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角的度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小学数学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角的度量》为例

余加会

重庆市彭水县第三小学,重庆   409699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教育教学信息化与学科整合,是新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激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把数学信息化和学科整合在一起,以有声有形为载体,以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为表现形式、影像和其他信息的表达、作用使学生了解数学原理、应用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文章结合自身课例,对新课改背景下《角的度量》一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为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初步了解角和判断角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角的测量问题,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难点。而要想突破这一重难点,编写教材的初衷就是要设计许多学生活动,期望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达到从静态的课本知识过渡到能动的学生探究活动。同学们上好这一节课,不但能为自己以后研究角的分类、画角奠定基础,而且还能为同学们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角度的量度”在测量教学中是比较难的知识点。教材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为:在学生对角有初步了解、对角概念有清晰认识、知道角有大有小的前提下,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大小不等的角度,而在实践中,同学们似乎并不具备测量角度的要求,关于角度测量的知识在生活中也较少触及,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纯属抽象,几乎无法运用于生活。

同学们以前学过长度、面积单位等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度量的方法。本节课使同学们进一步经历怎样测量角度并确立角度的测量单位,从而为今后学习表面积、体积测量作铺垫。同学们虽已了解了长度,面积等度量单位及度量工具,但对有关度量内容尚未形成系统。所以,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起点,借助一系列直观的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角的度量单位,并对有关度量知识进行梳理迁移,形成度量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了量角器,角度的度量单位后,就能从量角器中发现大小不等的角度,知道其度数,就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2、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量角是什么意思。

3、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观察,操作,在形成度量角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亲历并体会到知识形成的过程。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相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2、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水平。同时在交流汇报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理解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使用量角器实行角的测量,准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工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明确比较方法,产生度量需要

(1)对比角度大小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4个角150°、260°、335°、4110°,让学生比较大小。

(2)沟通对比的方式

直观地对比了角度大小,认为无法直接观察∠1与∠2,同学们可能会有的对比方式:

a:重叠法的比对大小

B:临摹法的比大小

C:借助于活动角比的大小

在沟通中,指导学生注重体验“顶点对齐,边”比较策略。

[设计意图]“顶点对齐,边边重合”就是对角度大小的比较和量角过程,这是对量角器量角大小的渗透!

(3)精确地描述了角度大小

思考:要想知道∠2的大小是多少?∠1的大小是多少?∠2比∠1大多少怎么办?

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测量。

2、量角大小产生1°角要求

(1)探讨了怎样量角

电脑展示测量长度与面积所使用的单元。让同学们想一想:量角是多少,以什么为尺度?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建立联系”,因为测量长度以具体长度为标准进行测量,测量面积以具体正方形面积为标准、测角尺寸以具体小角为标准进行测量,因此这里复习一下测长度与面积的方法,期待顺利过渡到测角用小一点的角作标准。

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小一点角来量出这一大角。

(2)小组合作量角,报告方式

教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以透明硫酸纸制成20°小角及∠2,∠1让同学们进行操作。

第一次:以信封内20°小角去测量∠2的大小,得刚好三个小角。

师:用小角去测∠2正好,那用它去测∠1呢?亲自动手试试吧。

第二次:以信封内20°小角去测量∠1的大小,得两个以上小角。

师:用小角来衡量∠1时,是不是有两个小角还多,但是三个小角却不够呢?这又不够准确,怎么办呢?

引导同学们思考,将所测小角缩小。

师:如何让这小角变小?

第三次:然后用对折小角去量度∠1得到刚好五个新小角大小!

师:利用对折的这只小角来测量∠1刚好,那么测量∠2怎么样?(正好6个)中是否说,用这小角来衡量∠3和∠4,也必须恰好?不恰当地怎么办?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让这小小的角再变小吧!

师:有多大?

[设计意图]运行过程中要体验测角,作为标准角度应尽可能小。

3、引入了角这一度量单位

师:以前大家都以为我们居住的地面很平坦,发现太阳老是从东方升到西方落,太阳和地球中心连着一条直线,再与地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角,太阳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这样人们把太阳升起再落下这个过程与地面形成的角平均分成180份,就有180个小角,每个小角就是1度。

[设计意图]介绍古代人怎样规定1度,这样做也最能追根溯源,大家在设计中力求还本溯源,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体会到数学的奇妙,趣味和广阔,还可以领悟一定的数学文化。

(计算机演示将圆平均分成360份的过程)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教师为同学们提供大致1°的角度,拿在手里仔细看一看;打开书看看书上的1°角;再把眼睛眯到快闭上了,眼角大约就是1°;让学生感受1°角的小!

[设计意图]相比1厘米、1平方厘米、1分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1度的表象更难建立,这样的设计也不能让学生建立起1度的表象,只希望同学们能了解1度角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去感受。

体会1: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有着好奇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持久性较差的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生动直观的动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2:在量角的需要中,感受量角器产生与形成过程

1、以1°角测量角度大小,就会产生“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要求

一、引导思考有无1°角能测量全部角度的大小,尝试以1°角测量∠2。同学们在尝试测量时感到测量烦琐、不够精确,就会想到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当同学们真正去测量时,他们会觉得这种测量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情况实在太难做到,所以同学们有必要对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有了这一需求的驱动,学生们就会主动去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2、制造量角器

经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全班一致认为将60个1°角组合成60°扇形,以此来测量角度。并尝试测量∠1和∠2来谈一下测量之后的感觉?是否便捷?

让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提高这种“量角器”的质量呢?

教师此时可供同学们用直尺为例!引起同学们的深思,直尺测量长度何以如此便捷?指导学生给这只简单的“量角器”打刻度。

教师也可请同学们在黑板上量∠4个,感受一下这只简易量角器有多么小巧。

师:既然还是麻烦,测量时需要移动,还不准确?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到无标刻度60度简易量角器过小,无法满足对全部角尺寸的测量;还存在没标刻度过于不便、易数错等问题。由此,给感受量角器带来了一个重大发明。

3、了解量角器,用量角器测量

让同学们把书桌里准备的量角器拿出来对照屏幕与教师一起了解量角器。

了解了之后,让学生接受考验,在刚学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之前对于量角器的理解,同桌二人来尝试量度∠1和∠2,还验证了人们使用简单“量角器”测得是否正确?

让学生在多媒体展台下面演示,报告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

报告结束时指导学生沟通内、外圈度数读法并理清测量方法。

指导学生对照自制“量角器”,体会量角器带来的便利。

[设计意图]感受量角器带来的便利之余,还能感受发明的智慧,唤起学数学之情,体会学数学之乐。

体会2: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知识的认识水平较低,而利用现代科技,将抽象化为直观,将静态转化为动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知识的生成。

活动3:建立常见的直观表象,增强估计意识

1、量一个有趣的角,就会产生30°和60°的样子

(1)60°——立正时两脚之间的夹角。

(2)30°——室内楼梯最合适的坡度。

2、首先进行估算,然后进行角度测量

展示人在电脑打字时的最佳姿态的照片。先估计再测量:眼睛与电脑屏幕上下边所形成的角、肘部所形成的角。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建立30度、60度等特殊角度的表象,也以此来培养估测意识,尽管这种意识并非一蹴而就,但是唯有如此不断渗透,“学生具有估测意识”才有可能成为可能。

体会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估,在数学文化中的渗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融合为课堂提供了便利,但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须得到科学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情、心理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趣味导入等多种因素,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生的思维,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课件不能成为束缚,要把实物、投影、板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更适合于数学学习。