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建筑业各国劳工特点对比分析

/ 2

迪拜建筑业各国劳工特点对比分析

冯建胜,任俊杰,李晓龙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前言

结合迪拜硅谷Silicon park项目实际工况,针对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各国建筑业工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各国工人在宗教、工作效率、专业水平、工资水平的特点,得出合理的用工配置比例,为以后国内建筑企业在中东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工程概况

阿联酋迪拜硅谷Silicon park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由23个单体建筑物构成,包括8栋办公楼,8栋精品店,3栋住宅,1栋公寓,1栋酒店,1栋商务中心,1栋健身中心构成。工程总造价约20亿人民币,工程体量大,结构型式复杂多样。由于中东地区结构分包规模小的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主体结构根据不同单体分包给9个劳务公司。主体结构施工高峰期总用工量达1100人,由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菲律宾、越南、孟加拉7个国家的工人组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国籍劳务人员进行差别化管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了项目总体稳定推进。

迪拜劳务人员组成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据迪拜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迪拜总人口为269.86万,其中外来人口比例高达91.3%,外籍劳务人员是迪拜劳务市场的主力。

建筑业占阿联酋经济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之最,达32.6%,其次分别为服务业(23.8%)、房地产业(11.2%)、工业(9.8%)和交通(7.5%),其他占15.1%。

印度是迪拜外籍劳务人员的最主要来源地,占迪拜外籍劳务人员总数47%左右;其次是巴基斯坦,占迪拜外籍劳务人员20%左右;菲律宾、孟加拉、伊朗在迪拜劳务人员各占比2%,中国劳工占比很小。

各国建筑业工人特点

中国工人

总体上我劳务人员占迪拜外籍劳务人员的比例仍很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1、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工人工资待遇显著提升,而迪拜劳务市场以印巴人为主,劳务待遇不高,对中国劳务人员缺乏吸引力。

2、语言障碍,迪拜通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大部分中国劳务人员英语水平低,难以适应工作。

3、不适应迪拜自然环境。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大半年气温在45摄氏度以上,中国劳务人员难以适应。

中国劳工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来自中国各地国有企业的员工。他们多是通过两国中介的安排来到迪拜的。政府规定,雇主可以根据发包工程量向人力部申请外劳指标,申请到指标后,雇主就委托本地的中介公司到中国招工,这些中介公司又与中国的中介联系,由对方负责招揽工人,工人在缴纳一笔中介费用和押金后来到迪拜。由雇主代为办理工作准证,在取得准证后工人就可以开始工作了。这种工人到迪拜在就业、住宿、收入等方面都较有保证。

另外一个来源是少数非法入境,完全属于非法黑工,在居留、住宿和收入方面都没有保证。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国内的农村或小城镇,主要是江浙、福建一带,他们多是在国内一些不法中介公司或个人的引诱下,借高利贷交纳了数额不菲的所谓手续费后来到迪拜。因为他们是非法入境,所以他们来到迪拜后,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面临无工可打、无处可住、随时会被遣送回国的艰难处境。此部分劳工是一极大的隐患,在劳务管理当中应坚决禁止。

专业化水平

中国工人专业化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得益于国内清晰明确的建筑工种分工,中国工人专业化水平高,技术成熟,多为常年从事专一工种的工人,有明确的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工、瓦工等。

中国劳务工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未经过专业语言训练,只可使用英语简单交流,但建筑工地大部分工作无语过强的语言能力即可胜任。

国内工人相对于印巴工人体质较差,耐热性差,高温天气易发中暑、感冒、痉挛等疾病。

大部分工人出国务工交过大笔押金和签证费用,工作压力很大,如施工现场工资无法满足要求或工资结算不及时,中国劳工情绪易不稳。工人维权意识强,也存在恶意讨薪人员。工人讨薪方式会通过围堵项目部、大使馆、主要地标建筑等方式进行讨薪。讨薪事件社会影响很大,造成诸多建筑企业对中国劳工极其避讳。

中国劳工多在国内企业中就职,中国工人多为班组上或工长,中国工人薪资在各国劳工中工资最高,约为印巴工人的5倍。

印度、巴基斯坦工人

七十年代以来,印、巴每年向中东各产油国输出大批劳工。劳工到中东后,相对稳定,一般工作几年后才回国。因此,每年每批新到的劳工,无论分配到那里,都会遇到自己祖国的同胞。在老劳工的影响和帮助之下,新劳工很快就可以熟悉当地简单的语言以及风俗习惯。

由于印、巴劳工工资较低,劳务成本较低,服务质量又一般能被中东业主所接受,所以劳工们大多数都能连续地找到工作。

印度工人信仰较多,巴基斯坦工人信仰较多为伊斯兰教徒。迪拜属于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按教义一天当中需祈祷五次,施工现场会经常遇到工人放下手里的工作祈祷的情况。

印度国家气候炎热,印度工人对迪拜气候适应能力强、耐热性好。印、巴劳工中,约有百分之七十是非熟练工,在国内时期多为农民,在建筑公司也多从事重体力劳动。专业技能整体较差,且比较懒惰,造成工人效率低。印度国家通用英语,工人在语言上有一定优势。

朝鲜工人

朝鲜工人在迪拜劳务市场占比较低。项目使用了两只朝鲜籍的施工队伍,对施工现场的朝鲜劳务人员印象比较深给大家做一个分析。成建制的朝鲜建筑劳工多为军人出身,年龄段为19-30岁之间,纪律性很强。除管理人员外,一般工人不与外界沟通交流。朝鲜工人吃苦耐劳,施工效率高。但为了保证每日的工程量,往往无视总包管理,对于现场材料随意使用,对现场管理造成一定影响。朝鲜工人工资水平略低于中国工人,其工资的70%左右会上交国家。因过于追求施工速度,施工质量相对较差。

工资水平

月工资水平:中国工人5400AED,印度工人1000AED,巴基斯坦1000AED,朝鲜4000AED,工资对比可看出中国工人工资最高,其次为朝鲜工人,进而为印巴工人。造成工资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人多为是技术工种,朝鲜工人一般不与其他国籍工人一起施工,班组包含技工与力工,所以平均工资低于中国工人,印巴工人多为没技术水平的重体力劳动者,工效较低,可替代性强,造成工资较低。

工作效率

在4-6月份关于中国工人、朝鲜工人、印巴工人工作效率做了一个现场统计。单体体量相同结构型式相同,一栋单体平均32名中国工人施工,2栋单体平均180名印巴工人施工,2栋单体由66名朝鲜工人施工。将各个单体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等工程量折合至每人每天完成工作量,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国工人效率是印巴工人的3.4倍。中国工人效率是朝鲜籍工人的1.2倍。施工至7-8月份,进入迪拜最炎热的时段,中国工人和朝鲜工人施工速率明显降低,相比印、巴工人影响不大。

由于印、巴劳工的工资比其他国家劳工低,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东业主宁顾雇用印、巴的劳工。

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建造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当地劳务资源成为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建筑企业全部中国劳工成本压力会很大,全部使用印巴劳工工期会难以保证。只有将中国工人与印巴人工两方面特点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合理配置才是符合中国建筑企业中东地区发展的特色之路。迪拜Silicon park项目在实践中发现一个中国工人配置5-8个外籍劳工的比例是保证工期降低用工成本的平衡区域。针对朝鲜工人应选取成建制劳务班组,采用施工承包方式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