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霍山县供电公司,安徽 六安2372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下,供电企业发展空间升级,为满足工作需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程度提高,为电力安全提供了必要条件。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经研究发现是一种先进的集成系统,除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核心技术外,还包含着通信技术等,借此实施实时数据分析,增强系统的控制、存储等功能,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将站在电力调度的视角,探究电力调度自动化关键内容以及运维技术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动化运维的解决策略,为变电站运行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技术分析;自动化运维
引言: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能源需求增大,为保障充足电力供应,电力企业不断创新,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电网运行基础。从现实了解到,电网发展效率有待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尚有发展空间存在。为此,要深度推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挥,明确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作用和关键点,提高自动化运维质量,借此保障电力调度的稳定,为电网发展保驾护航。
1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存在的局限性
1.1专业技术待提高
随着需求的升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在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越来越人性化,系统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的系统建设,服务器、数据库等设备不断增多,运行年限的增长,促使故障频率频发。电网运维对电力调度依赖性较高,一旦调度环节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供电的瘫痪。从现实经验了解到,电力调度的维护目前都是被动开展的,依靠制度约束的方式实现安全管理,工作实际进展缓慢。人员专业技术待提高,实际的运维管理能力低,在现有的系统体系内,难以对故障实现闭环管理,无法获得理想的运维成果。
1.2运维质量参差不齐
现阶段,手工作坊式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现场的运维人员按划分标准开展运维工作,维护工作缺少步骤,更是难以保障逻辑性,多数工作的开展依靠的是运维人员的经验。若人员的经验不足,就会出现误遥控情形,后果较为严重。在传统的调度运维机制中,人员的素养决定一切,运维能力一般者,会影响整体运维质量。同时,也没有故障处理机制作为支撑,调度和监视不全面,人力资源不仅受到消耗,运维质量也不能提升。
1.3监视平台不完善
从实际经验了解到,平台的综合监视水平比较低下,只能单独关注某一构件的运维情况,同时需要人员不间断监视,这样的机制,会加重运维人员的负担。若人为监视不到位,势必会造成故障处理的延误,从而对监控等业务形成影响。自动监视平台的不完善,影响了电力调度的综合发展能力,不容忽视。
2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的核心内容
2.1系统硬件的运维管理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构成复杂度高,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在整个系统运维管理期间,硬件故障不容忽视,对电力调度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现实中,需提升整体维护质量,确保硬件的运行状态,降低系统硬件故障率。结合经验可知,系统硬件故障表现明显,会促使自动化系统发生错误,从而弱化整个系统性能,增加电网运维风险[1]。系统硬件的运维,主要是借助检修管理,保障硬件的使用性能,使其处于性能稳定的状态。借助动态化管理和精细化的检修,可发现系统硬件不足,借此升级系统硬件质量,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日常巡视管理中,要合理检验自动化系统性能,确保系统的运行状态,注重检查指示灯和面板,从而评估系统潜在风险。针对设备在线监测实施整体优化,对异常警报问题分析。除此之外,重视系统安防管理,加强数据备份,降低数据丢失概率,有效避免二次安防中诱发的设备故障问题,从而降低系统的效率。
2.2系统软件的运维管理
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诱发电网瘫痪的因素很多,同时故障发生过程迅速,想要降低故障的影响,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是可靠的路径之一。研究表明,借助调动自动化系统的搭建,可充分整合资源,实现电网安全分析,并在可靠环境下积极完善监控手段,为后续电网使用提供保障。及时处置故障,控制事故影响范围。D5000系统性能完善,应用标准更高,更具标准、开放以及安全等特质,拥有高度开放兼容的属性。实践环节中,应用D5000可实现源端维护,确保电力调度资源的全网共享,夯实一体化运维的基础。经研究发现,D5000系统集成了先进软件的优势,其突出表现是各类应用在基础平台上实现了统一管理,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统一的模型,借此确保CASE、人机界面等服务。该平台的逻辑关系如下图1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基础平台的作用显著,要全面支撑各类应用,确保核心应用发挥功能,并按照横向、纵向等设计思路实现一体化管理,充分协调各类应用关系,构建调度支撑体系,为电力调度提供保障。
图1 系统基础平台逻辑关系
系统运维管理过程中,有些因为软件诱发的故障比较难以察觉,这就增加了管理难度。基于此,在日常运维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数据库连接内存的使用质量,同时提高空间使用率,在系统规划设计期间,加强常驻进程的管理,借此保障电力调度的稳定性
[2]。实施管理阶段,必须检测系统文件夹,重点检查其中错误信息,同时将这些错误信息集中管理,为厂家运维提供参考。与此同时,要结合现实要求,解决人机操作界面的相关故障问题,避免出现误操作。系统应用期间,培养运维人员好的习惯,合理规避运维风险,确保数据传输的品质,提高系统软件的服务能力。
2.3不间断电源系统运维
除了软硬件之外,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同时还要关注不间断电源系统运维工作。针对该系统的运维,需以确保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借助系统质量分析,夯实电网供电基础。在技术保障下,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并采取恰当的紧急处理模式[3]。结合现实经验可知,可通过定期切换电源,对逆变问题合理判断,借助高效的运维管理,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确保不间断供电质量。
3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改善的建议
3.1规范作业指导书
现实工作中,可借助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相关操作,提高系统稳定性。主备调系统运维工作相对复杂,涉及内容多,工作实施期间会涉及新设备启动以及重要故障排除等。为了保证作业质量,需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结合检修标准进行维护工作,落实好1人操作、1人监护的工作模式。
3.2合理优化运维模式
合理优化运维模式,重点在于风险管控,事前预防应该是管理的中心,加强系统的监视工作,借此降低风险概率,将风险转变为在控,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具体工作内容有:(1)实施常态化风险控制。基于常见问题开展评估工作,对风险可能性进行预判,编制管控措施,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提高系统运维效率。(2)完善相应制度。现实中,可进一步明确值班制度,成立相关责任机制,强化人员运维的意识,规范值班巡检。与此同时,落实考核巡检工作,借助高效、透明的管理,强化预防性维护工作效果。必要时组织系统紧急故障演练,训练人员的实操能力,合理应对系统风险。
3.3搭建运维管理平台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合理搭建管理平台,提高各应用软件的管理质量,实现一体化管理,确保服务器、交换机等性能稳定,对应用软件实施监测,科学分辨系统缺陷。同时加以告警,如短信告警、语音报警等,保障主备调系统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科技进步的指引下,电网管理标准提高,做好调动自动化工作,可夯实电网运维基础,作用显著。现实中,要明确电力调动的关键内容,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通过软硬件和不断电供电系统的维护升级,提高电力调动自动化的可行性,为电网稳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原.新时期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要点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81-282.
[2]黄慧颖.分析调度自动化运维监管系统的设计及实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62.
[3]宋元森. 调度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滨(1970-),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及同期线损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