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市 200070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GSES及HAM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以及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干预,研究组GSE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状态,增强其自我效能,有利于治疗顺利开展。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焦虑;自我效能。
尿毒症为肾衰竭终末期表现,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疲乏、水肿以及食欲不振等,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由于长期血液透析,部分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再加上对于自身病情认知程度不够,其医嘱依从性可能下降,会对实际临床疗效产生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引导,让患者转变不良认知,克服负面情绪,并做出正确行为,认知行为干预恰能够发挥此作用[1]。我院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了认知行为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选入者均确诊为尿毒症,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自愿配合研究。排除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 | 男/女(例) | 年龄(x±s ,岁) | 透析时间(x±s ,月) |
研究组(n=34) | 20/14 | 52.66±5.18 | 7.36±2.16 |
对照组(n=34) | 19/15 | 53.29±5.32 | 7.58±2.05 |
χ2/t | 0.060 | 0.495 | 0.431 |
P | 0.806 | 0.622 | 0.668 |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向其阐述其病情、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及作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饮食控制、营养摄入、用药注意事项等,定期开展随访,给予针对性指导。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组间认知行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肾内科医师1名、护士长1名、2~3名护师。小组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合以往经验拟定健康教育路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1)认知疗法。第1周,对患者实施认知疗法,通过集体健康宣教、个体面对面交谈、微信主动推送信息等方式,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在干预过程中向患者阐述成功治疗方案,以此来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并转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2)行为干预。第2~3周,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在小组引导下,让患者意识到行为转变的重要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包括生理状态、病情控制情况、心理状态等制定个体化行为改变方案。通过案例、心理疏导、引导、教育、交谈等方式,让患者意识到部分行为偏差,如用药不规范、饮食不合理等,指导其纠正行为偏差,并在患者家属协同监督下,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情绪疗法。第4~5周,引导并鼓励患者表达真实情绪,通过倾听、沟通等方式,了解患者真情实感,与患者进行讨论,逐渐引导患者摆脱不合理认知,建立正确的信念,并让患者能够通过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适当发泄负面情绪,指导患者放松身心,如音乐疗法、深呼吸法、冥想等,不断增强患者治疗信心。(5)心得交流。第6周,组织所有患者开展1次集体会议,鼓励患者分享自身成功经验,以供其他患者参考。同时指出患者依然存在的健康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1.3观察指标
采取GSES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记为26~130分,分数愈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愈优[2]。另外,采取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评分愈高说明患者焦虑愈严重[3]。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9.0 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x±s )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GSES以及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干预,研究组GSE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GSES以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x±s ,分)
组别 | GSES | HAMA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n=34) | 72.36±6.56 | 102.32±8.89* | 18.47±5.62 | 11.78±3.96* | |
对照组(n=34) | 73.45±7.11 | 90.25±9.36* | 18.92±6.23 | 14.35±4.12* | |
t | 0.657 | 5.452 | 0.317 | 2.622 | |
P | 0.513 | 0.000 | 0.755 | 0.011 | |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方式,通过血液透析能够清除尿毒症患者代谢废物,并改善肾衰竭,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压力,再加上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病情以及血液透析缺乏认知,负面情绪会不断积累,出现医嘱依从性下降,甚至抵触治疗的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表明经过干预,研究组GSE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报道结果类似[4],反映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进一步降低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并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稳定其病情具有积极的作用。认知行为干预即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让患者能够转变错误认知,并引导其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保持相对积极的心态。在认知转变的基础上,使患者逐步改善行为,做到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健康运动等,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理层面及心理层面出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焦虑状态,强化其自我效能,对于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飞霞,徐小平.主要照顾者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04):73-76.
[2]赵静.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6):109-111.
[3]吴磊,程力,张璜.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05):378-380.
[4]赵玉婵.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5):195-196.
[5]陈晶.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量控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