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之争--对中国当下绘画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1
浅谈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之争--对中国当下绘画的启示

宋杨泽宇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纵观艺术史,德拉克洛瓦和安格尔的主义之争一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为世界绘画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所描绘人物的质感、整体的色调感、思想的画面感皆令观者为之一振。而作为其对手的安格尔则恪守古典主义理念,注重线条变化,画面唯美、精致、静穆。是当时古典主义绘画的集大成者。

斗争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永恒的动力。人类在斗争之中进步,在斗争之中引发新的思考,在斗争之中探索未知的领域。进取的欲望最终会打破保守的思想枷锁,从而演变成彻底的革命。德拉克洛瓦与安格尔二者的斗争触发了绘画艺术剧烈的变革,撼动了几百年之间古典主义审美的中心地位。新生的主义在其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本文是借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绘画主义之争,反思中国当下绘画“和平”的现象。

“狰狞”的狮子与“永恒”的旗手

德拉克洛瓦早年在学院学习,接受系统的古典主义绘画的教育。早在24岁他创作的力作《但丁与维吉尔》即震惊巴黎画坛,以悲剧式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给予古典主义巨大的冲击。其后创作《希阿岛的屠杀》和《迈索隆其翁废墟上的希腊》描绘了希腊人民在战争与硝烟之中奋起反抗的画面。这两幅作品使得德拉克罗瓦与学院派决裂,学院派讽刺其画为 “绘画的屠杀”。德拉克罗瓦也因此成为了浪漫主义绘画的象征。1830年创作《自由领导人民》,画面中通过描绘高举法国国旗的女神带领各个阶级进攻敌人的场景,呼吁人民争取自由,充分展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思想精神。

安格尔师从于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之后接替其师的位置,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进行抗衡。其尤为推崇古代艺术,从希腊雕塑、中世纪绘画、弗洛伦萨画派等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从而达到对艺术“完美”的阐释。1801年他就以《阿伽门农的使者》声名鹊起。其后更是创作出《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等巨型力作,在晚年的作品《泉》更是对古典最大的致敬,画面中的少女以微妙的扭动达到构图的平衡,给人以清高绝伦与端庄典雅的美的感受。安格尔的一生都在追求“永恒”的美,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也使他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

伟大的斗争与深远的影响

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之争是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斗争,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抗衡。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形式严谨,色彩上明暗关系精确、色调和谐统一,造型上具有柔美洁静、简练概括的线条。椭圆形的边框与画面少女们肉感丰腴的身体相对应,更加凸显了少女身体的娇媚气息。画面结构以古典美学原则为基准。这是安格尔最为提倡的崇高典雅、肃穆和谐的美学观点。而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但丁与维吉尔》之中以明快、鲜艳饱含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色彩作为基调。潇洒奔放、粗犷深沉笔触作为作者内心情感的媒介,爆发出澎湃的激情。画家笔下挣扎扭曲的躯体、夸张变幻神态,营造出骚动、不安、矛盾具有戏剧性的紧张氛围。剧烈的运动打破了构图平衡,更增添画面悲剧性色彩。

德拉克罗瓦的另一幅作品《萨达那培拉斯之死》讲述的是亚述国王萨达那培拉斯帝国的灭亡。画面呈现出奢靡、凌乱、迷幻的巴洛克式面貌。萨达那培拉斯隐于昏暗的一角,挣扎乞活的嫔妃,被忠仆杀死的骏马,这是帝国最后的狂欢。对角线的构图、错乱的空间、游离的视点,让观者审视着每一个绝望的片段。红、白、黑、黄缠绕在一起,更衬出女性躯体的肉欲、纸醉金迷的幻想,交织出一支灵魂的交响曲。同时通过萨达那培拉斯近乎英雄般的悲壮结局来影射时局,鼓舞着法国人民面对自由的斗争。在斗争之中安格尔的声望也达到了巅峰,与德拉克罗瓦代表的浪漫主义多次辩论。而此后新古典主义极盛而衰,也无法阻挡历史洪流的滚滚前进。

在这次绘画史上重要的“战争”之后,德拉克罗瓦代表的浪漫主义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德拉克罗瓦在形式与颜色的突破也奠定了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他丰富的色彩影响了印象派的出现,他潇洒的笔触更是直接影响到的梵高的画作。印象派大师马奈更是直接吸取了德拉克罗瓦的精神,更一步向学院主义沙龙进行宣战。如果说塞尚是通过对绘画结构的解析成为了“现代主义之父”的话,德拉克罗瓦就是通过色彩开启未来绘画艺术大门的先行者。表现主义、抽象主义乃至当代绘画,都是试图去突破已有的美学体系,去建立新的美学观念。正是德拉克罗的斗争让艺术家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斗争对中国当下绘画的启示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思想的斗争。诸如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心学和理学之争等不胜枚。这些斗争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根源的最深处,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但基于传统主体儒家的“中庸”思想及统治者思想文化的禁锢,这种斗争都基于儒家的体系之下再难有重大突破。国画正是基于这种体系下存在的艺术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体系庞大,派系众多。体系的内容日渐完善,可是陷入了瓶颈。究根其原因是本质无法突破。现在的中国文化已然失去了古典文化的传承,思想体系越发趋向于西方失去了文化传承,从而感受不到文化的风气,这是我们现在的国画再也无法企及古代国画的原因。油画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舶来品,老一辈艺术家徐悲鸿先生、林风眠先生甚至更早的先生们把油画艺术率先引入了中国。但是基于历史原因我们的油画慢慢走向了“苏派”,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学院派。纵观中国油画的几十年历史乱象丛生,学院派、融合派、现代派等,层出不穷,渐迷人眼。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去“针锋相对”,大多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坐井观天。没有了斗争我们则失去了进取之心,失去了创新的力量。通过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之争,我们看到了斗争对绘画艺术的积极因素 ,在斗争之中获取了向上的欲望与向前的探索。而至于中国绘画“和平”的现状,更多的还是无法突破儒家“中庸”思想的禁锢。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兼容并蓄具有斗争精神与创新精神,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坚持自我,勇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