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许多人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天使”,是上天的美好馈赠。他们有的给父母带来欢乐,有的给父母带来荣耀,可也有的是给父母带来伤痛。这些“天使”有时候让父母很头疼,象是一些遗失了翅膀的“天使”。常听有些家长抱怨:孩子胆小,怕生,不爱说话,没自信,怎么办?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好动啊,对什么事都感兴趣,但却什么都学不好,怎么办?我的孩子只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我的孩子有自闭倾向,怎么办?……杜威说过:选择了一个职业,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选择了幼教行业,也就注定了与天使相伴,与日常的琐碎事情为伍。我们老师应如何培养教育这些特殊孩子,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翅膀”,让他们成为“美丽的天使”呢?
1、用游戏慰藉孩子焦虑的心
在幼儿园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哭闹不止、神情紧张、惟我独尊、随心所欲……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他们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因此,我们老师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减轻这种分离焦虑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呢?游戏能使新入园幼儿的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因为游戏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易于接受,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游戏活动。
教师每天不仅要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有效手段减轻幼儿的焦虑情绪。如,在活动室设置几组角色游戏区“娃娃家”、“电话亭”,提供逼真的寝具、厨具、餐具、布娃娃、电话机等,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模仿家庭生活情节;设置建构区,投放色彩鲜艳的比较大型的插塑、积木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设置情境表演活动,请大班哥哥、姐姐表演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教幼儿玩用儿歌编配的手指游戏,儿歌既朗朗上口,手指游戏好玩又有趣,能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启迪孩子的智慧。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洗手歌》 :卷起小袖子, 打开水龙头, 手心手背搓一搓, 手指缝里搓一搓,甩一甩,擦擦干,我的小手真干净。孩子们很爱玩手指游戏,并且乐此不疲。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中逐步消除对自己亲人的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情绪,很快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同时也让幼儿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的快乐。
2、用画笔安抚孩子自闭的心
从小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在画画时手、眼、脑相互协调配合,经常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目的观察与描述,孩子就能越来越完整、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的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学画画能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还能增加耐性、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画笔也是学前期幼儿最喜爱的玩具之一,他们经常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班有个女孩叫林思思,她刚上幼儿园时,见到老师、小朋友不愿意打招呼,即使在家长提醒后勉强“问好”或说“再见”也从不正眼看人。她喜欢玩某样东西,如绳子、纸张等,不管是吃饭、睡觉或游戏时间,都反复操作不厌烦。刚入园时,她常在老师不注意时跑出教室自己一个人闲逛;喜欢自言自语,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大声喊叫,如“着火啦!着火啦!”、“我看见狐狸了!”……但是老师发现她对美术活动很感兴趣,喜欢涂色,画画。这个孩子有自闭倾向,对待这样的孩子,要有长久的耐心和爱心。经常有个别幼儿去骚扰她,有的年龄大些的孩子说她“很傻”。在批评教育这些孩子的同时应该不断给她表现的机会,经常在集体前多提问她,表扬她画画好,对老师有礼貌,是个聪明的孩子。时常找她谈话,要求她始终边听老师说话边看着老师的眼睛,并回答问题,或按老师的指令做些简单的事情。多提供给她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如,让她把自己的绘画作品与同伴交流,说说“我画的是什么”、“我的画叫什么名字”、“我喜欢画什么,它什么样”等等。发动一些年龄小的孩子跟她一起画画,一起玩,起初她只肯跟固定的几个女孩交流,渐渐地她能“走出自己的世界”,融入集体中,不再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小伙伴也愿意跟她交往了。画笔成了她的好朋友,也成了她与人沟通的桥梁。当然,这样的孩子还需老师们继续关爱她,使她不断进步。
对待这样特殊的孩子,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用正面、恰当的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让他们不断进步,插上“天使”的翅膀。画画对于幼儿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融合的环境下,最少限制的情况下,这样特殊的孩子通过画画学会与同伴交往,和老师沟通、交流。她的家长看着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很欣慰,对孩子将来有良好发展,更好地回归社会有了长足的信心。
3、用赏识和耐心敲开孩子心灵花园之门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我们大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或性格中的亮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让他们在“我是好孩子”的潜意识中不断成长。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弱点和短处而小题大作,使他们在“我是坏孩子”的想法中自暴自弃。大班有个孩子很调皮、好动、要强,平时是班上的“小霸王”,其他孩子都怕他,疏远他。有时他也显得很孤独,就更爱霸道,发脾气。但是他很喜欢小动物,他拥有许多动物图片,家里还饲养了一些小动物。只要谈到他的猫咪、狗狗和老鼠兔,他就变得很温和,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家宝贝的故事,还把小动物图片分给其他小朋友看。为了让他能与同伴和睦相处,老师们就发挥他的长处,让他担任饲养角的组长,负责带领其他孩子喂养小动物,记录小动物的成长情况等,有时老师在教授有关动物知识时还有意请他担任“小老师”。慢慢地,孩子们不仅佩服他,还乐意与他交朋友,他也不那么霸道了。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赏识的教育手段能使“坏孩子”变好,使“好孩子”变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亮点,即使不是一个星星,也应该是一只萤火虫,一个亮点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心灵花园之门,就能看到百花齐放。
幼儿对某件事有热情,往往是因为这样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他在这件事上获得的成就感,将有助于提升其他方面的学习动机。就像白岩松曾说过的:“不仅让孩子做有用的事,也要让孩子做一点无用的事。”也就是说,我们成人应该允许孩子顽皮一点,吵闹一点,提供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用赏识和耐心启迪孩子的心灵。
总之,我们培养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具备健壮的身体,聪敏的头脑和独立生活的本领,以适应社会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个性还十分独特。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潜藏着优秀的DNA和密码,关键在于父母、教师会不会挖掘和引导!前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过:“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忌;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友善中长大的孩子,爱他人也爱自己。”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为这些“天使”们插上“美丽的翅膀”。培养教育“美丽的天使”应从小做起!为每位孩子插上“天使的翅膀”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