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探索技工院校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策略进行阐述说明。现如今,技工院校的教育在全面发展,且国家与社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逐渐针对技工院校进行全面的部署规划,但不可避免的就是,技工院校在育人期间还存在问题。新时代下,须技工院校合理的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促进与文化之间全面结合,彰显出协同育人的目标,建立在学生健全人格基础上,全面探索,保证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不断面向改革发展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技工院校;文化建设;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引言:在新时代下,技工院校在探索较为全新的教育形式,促进教育全面改革与创新,将学生的正确思想培育作为主要目标,落实德育教育,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此外,技工院校在发展的期间还应当将课程知识作为主要载体,呈现出更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保证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之间整合,彰显协同育人的新目标,明确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创建全新的教育体系,强化核心道路的引进,这样才可以保证思政教育彰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思政教育贯彻落实。
1、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落实,应当将环境作为主要的基础,通过校园的大环境来不断的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创建,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校园内大范围的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结合现如今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技工院校在创建思政教育期间,应实现与校园文化的相互结合,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优化思想道德新路径,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创建更为民主、和谐的知识学习环境。
2、技工院校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对策研究
现如今技工院校的思政院校正处于不断摸索时期,教育在不断的深化。因此,教师应当全面践行协同育人的理念,更新思政教育的新方式。此外,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应当针对思政教育进行全面的引领,保证在科学教育指导下,创新学生的思维,端正学生正确观念,优化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技工院校在发展协同育人的期间,应当明确方向,以此作为主要的抓手,解决教育中存在问题,保证良性循环。
2.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创建,落实思政教育内容
身为学校,应当合理的运用校园大环境,注重校园文化的创建。因此,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期间,加强思政政治道德内容的引进,进而促进教育两者之间的全面结合,相辅相成,就好比每年的春晚一样,须在其中落实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观、礼仪文化的内容。学校也可以积极组建元旦晚会,或者是校园文化艺术节、党建征文比赛等等,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引导班级当中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就某种程度出发,面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是应当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教师应该基于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优势性,持续性地创新其教育手段与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的优良语句,又或者是能够舒缓学生心理压力的劝诫性短句、符合学生喜好的“反鸡汤”语录等制作成现阶段较为流行的“答案之书”。从而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点击网页或是登录程序的方式随机获取安慰与劝诫,并在交流过程中达到放松身心、获取知识的目标。此外,可以与班级的评选挂钩,选择相同系列的内容,这样才可以让班级当中的学生都参与在校园文化的创建中,落实协同育人发展的新目标,保证思政教育得到深化。
2.2彰显学生个性,保证学生自主组建
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为学生传递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而还应当付之于实践上。校园文化也不是通知与横幅,而是应促进教育的全面深度,学校所创建的单方面教育活动也不能保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活动。例如,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组建校园辩论赛,对于当前社会当中的主流意见应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存在较为偏激的行为,使得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保证对问题有更为全新的看法,这样同样也是思政教育当中较为关键的内容,避免看待的问题过于偏激。不仅如此,还可以将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同步,展现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组建队伍,瞻仰烈士陵园,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与自豪感,强化对价值的认可,进而在实践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塑造更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这样才可以促进教育的全面结合,落实在实践活动中。
2.3创建专题教育讲座,避免心灵存在迷茫
在思政教育中,主要分为了参与者与传授者,不管是对于哪一人群来说,技工院校与高校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即使是教育的传播者,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中存在单薄情况。而身为技工院校来说,应进行专题教育讲座,进而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保证可以通过专业的讲座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实现教育迈向更高的层次不断前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得到统一开展。此外,通过专家的教育讲座,可以保证学生的价值观念得到提升,不断面向思政发展的新观念前进,让学生具备更为崇高的心理,感受到其中内容传递的实际价值。从形式发展的层面来看,讲座形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两者之间的全面结合,可以让教育迈向新高度,从而结合专家给出的意见,点拨心理上的迷茫。
3、校园文化的作用
首先,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有助于将学校全体员工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到学校组织的发展目标上来,不仅对学校教师与学生等成员的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塑形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其次,陶冶作用。校园文化能对学校成员特别是学生整体的思想、性格、兴趣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等群体在校园文化情景中受到“陶冶”,体现它陶冶育人的作用。第三,凝聚作用。校园文化使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学校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教师对学校的心理认同,从而把个人融合于集体,形成归属感,增加凝聚力。按照影响形式,可将校园文化的作用划分为:(1)显性作用。校园文化具有“文化规定性”的外显性影响功能,特别是制度层面的校园文化就明确地对学生以及教师等群体的行为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并对违反者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2)隐性作用。校园文化具有“无声的说话能力”的隐形影响功能,它提供了指引学校成员行为的各种表达性符号,润物无声地影响人们。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是促进教育创新的主要基础,技工院校是我国人才发展的顶梁柱,因此,应当在技工院校当中创建思政教育,提升文化,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证人才可以更好的输送。
参考文献:
[1]农雁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2,No.1257(33):65-67.
[2]孙念喜.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No.163(03):62-65.DOI:10.16145/j.cnki.cn23-1531/z.2022.03.005.
[3]程航,陈倩倩.中职学校专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究——以甘肃省农垦中专机电专业思政教育建设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No.277(51):200-201.
[4]于斐.文化自信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探讨[J].品位·经典,2021(20):49-51+57.
[5]夏依宁.隐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2):45-49.DOI:10.13669/j.cnki.33-1276/z.2021.029.
这个整体感觉思路不协调,需要重新调整内容,重新理顺,不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