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昆明 650504)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的宝贵历史财富,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保护。论文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对策建议,旨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丰富城市文化、发展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等功能。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是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能推进城市的发展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共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街区970片,确定了历史保护建筑 4.27 万处。随着时间流逝,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在风吹日晒中受到腐蚀,基础设施落后,与城市整体面貌格格不入;部分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足,甚至出现一拆了之、大拆大建的破坏行为。为最大程度保护并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遗产,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有必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街区价值。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存在的问题
第一,保护落后。有一些文化街因为长时间没有维护,导致很多老建筑变成危房。同时自然环境不断侵蚀一些房屋,超负荷的使用,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以及更新。有一些历史街区在开发时建成旅游场所,大部分居民都被迁出,即使有一些不愿离开的人大部分为老年人,因历史建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质量较差,和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理念非常不符,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愿意迁出。还有的就是迁出之后,把房屋租给其他人,租户对历史街区没有很高的重视。
第二,不重视环境空间。除了建筑因素,相关功能、空间、时代、地域及文化等因素需纳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而且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下沉与地台,交通流线的内凹与外凸、动态与静态,街道的交通性、商业性和生活性、出入口尺度对人流的引导性,院落的对称性和规则性等都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但在实际中,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空间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第三,2.2 开发过度。在一些城市发展中,因为发展理念出现错误,使得开发过度,为了对现代市场进行迎合,大面积拆迁历史遗留建筑,或者是重新翻盖,以此来吸引游客前来,这就使得历史街区的商业范围逐渐扩大,严重的甚至都是开店做生意的,其商业氛围充斥着整个历史街区。另外,旅游类型没有特色,和其他城市景区大同小异,这就导致历史街区的商业质量非常低,发展出现了畸形。
第四,私自改造。 改造建筑在历史中曾作为商铺或居住空间,在建筑规范不完成的情况下,或多少经历私自改建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然而多数情况下其改造并 未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或打断了视觉上的连续 性,或破坏建筑立面风貌,整体形象混乱,削弱了作 为商业对游客及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单一的业态对商业功能需求较低、道路尺度、环境调性都限制了现有的商业展示,于游客而言缺少了体验性。
二、保护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对策建议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保护,要实现这些目标:改造后的建筑形式应适应新的功能,并且完善缺失功能,例如功能布局、服务指引、商业展示、氛围提升及业态提示等;通过主题氛围营造将当地文脉融入建筑,在传递设计理念和地域文化的同时,传承城市独特风貌与时代记忆;通过改造,从尺度、材质、色彩等方面增 强街道和出入口的标识性与体验性,适当设置灰空间和街区界面节奏,增强趣味性与引导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解决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系统规划
各省市住建部门要联合文物保护部门,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基础上,推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落实“应保尽保”,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等统筹规划,增强功能性改造保护,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让城市延续文脉、留下记忆。
(二)建立保护改造机制
首先,要建立官方领导机构,对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机制进行完善,建立保护改造的法律制度以及相应的平台,邀请专家来为改造历史街区提供意见,保障资金充足下建立扶持政策,要做到专款专用。其次,对市场主体要进行盘活,利用政策,根据市场机制,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历史街区的维修以及改造中,使其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基于此,要对街区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保持街区原有风貌,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对街区的保护与修缮行为进行鼓励。对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进行解决。
(三)增添街区生机活力
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首先要对老建筑进行变换,在现代社会中融入传统文化。所以,在对历史街区进行设计时,可以融入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包括景观设计,平面功能再造以及建筑立面设计等,这也是修复老建筑所需要的基本技术以及要求。另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规范街区的商业。当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对商业领域进行打造时基本都是抄袭其他城市的模式,把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咖啡馆,KTV以及酒吧等营业场所,这种方式不能直接照搬,因很多地方并不适应。所以,要根据地方的特性以及特点来因地制宜地对旅游行业进行打造,这也是改造历史街区最重要的条件。还有就是对商业项目顶层设计进行加强,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以及团队来参与设计。
(四)促进文化和商业共赢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要坚持文化保护、挖掘、展示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弘扬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更多特色文化 IP,打造更多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场所,让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让人民在生活中触摸历史,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与区域功能重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原住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积极导入新业态、新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娱乐、时尚、美学、社交、商业等功能,让老街区、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五)完善改造技术标准
各省市规划部门要加快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提升统一技术标准》,突出“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改造原则,对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构成整体风貌的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要明确具体改造技术技术标准。尤其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古建筑修复数据库和档案,以预防各类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历史文化建筑带来的不可逆影响。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健全运营维护机制,推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管合一”机制,推动改造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全产业链整合,保障修建结束后的建筑保护工作,加强长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袁晓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探究[J].居舍,2022(30):177-180.
[2]陈华元.规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J].施工企业管理,2022(04):55.
[3]全文玥,沈梦芹,麦景朗,郑宏杰,张晶.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策略与价值探讨[J].城市开发,2021(2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