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NICU早产儿低体温干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4

入住NICU早产儿低体温干预疗效研究

丁兰

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保暖帽在低体温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产科出生并即刻转入NICU救治的120例低体温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头戴自制保暖帽加聚乙烯保鲜膜包裹颈部以下身体部位的方式,对照组采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颈部以下身体部位的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入室时、入室0.5H、入室1H、入室2H、入室12H的体温值、低体温率、体温分度、体温恢复至36.5℃的时间和住院天数。

结果:两组早产儿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室1小时体温值(36.47±0.18)、2小时体温值(36.62±0.13)均高于对照组(36.37±0.26)、(36.55±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入室1H低体温率(14.2%)、2H低体温率(2.5%)均低于对照组(31.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入室1H体温分度、2H体温分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钟)60(37.5,120)明显优于对照组120(60,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𝘱<0.01)。

结论:使用头戴自制保暖帽加聚乙烯保鲜膜包裹颈部以下身体部位的方式能有效控制早产儿低体温的发生,显著缩短早产儿体温恢复至36.5℃[9]的时间,对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管理[16]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小于37周(小于259天)的新生儿。早产儿在娩出后脱离了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环境,还可能经历窒息复苏、机械通气、转运至病房、置管等暴露性的操作,均导致了早产儿体温稳定困难。国内研究发现早产儿低体温率达6.29%—66.3%[1][2],其中51%的早产儿到达NICU初次体温低于36.5℃、46.6%低于36℃[3]。低体温可引起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甚至死亡。体温每下降1℃,死亡风险将增加28%[4],而出现晚发型败血症的风险将增加11%。因此,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早产儿低体温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异常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转入本院NICU的120名低体温早产儿进行体温干预,观察入室体温对其体温变化、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产科

出生并即刻转入NICU救治的120例低体温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胎龄<37周,入新生儿室体温<36.5℃,患儿家属对本研究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Apgar评分<3分。(2)患儿家属放弃治疗。(3)患有严重先天性畸形。(4)有明显皮肤破损。将符合要求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胎龄(W)

体重(kg)

观察组

60

31

29

35.07(34.28,36.00)

2.20±0.43

对照组

60

37

23

35.49(34.60,36.28)

2.24±0.40

𝘻/ 𝘵

1.222

-1.412

0.529

P值

0.269

0.158

0.598

1.2干预方法  

产房或手术室准备:调节室温为26—28℃[5],婴儿出生前15min将2张规格12*12cm的双层纯棉包被平铺在辐射台上,打开辐射台,设置为预热模式至34℃[6],断脐后立即将婴儿放置在预热好的辐射台上,用第一张包被擦干全身,脐带处理后迅速称重,再用第二张包被包裹婴儿颈部以下部位。出生后的15分种内由医务人员通过婴儿车将需要转入NICU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科。

新生儿病室早产儿区室内温度设置在24—26℃,湿度55—65℃[7],提前预热暖箱为34℃[8]。早产儿入室后即刻放入预热好的暖箱内,撤去包被,根据患儿的体重调节箱温至中性温度。迅速用常温石蜡油擦净腋下胎脂,用透明敷贴将肤温探头固定于腋窝处,测量腋温10min,即为患儿的入室体温。

材料选择及包裹方法:聚乙烯保鲜膜选择宽度为45cm的保鲜膜(可以完全包裹患儿颈部以下身体),尿不湿选择单片重量为0.2g的NB号尿不湿。具体包裹方式为:保鲜膜平铺在暖箱内,将早产儿放置在保鲜膜上,后颈上缘齐保鲜膜上缘,将近侧保鲜膜沿肩部包裹至对侧腋后线(对侧手臂不包裹在内),近侧脚部保鲜膜反折,然后将对侧保鲜膜沿肩部包裹至近侧腋后线,对侧脚部保鲜膜反折,确保躯干和四肢完全被保鲜膜包裹。松紧以1指为宜;自制保暖帽内面接触头部,保暖帽上部沿头顶包裹至眉弓,超出眉弓处反折向上,再将左右两侧帽体粘贴于近侧,确保保暖帽完全包裹于早产儿头部,松紧以1指为宜。

观察组采用头戴自制保暖帽加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方式,对照组采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方式。待体温恢复至36.5℃[9]后撤去自制保暖帽和聚乙烯保鲜膜。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入室时、入室0.5H、入室1H、入室2H、入室12H的体温值、低体温率、体温分度、体温恢复至36.5℃的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体温分度标准[9]:正常体温36.5-37.5℃、轻度低体温36-36.4℃、中度低体温32-35.9℃、重度低体温<32℃。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区间比较采用𝘵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区间比较采用𝘹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𝘮(p 25,p 75)表示,区间比较采用𝘻检验。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儿入室体温值和体温分度情况比较观察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入室时体温值和体温分度比较无统

计学意义(𝘱>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入室时体温值及体温分度比较 n(%)

组别          例数        体温值

体温分度

轻度低体温   中度低体温    重度低体温

观察组

60

35.00±0.70

5(8.3)

55(91.7)

0(0)

对照组

60

35.20±1.01

11(18.3)

51.5(80)

1(1.7)

𝘵/ 𝘹2

𝘱

0.114

0.909

3.726

0.155

2.2两组患儿入室后0.5H体温值、1H体温值、2H体温值、12H体温值变化比较观察

观察组入室0.5H、1H、2H体温值变化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入室12H体温值变化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𝘱>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入室后0.5H、1H、2H、12H体温值变化

组别

例数

体温值

入室0.5H

入室1H

入室2H         入室12H

观察组

60

36.17±0.37

36.47±0.18

36.62±0.13

36.88±0.22

对照组

60

35.97±0.59

36.37±0.26

36.55±0.20

36.91±0.19

𝘹2

-2.157

-2.370

-2.208

0.774

P值

0.033

0.019

0.029

0.440

2.3两组患儿入室0.5H低体温率、1H低体温率、2H低体温率、12H低体温体温比较观察

观察组入室1H、2H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入室0.5H低体温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𝘱>0.05),见表4

表4两组患儿入室0.5H、1H、2H、12H低体温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入室0.5H

入室1H

入室2H

入室12H

观察组

60

46(38.3)

17(14.2)

3(2.5)

60(100)

对照组

60

50(41.7)

38(31.7)

12(10)

60(100)

𝘹2

𝘱

0.833

0.361

14.803

0.000

6.171

0.025

          2.4两组患儿0.5H体温分度、1H体温分度、2H体温分度、12H体温分度比较观察

观察组入室1H、2H体温分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室0.5H(𝘱>0.05)、12H体温分度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两组患儿0.5H、1H、2H、12H体温分度

入室0.5H

入室1H

入室2H

入室12H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正常体温

14(23.3)

10(16.7)

43(71.7)

22(36.7)

57(95)

48(80)

60(100)

60(100)

轻度低体温

35(58.3)

28(46.7)

16(26.7

37(61.7)

3(5)

12(20)

0(0)

0(0)

中度低体温

11(18.3)

22(36.7)

1(1.7)

1(1.7)

0(0)

0(0)

0(0)

0(0)

重度低体温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𝘹2

5.11

15.10

6.171

𝘱

0.078

0.001

0.013

2.5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观察

观察组体温恢复至36.5℃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𝘱<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𝘱>0.05),见表6

表6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min)

住院天数

观察组

60

60(37.5,120)

9(7,13)

对照组

60

120(60,120)

9(7,12)

𝘻

𝘱

-3.513

0.000

0.024

0.98

三、讨论

随着新生儿复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和应用,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早产儿低体温逐渐成了早产儿出生后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早产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体温调控不稳定,直肠温度会以每分钟0.3℃的速度下降,30分钟内可降低2-3℃[10][11],在中性温度下约6-8小时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12]。WHO对的新生儿体温的定义[9]为:正常体温36.5-37.5℃、轻度低体温36-36.4℃、中度低体温32-35.9℃、重度低体温<32℃。因此,积极采取有效地保暖措施,减少早产儿的散热消耗对维持正常体温异常重要。

国内现有多项研究表明,塑料保鲜膜包裹身体加头部戴帽子作为预防新生儿低体温具有良好的效果[13][14]。但帽子易受患儿头围的影响,不能完全贴合头部,且不同材质的帽子,其适用范围和保暖效果也有所差异[15]。本研究采用自制保暖帽作为头部保暖工具,具有以下优点:1、大小可根据患儿头围进行调节,能做到完全贴合头部。2、不受季节和气温的影响,适用于所有季节。3、价格低廉,为一次性用物,清洁卫生,不用反复消毒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头戴自制保暖帽的观察组入室1小时体温值、1H低体温率、1H体温分度、2小时体温值、2H低体温率、2H体温分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𝘱<0.05)。说明使用头戴自制保暖帽加聚乙烯保鲜膜包裹颈部以下身体部位的方式能有效控制早产儿低体温的发生,显著缩短早产儿体温恢复至36.5℃的时间,对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管理[16]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课题小组设计一款新生儿用保暖帽,能够更好贴合于新生儿头部,保障保温效果。同时可活动式的防蓝光眼罩和呼吸机管路固定带,合理的设置在松紧帽上,能够配合同时用于蓝光治疗和无创呼吸机的患儿,松紧帽体整体松紧可调,极大提高了佩戴舒适性,专利申请号202222835771.5。

[1]春燕,申青华,李丛,等.通过质量提升项目改善NIcu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低体温的临床分析[J].中国 儿童保健杂志,2020(11):1263—1266.入院低体温率

[2]单瑞洁,李兴霞,王静娜,等.早产儿低体温的预防及相关证据总结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34—38.入院低体温率

[3]WHO. Thermal protection of the newborn: a practical guide [EB/OL]. [2020-10-01]. 低于36.5

[4]LAPTOOK A R,SALHAB W,BHASKAR B,et al .Admission temperature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redictors and associated morbidities[J].Pediatrics,2 00 7,11 9(3):e6 43-e6 4 9.体温下降1℃

[5]秦耕, 张九学. 妇幼保健机构建筑设计指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127. QinG, ZhangJX. Architectural design guidelines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ions[M].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8:127. 产房温度

[6]McCallEM, AlderdiceF, HallidayHL, et al.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hypothermia at birth in preterm and/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C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 2( 2): CD004210. DOI: 10.1002/14651858.CD004210.pub5. 辐射台温度

[7]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张玉侠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新生儿室温度湿度设置

[8]Hey E.Thermal neutrality.BrMed Bull,1975:31:69-74 暖箱预热至34℃

[9]WHO safe motherhood: thermal protection of the newborn: a practical guid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who体温分度

[10]DahmLS, JamesLS. Newborn temperature and calculated heat loss in the delivery room[J]. Pediatrics, 1972, 49(4): 504-513. DOI:10.1097/00006199-197209000-00089.体温30分钟内下降

[11]TrevisanutoD, Sed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newborns: the thermal environment[M]. Cham:Springer2016:1-24.体温30分钟内下降

[12]叶天惠,熊小菊,丁玲莉,等.早产儿住院期间低体温干 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9):23—26. [3] 胡静,李信群,沈颂娜.应用质量改进团队模式降低新生儿 中性温度6-8小时

[13]乐琼,罗黎,吴丽芬,等. 早产儿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杂志,2022,37(1):87-90,109.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2.01.087. 保温方法

[14]周微. 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入院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塑料薄膜封闭式包裹对早产儿入院体温的影响[D]. 温州医科大学,2009. DOI:10.7666/d.y1514746. 保温方法

[15]Bissinger R L, Annibale D J. Thermoregula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during the Golden Hour:Results and Implicationgs[ J ].Adv Neonat Care, 2010, 10(5):230- 238.DOI:10.1097/ANC.0b013e318110ae63.羊毛帽、棉帽

[16]Reynolds R D, Pilcher J, Ring A, et al. The Golden Hour: Care of the LBW Infant during the First Hour of Life One Unit’s Experience[ J ]. Neonatal Netw,2009,28(4):211-219.黄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