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视角下新时期就业形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大学生视角下新时期就业形势分析

张笑维,刘铭珣(通讯作者)

长春人文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9

摘要: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近五十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虽然我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抑制住了疫情蔓延,但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大型和国有企业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岗位需求量大幅度减少,本科就业形势严峻。因此如何提高本科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十分重要。本文从大学生视角下深度探究后疫情下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导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合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后疫情时代

    2019年底全球内爆发了新冠疫情。疫情爆发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国内疫情进行了有效防控,成为全球抑制疫情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但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大量企业倒闭、裁员,一方面是岗位需求量降低,另一方面就业人数增加,造成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率过低,势必会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因此对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尤为重要。

一、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岗位数量急剧降低

    就业岗位数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呈现急速下滑态势,大量企业经营困难,以大幅度裁员和减少招聘应对企业危机。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但部分企业在无法缓解资金压力的情况下,会首先采取缩减业务规模、暂停招聘、调岗调薪等措施,以降低企业成本来谋求生存和发展。经济增长的乏力导致就业岗位缺乏,直接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很多大学生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工作。

2.就业竞争人数突破新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比2021年增加160多万,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另一方招聘岗位减低,造成就业矛盾突出。

    因全球疫情严峻,国外就业和学习的机会大量减少,据统计,2018年海外归国毕业生为51.9万人,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58万和80万人,数量增加非常迅速。同时,受疫情影响也导致准备出国留学的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就业,再加上往届待业大学生,就业竞争明显增加。

3.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足

    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盲目追求高工资、高福利。选择岗位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标不明确,更多关注的是薪金的高低、工作环节的优劣,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升职空间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导致就业困难。部分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有的在岗位选择时不愿从基础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4.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突出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目前由于经济下滑、企业招聘需求量降低、薪资薪酬普遍下调、社会舆论等因素造成毕业生对就业产生消极情绪,求职、就业热情不高。以前不曾出现的心理问题变得普遍化,如就业心理怠慢、心理焦虑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了就业。毕业生心态发生转变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求职困难或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毕业生将出现“慢就业”“缓就业”“暂停就业”等现象。

二、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应对策略

1.熟悉国家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疫情爆发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一些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全面做好毕业生等全体就业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有必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升级大专到本科,提高基层医疗和社会服务岗位的招聘规模,政策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吸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增加大学生就业补贴,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针对应届大学生毕业招聘名额的一系列政策。学校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老师要深入研究并吃透国家惠及大学生就业政策,多方式多渠道为毕业生普及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

2.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合理配置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做好就业规划和辅导工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进行宣传教育,理论培养与实践活动同向同行,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使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正确规划在校学习方向和今后的就业方向。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需求,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实际发展趋势,推动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精准化。

3.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接收就业信息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改变自身的择业观念和职业理想,不断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同时也努力进行自主创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拓宽就业讯息接收渠道,充分利用学校的就业网、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推送就业信息,让大学生能实时进行查看招聘信息,加大就业几率。

4.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就业存在一个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聘难的结构性矛盾。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要求较高,大学生如果自身没有充足的能力和水平,再好的履历也无法被录用。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独立的学习、生活能力。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沟通表达、接人待物、面试礼仪等能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为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结语

    “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高校应该要清醒的认识到就业工作中的困难,今后要更加完善和细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提高高质量就业服务,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当代大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不能只盯着“优质工作”的岗位,要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标准,多选择到基层一线,通过一线岗位工作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积累经验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恬. 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形势与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 24(1):55-58.
[2]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64-66

刘铭珣(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