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医院 675500
摘要:目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采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2年月期间诊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甲泼尼龙治疗60例)和观察组(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60例),观察两组患儿预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CD3 + 、CD4 + 、CD8 + 、CD4 + / CD8 +)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中采用人免疫球蛋白与甲泼尼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并且一定程度强化与免疫功能。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因是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炎症发生,是一种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困难[1]。对患儿具有较大的生命危险度,甚至引发其他呼吸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肾功能损伤。传统治疗中以大环酯类抗生素应用为主,但随着多因素的影响变化,导致大部分患儿已不同程度出现耐药性,因此疗效不佳[2]。糖皮质激素的抗菌谱逐渐得到认可,在临床中逐渐应用于支原体治疗中。本文对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2年月期间诊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甲泼尼龙治疗60例)和观察组(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55±1.16)岁,病程(7.14±1.04)d;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7.58±1.15)岁,病程(7.18±1.08)d,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咳化痰、退热、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阿奇霉素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66,2ml:0.1g),1 mg/ (kg·d)连续静脉滴注 5 d。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泼尼龙片(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4,4mg), 2 片/d,连续 3 d。
观察组:口服甲泼尼龙片联合人免疫球蛋白(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33,1.5ml)1.5~3ml// 1 次/d,连续 3 d。
1. 3 观察指标
(1)统计治疗中的免疫功能指标数据,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 、CD8 + 、CD4 + / CD8 + )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3.0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组别 | n | CD3 + (% ) | CD4 + (% ) | CD8 + (% ) | CD4 + / CD8 + |
观察组 | 60 | 86.55±11.01 | 41.33±8.77 | 23.18±4.97 | 1.75±0.66 |
对照组 | 60 | 64.21±9.48 | 32.55±5.36 | 26.45±5.56 | 1.02±0.63 |
t | 11.910 | 6.617 | 3.397 | 6.197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 论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感染途径通过口鼻呼吸及口腔分泌物,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大治疗难度,病情具有反复性,治疗具有持久性,致使药物给患者身体带来耐药性及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较常采用的是大环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通过其高渗透性进入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针对性的发挥抑菌转肽、阻止蛋白质生成作用,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但不具有长期使用价值,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甲泼尼龙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脂介导产物、炎症因子[3]。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患儿的免疫力,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免疫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能够取得良好疗效,有效提高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学艳.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100例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5):694-697.
[2]张天虎.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120-122
[3]韩金芬,王会娟,唐晓燕,等.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