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药学监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2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药学监护研究

吕琳琳

鸡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8200

摘要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药学监护。方法选取我单位辖区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2例,以双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药学监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观察组的肝损害发生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药学监护在抗结核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药学监护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harmaceutical care of liver damage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Methods: Ninety-two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dichromatic sphere random selec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guid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care is of definite value in the management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iver damage; Pharmaceutical care

肺结核是一种以肺结核分支杆菌侵入肺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常见的症状有:下午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月经失调等;咳嗽,咳痰,咳血,胸痛,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肺结核分为四大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类是肺结核,以小儿为主;Ⅱ型是播散性肺结核,Ⅲ型是继发肺结核,Ⅳ型是结核性胸膜炎,3个阶段分为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1】。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伤的药学监测,以期在临床上找到有效地减少肝损伤的途径。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单位辖区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2例,以双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35-55岁,平均(45.4±9.7)岁;病程2-5月,平均(3.1±8.0)月;参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6-56岁,平均(46.5±3.0)岁;病程3-6月,平均(4.6±1.1)月。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初次确诊的病人,按照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五个原则,分别用2H3R3Z3E3/4H3R3进行治疗,2H3R3Z3E3/4H3R3抗结核药物用于初治性阴肺结核。参考组: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和药物的指导。观察组:按参考组进行药物监测。护理内容:1)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不仅是药剂师和病人,护理人员也要加强和掌握有关结核病的知识,并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结核病防治知识、用药原则、不良反应、服药方法和时间,药剂学、毒理学、药理学、毒理学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由护理人员负责,用药与原则由医生进行。(2)在治疗中强化对病情的监控:在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生理等进行常规的监测,在服药之前要进行痰涂片、抗酸菌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治疗后, AST/ALT、 TBIL含量是主要的检测指标。对治疗期间肝功能进行全面评估。(3)制定治疗计划和用药:确定病人的临床症状,由专业的药剂师和医师讨论确定治疗的目的,综合用药方案,全面监控用药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对用药进行综合评估,以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药物的交互作用【2】。(4)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用药管理:建立患者用药档案,对患者和用药进行全面的管理,并在用药之前,由护理人员负责分发,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按时用药。(5)在用药过程中,病人的用药后的反应和处理方法:对病人的肝脏功能进行定期监测,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则进行临床密切观察;在监测结果为2~5倍的情况下,采用保肝药物;如果监测值有明显的异常,同时伴有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右上腹不适、黄疸、肝肿大等,可以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同时还要进行保肝治疗。在检查结果低于2倍的时候,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逐渐恢复使用抗结核药物。

1.3观察指标

记录评估两组的肝损害发生的例数和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肝损害发生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见下表:

两组肝损害发生情况的比较[n,%]

组别

n

发生时间

未发生

发生

发生率

观察组

46

14.10±2.04

44

2

95.65%

参照组

46

26.69±1.50

37

9

80.43%

x2

/

33.723

/

/

5.060

P

/

0.000

/

/

0.024

3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在结核病的正规药物治疗中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肝药物性损害,致使治疗无效,甚至使病情恶化,威胁病人的生命。近年来,随着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引起的肝功能损伤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临床研究表明【3】,在正规抗结核治疗期间,药物肝损害概率为2.5%~34.9%。因此,肺结核疾病治疗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管理,及时发现、诊断与防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事件,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水平。临床积极防治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4】。本试验通过比较常规化疗方案、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和阿莫西林序贯疗法治疗肺结核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疗效以及安全性等指标来探究两种不同方法对患者肝损伤防治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2组经抗结核药物处理,参照组出现肝损害的时间较观察组明显提前,2组患者肝损害出现的时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且与未进行药学干预相比,观察组用药前和用药后肝损害均较低。参照组患者服药后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1.62%,观察组患者服药后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40%。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加强药学监护可有效控制和减少肝脏不良反应的产生,从而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说明开展药学监护,有利于减少肝损伤的发生,减少肝损害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病人服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采用药学监测可以有效地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并可明显延长肝脏损伤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祥欣.认知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3):64-67.

[2]江志华.不同保肝药物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01):65-67.

[3]周子贺.400例初治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04):327-330.

[4]陈晖,张鹏,蒙毅军.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