、食管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胃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急性和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消化系统肿瘤、胃食管反流症、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以及(痢疾)等。
二、中医分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1、脾胃病的产生的因素
(1)饮食习惯的改变,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和酗酒都会对脾胃造成损害;
(2)情绪变化会对脾胃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3)天气原因可能会引起脾虚湿气的产生,尤其是潮湿寒冷的自然环境;
(4)长期的脑力劳动和过度的思考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肝郁症状的发生,进而引发脾虚、肝郁脾虚等症状。
2、脾胃病病机
(2)剧痛是胃病最典型的病症一种,俗称心口痛。它可能呈现为剧烈的疼痛、隐痛、刺痛、持续性疼痛或间歇性剧痛等不同程度。
(2)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晚上。
(3)腹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心口或腹部感觉胀痛难忍,有时会发出彭彭响声,轻微的说法是闷,吃了东西也无法消化。
(4)胃灼热、吐酸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口发热、灼热,有时还伴有反酸和吐酸水的情况。
(5)食欲改变。不知味,不想吃。
(6)口味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原本淡淡的口感,到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症,再到酸辣口感。
(7)打嗝嗳气是一种常见的胃病症状,可能与情绪变化、争吵、压力过大等有关。
(8)大便异常,表现为稀软便、干结(最干如羊屎)、频繁排便、脓血便以及便秘等症状,其中有许多误诊的情况。
解),水样便等等。
(9)慢性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胸闷、后背疼(后心痛)、吞食不适感、面色改善以及舌质舌苔发生变化(舌苔厚、色黄、舌边有齿痕)等,而且,长时期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身体性症状,如体力衰竭、头晕眼花、睡眠不佳(胃不和则卧不安)等。
三、中医内科脾胃病身心治疗的方法
1.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法
(1)使用中成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中成药。安胃疡片和健胃愈疡片都可以用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前者可以补充脾胃气虚,而后者则可以疏肝健脾,特别是对肝郁脾虚的患者更为有效。再比如荆花胃康胶丸,它有寒热并调、清热燥湿的作用,用于寒热夹杂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2)中药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处方,一般按照辩证来进行处方。消化性溃疡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症状,例如肝气犯胃证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来治疗。气滞血瘀证可以使用失笑散和丹参饮来治疗。脾胃虚寒证可以使用黄芪建中汤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如果胃阴不足,可以使用一贯煎来调整药物剂量。
(3)中药疗法消化性溃疡可以采用多种非药物疗法,包含针灸、药物贴敷、穴位注射等,以达到最佳疗效。
2.慢性胃炎治疗方法
(1)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其中气滞胃痛颗粒能够疏肾理气,特别适应于肝胃气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摩罗丹则能够调节肝脏、化瘀达滞、定痛,特别适应于肝脏失调、胃络瘀阻的慢性胃炎患者。
(2)慢性胃炎的治愈只能通过汤药来实现,但是,在辨证施治时,医师也会依据病患的自身状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处方,比如肝胃气滞的病患,即可使用越鞠丸来加以治愈。当病人的症状表明脾胃气虚时,应该使用补中益气汤来调整医疗方案。
3.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不能缓解的人群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可以通过医生的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来改善肠胃不适,消除消化不良的问题。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对治疗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效果。通常,人们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选择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能够促进胃肠道的消化,使得脾胃功能增强,纠正消化不良的症状。
(3)穴位按摩。中医常认为消化不良主要是脾胃虚弱所致。为了缓解这种不适症状,人们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安全且无副作用的按摩疗法,从而起到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穴位按摩主要是采用按摩中脘、四缝穴、捏脊等方式进行,进而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结束语:
经过本次研究,中医药疗法突出高于西医,研究组病人的医疗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疾病发病率也小于对照组,P<0.05值小于P<0.05,这表明中医药疗法具有突出的功效。经过身心疗法,中药内科脾胃病的临床疗效很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因此,该种方法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汪莉.关于中医内科脾胃病身心治疗的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33.
【2】梁丹丹.关于中医内科消化系统身心治疗的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