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2

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教学

蔡晓娟

河北廊坊三河市第一中学

河北省高中地理学科使用的是湘教版教材,新高考考查学生必修两本,选择性必修三本,初中区域地理四本,一般情况下,高中地理会在高二结课,两年完成九本书,所以高一高二的课程很紧,老师不能有丝毫懈怠,这关系到高三的整盘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通常是采取三轮复习模式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突破专题,三轮强化训练。在这九个月当中,我们不仅要依据新课标复习基础知识,还要安排周练,月考,联考等考试,考试密度大,而且试卷讲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新高考,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社会,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动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和我的同事在今年高三复习过程中,借助现有的教学辅助工具,就如何“整合和利用大数据获得教学资源,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率”进行了课题研究。本文是廊坊教育科学规划“双区”建设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下面我把研究成果,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一、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

《中国高考报告(2023)》判断指出,立德树人是新高考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新高考聚焦关键能力考查,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高考综合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高考试题。从中找出经常考的知识点分析考点分布,总结其考查方式,进而对教材与复习资料上的知识进行整合,确定每本教材的复习重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精准教学。

考 卷

题号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分值

2022年  浙江1月卷

1题

文字

以农业生产地膜覆盖为背景,

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生产的应用

6分

24-25题

示意图+文字

以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日变化图为背景,

考查大气削弱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2分

2021年  浙江1月卷

13题

文字

以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为背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2分

24题

示意图+文字

以飞机云带的出现为背景,

考查逆温的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3分

2021年  广东卷

12-14题

文字

以黄河源地辐射逆温为背景,

考查逆温出现的时间、地形及特点

9分

2021年上海卷

5题

文字

以探空气球观测气象数据为背景,

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的特点

2分

2021年全国乙卷

7题

示意图+文字

以我国某城市城区与郊区的各月的平均湿度对比为背景,考查大气的相对湿度的影响因素

4分

2021年江苏卷

5题

示意图+文字

以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夭气简图为背景,考查逆温的成因

2

2020年浙江7月卷

10-11题

文字

以氧化亚氮增温效应为背景,

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解释气候变暖的应用

4分

2020年上海卷

18题

文字

以霜重见晴天为背景,

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2分

2020年浙江1月卷

21

文字

以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为背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中的应用

3分

2020

课标Ⅱ

6—8

示意图+文字

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为情景,结合统计图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12分

以选择性必修一 《大气的组成和受热过程》为例,统计近三年的高考题

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发现,各地高考地理题以某区域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状况为命题情景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两块主干知识,试题尤其重视对“逆温的特点、成因”“大气热力作用对气温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的考查。此部分试题需要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并解读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种考查体现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素养。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可知本部分试题更加趋向对原理的迁移能力、实际应用方面的考查,更加注重对“生活中的地理”的考查。在备考复习时,应加强对原理内涵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多结合生产、生活的情景分析相关内容的时空差异及动态变化。

高中地理教师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考点的统计,研究试题命题特点,授课过程中重点难点突出,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这样在基础年级可以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高三老师依据高考试题特点,选取以“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为背景材料的试题,能够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试题,做到“少而精”,改变“靠刷题提高成绩”的想法。

二、统计考试数据,摸清学生问题

一份试卷,就是一份丰富的资源,它能反映学生的优点与薄弱点、教师教学的效果。高三地理教师根据与校外联考的错题统计,校内历次考练的错题统计,做好考后试卷的统计分析工作,弄清学生的认知水平,规范学生的答题术语,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确定以后的改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我校高三经常参加联考,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阅卷。网阅结束后基本可以得到以下数据:本班地理学科的平均分以及在全年级的位次,本班地理得分在全年级前五十名的人数,全年级和本班各单个题目平均分、得分率对比;本班选择题各个小题各选项选择人数、满分人数和学生名单;综合题各小题各分数段人数和学生名单;答题卡上显示各小题卷面得分等等。依托这些数据,可以对学生整体和个体进行全方位分析:

对于客观题(选择题):可利用计算机阅卷系统汇总每道题正确选项的正答率,其它选项的错选人数,以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答题情况并对错因类型进行归纳。对于主观题(综合题):教师在阅卷后根据每一小问的平均分和年级的对比,找到本班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弱点和盲区。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针对错题统计,分析试题,可以利用阅卷系统获取的具体案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避免“表达口语化、逻辑混乱等不良”答题习惯的方法,养成语言规范、卷面整洁的良好答题习惯。考完试后,教师单独找某位学生,面对面的对个人试卷进行分析,给出建议和帮助。

三、借鉴数据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师生要依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并改进现有教学和学习策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对症下药,提高复习效率。

(1)教师改进措施:

教师改进措施的制定,必须在充分分析学生考试的错误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一方面对教学反思和改进,如加强基础知识落实与掌握的严格督查,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好试卷讲评课,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错题库,对错题再练或进行变式训练,对薄弱点进行巩固强化。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才能做好,长期坚持积累必然会有成效。

(2)学生改进措施:

考试后往往可以暴漏出学生很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答题方法欠缺和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会学习的同学自己就可以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督促和建议。针对学生的典型学习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a、背诵基础知识:依据每一章每一节的高考考点,印刷应掌握的背诵小卷,利用地理晨读小自习,加强背诵,小组长负责检查。对没有掌握的知识,重点标记,背完一遍,背第二遍或第三遍,随着遍数增加需要背诵的知识清单会越背越少,学生也会越来越有动力,有成就感。

b、积累课外知识: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积累本,主要积累教材上没有,教师课堂扩展总结的重要知识,原理规律;自己从课外或考试做题时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典型试题的解题方法等。

c、培养答题习惯:卷面留痕习惯——读书和做题时画关键词,做重点标记,起到警示作用;认真书写习惯,背诵标准答案习惯等等。

d、建立错题档案:教师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用来收集每次考试出现的错题,注明错误原因,经常拿出来翻阅。

经过课题组潜心研究总结,实现了在讲课中,教师能够根据大数据所呈现的高考考点、典型错题等相关统计数据,对讲评内容、讲评方式进行优化创新,并解决了教学过程存在的“师生互动较少、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数据应用不全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有效的活跃了讲评课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最终我们地理教师,也达到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彭红超. 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17-25.

[2] 王亚飞李琳李艳.大数据精准教学技术框架研究 [J].现代教育技术 ,2018,28(7):5-10.

[3] 付达杰唐琳 .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27(7):12-18.

[4] 万力勇黄志芳黄焕 .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 : 操作框架与实施路径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29(1):31-37.

[5]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等复习资料。

廊坊教育科学规划“双区”建设专项课题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三地理教学诊断与复习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蔡晓娟       课题编号:SYQ2025

单位:河北廊坊三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